第37章 秸稈氮化飼料的製作方法
(一)秸稈氨化的好處 在農村,每年在收獲穀物的同時,也產生大量的作物秸稈,如玉米秸稈,小麥秸稈等。秸杆經氨化處理後,可以用來飼喂牲畜,起到"過腹還田"的作用。
秸稈氨化後,一是可提高秸稈的營養價值,一般可提高粗蛋白質含量4%~6%;二是可以提高秸稈的適口性和消化率,一般采食量可增加20%~40%,消化率提高10%~20%,從而使奶牛的產奶量提高10%左右;三是氨化秸稈(用尿素)的成本低、操作簡易、易於推廣。
(二)秸稈氨化的方法
1. 氨化池氨化法:其具體做法是,(1)選擇向陽、背風、地勢較高、土質堅硬、地下水位低、而且便於製作、飼喂、管理的地方建氨化池。池的形狀可為長方形或圓形。池的大小及容量根據氨化秸稈的數量而定,而氨化秸稈的數量又決定於飼養家畜的種類和數量。一般每立方米池(窖)可裝切碎的風幹秸稈100公斤左右。1頭體重200公斤的牛,年需氨化秸稈1.5~2.0噸。挖好池後,用磚或石頭鋪底,砌壘四壁,水泥抹麵。(2)將秸稈粉碎或切成1.5~2.0厘米的小段。(3)將秸稈重量3%~5%的尿素用溫水配成溶液,溫水多少視秸稈的含水量而定,一般秸稈的含水量為12%左右,而秸稈氨化時應使秸稈的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所以溫水的用量一般為每100公斤秸稈30公斤左右。(4)將配好的尿素溶液均勻地噴灑在秸稈上,邊噴灑邊攪拌,或者裝一層秸稈均勻噴灑1次尿素水溶液,邊裝邊踩實。(5)裝滿池後,用塑料薄膜蓋好池口,四周用土覆蓋密封。
2. 窖貯氨化法:其具體做法是,(1)選擇地勢較高、幹燥、土質堅硬、地下水位低、距畜舍近、貯取方便、便於管理的地方挖窖。窖的大小根據貯量而定。窖可挖成地下或半地下式,土窖、水泥窖均可以。但窖必須不漏氣、不漏水,土窖壁一定要修整光滑,若用土窖,可用0.08~0.2毫米的農用塑料薄膜平整鋪在窖底和四壁,或者在原料入窖前在底部鋪一層10~20厘米厚的秸稈或幹草,以防潮濕,窖周圍緊密排放一層玉米秸,以防窖壁上的土進入飼料內。(2)將秸稈切成1.2~2厘米的小段。(3)配製尿素水溶液(方法同上)。(4)秸稈邊裝窖,邊噴灑尿素水溶液,噴灑尿素溶液要均勻。(5)原料裝滿窖後,在原料上蓋一層5~20厘米厚的秸稈或碎草,上麵覆土20~30厘米並踩實。封窖時,原料要高出地麵50~60厘米,以防雨水滲入。並經常檢查,如發現裂縫要及時補好。
3. 塑料袋氨化法:塑料袋大小以方便使用為好,塑料袋一般長度為2.5米,寬1.5米,最好用雙層塑料袋。把切斷秸稈,用配製好的尿素水溶液(方法同上)均勻噴灑,裝滿塑料袋後,封嚴袋口,放在向陽幹燥處。存放期間,應經常檢查,若嗅到袋口處有氨味,應重新紮緊,發現塑料袋破損,要及時用膠帶封住。
(三)氨化飼料的品質鑒定 秸稈氨化一定時間後,就可開窖飼用。氨化時間的長短要根據氣溫而定。氣溫低於5℃,需56天以上;氣溫為5~10℃,需28~56天;氣溫為10~20℃,需14~28天;氣溫為20~30℃需7~14天;氣溫高於30℃,隻需5~7天。氨化秸稈在飼喂牲畜之前應進行品質檢驗。一般說,經氨化的秸稈顏色應為杏黃色,氨化的玉米秸為褐色,質地柔軟蓬鬆,用手緊握有明顯的紮手感。氨化的秸稈有糊香味和刺鼻的氨味。氨化玉米秸的氣味略有不同,既具有青貯的酸香味,又有刺鼻的氨味。若發現氨化秸稈大部分已發黴時,則不能用於飼喂家畜。
(四)氨化秸稈的飼喂方法 窖開封後,經品質檢驗合格的氨化秸稈,需在陰涼通風處涼曬幾天,消除氨味後方可飼喂。放氨時,應將剛取出的氨化秸稈放置在遠離畜舍和住所的地方,以免釋放出的氨氣刺激人畜呼吸道和影響家畜食欲。若秸稈的濕度較小,天氣寒冷,通風時間應較長。取喂時,應將每天要喂的氨化秸稈於飼喂前2~3天取出放氨,其餘的再密封起來,以防放氨後含水量仍較高的氨化秸稈在短期內飼喂不完而發黴變質。
氨化秸稈隻適用於飼喂反芻家畜牛、羊,不適宜飼喂單胃家畜馬、騾、驢、豬。初喂氨化秸稈時,家畜不適應,需在飼喂氨化秸稈的第1天,將1/3的氨化秸稈與2/3的未氨化秸稈混合飼喂,以後逐漸增加,數日後家畜不再願意采食未氨化的秸稈。氨化秸稈的飼喂量一般可占牛、羊日糧的70%~80%。家畜飼喂氨化秸稈後半小時或1小時方可飲水。饑餓的家畜不宜大量飼喂。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搭配一些含碳水化合物較高的飼料,並配合一定數量的礦物質和青貯飼料飼喂,以便充分發揮氨化飼料的作用,提高利用率。如果發現家畜中毒現象,可喂食醋0.5公斤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