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百花園(3 / 3)

原來是花青素這個小精靈在搗鬼。一般植物的花瓣裏都含有花青素,花青素在酸性的條件下呈紅色,在堿性的環境下呈藍色,花青素又是從花青素原變來的,花青素原在酸堿狀態下皆不變色。

棉花在剛剛開花時,花瓣裏主要是花青素原和一點黃的色素,黃白相加,棉花就呈乳白色。開花半天之後,在光照和氣溫條件作用下,棉花花瓣裏的花青素原逐漸演化為花青素。棉株這時呼吸加強,生命力旺盛,吸進二氧化碳多,植株呈酸性狀態,花青素在酸性狀態中變紅,花瓣也隨之變紅。隨著日照的加強,花青素的增加,花瓣慢慢地呈現了紫紅色。

不僅棉花會變色,水芙蓉等植物也會變色。

15.燃燒的晚霞

在滿山茶樹盛開的季節,去賞茶花有一種美的享受,火紅的茶花像傍晚的彩霞,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你對茶花知多少?

我國山茶花的種植曆史悠久,至今百年以上老樹屢見不鮮。在安徽省霍山縣有一株寶珠茶樹,高達10米,胸徑73厘米,冠幅8米,其樹剛健挺拔,豔紅美麗,壽命約有100餘年。在雲南省麗江玉峰寺,有一株古山茶樹,其主幹盤根錯節,四季長青,綠蔭如蓋,被譽為""雲南第一種"",這棵山茶明代就已負盛名。我國最古的山茶樹要數浙江瑞安縣大羅山化成洞的那一株""金心古茶"",其樹高達10米,胸圍1.06米,生長在山頂巨石石縫之間,估計約有1200歲,目前已受到嚴格的保護。

我國是世界上山茶種類最多的國家,生長在我國的就有190餘種。花色深紅的魚血紅、粉紅的楊貴妃、桃紅的小五星等等,很多很多種。

■植物界的""大熊貓""

山茶花是我國特產的傳統名花,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觀賞植物。1960年我國首次在廣西南寧一帶發現了一種金黃色的山茶花,被命名為金花茶,也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

金花茶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既有藥用價值,也可作食用染料。金花茶的種子還可榨油,食用或工業上用作潤滑油及其他溶劑的原料。

16.寂寞花朵流眼淚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不美麗的花。""但花兒也有俊醜之分。為了生存下去,它們必須招蜂引蝶,傳播花粉,傳宗接代。因此,有的花兒沒有昆蟲傳播,成了寂寞獨自開無主。那麼,花朵會不會真的流眼淚呢?

1975年5月的一天,我國遼寧省東溝縣的上空,烏雲密布,細雨綿綿。雨後初晴,人們驚奇地發現,在地麵上和積水裏漂浮著一層黃綠色的薄膜,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是什麼東西呢?經過科學工作者在顯微鏡下觀察,原來這裏麵竟有很多槐樹花粉和少量的油菜花粉。這些花粉是從哪裏來的?原來當時鴨綠江兩岸春意正濃,槐樹花和油菜花盛開,是一股東南風把它們的花粉送來的。

花粉是種子植物繁殖後代的重要器官。我們知道,美麗的鮮花是引誘昆蟲來為它傳粉的。但不是所有的花都長得很美麗,有些花長得又小又醜,如楊樹、榆樹、槐樹、玉米的花,它們不能吸引昆蟲,那不是要斷子絕孫了嗎?但是,這類花可以請風來幫忙傳遞花粉。

由於花粉粒體積小,重量輕,數量驚人,易被氣流帶到高空,大量的花粉遇到水蒸氣凝結,就形成了花粉雨。

17.千年古蓮喜開花

在地下埋了上千年的古代蓮子,居然開了花,並且結了果,結了許許多多的小蓮子,你一定驚奇了吧。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國的千年古蓮開了花,這消息曾轟動了全世界。

事情發生在遼寧省新金縣農村,人們在發掘一個幹涸了的泥塘泥炭層時,無意中發掘出了一些古代的蓮子。經專家測定,這些像小鐵蛋似的古蓮子,已經埋在地下1000多年。開始,怎麼浸泡也不發芽,一年多過去了,一點發芽的跡象也沒有。後來用銼刀銼破了古蓮鐵殼一樣的外皮,才一顆顆發了芽。種上以後,居然茁壯成長,還開出了粉紅色的荷花。荷花凋謝以後,結了蓮蓬,蓮蓬裏還長了許許多多蓮子--千年古蓮開花結了果。

古蓮子能保持這樣長的生命力,跟蓮子的特殊構造有關係。蓮子外麵包有一層厚實的外皮,裏麵有兩片白色肥厚的子葉,綠色的胚體包在子葉裏麵。脫水的古蓮外皮變得十分堅硬,裏麵的胚體在缺水條件下,呼吸幾乎停止,呈休眠狀態。兩片肥厚的子葉,是胚體休眠時期營養的唯一來源,雖然隻有玉米粒大小的兩瓣,對休眠狀態的胚體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正因為古蓮本身有這樣的構造,才保存了這樣長的生命。

18.清新泥土育花生

碧綠小巧的葉子,點綴著美麗的小黃花,是田園裏一株亮麗的風景,落花生的花兒開在地麵,果實怎麼結在地下的?

落花生跟別的植物比起來,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它在地麵之上開花,卻在地底下結果。

落花生是一年生豆科植物,每株開花一二百朵,自花授粉。一般清晨開花,受精後當天下午花瓣就凋謝。以後,子房柄逐漸向下彎曲伸長,子房柄前端變得又硬又尖,像根針一樣,這就是果針。因為受精後的子房怕光,需要在黑暗和潮濕的環境裏發育。所以就逐漸紮進土壤,在土壤中長成莢果。這就是為什麼落花生在地上開花,在地下結果的原因。

果針前端的子房,在發育成莢果的過程中,除了黑暗環境、潮濕條件之外,還要求通氣條件較好,所以砂質土壤比較更適合落花生生長。砂質土壤通氣性好,果針也容易紮進土壤。

■虞美人

虞美人屬於罌粟科罌粟屬植物。因為它的果皮中含有麻醉劑,所以歐洲又叫它""包米罌粟""。虞美人開花前,花蕾低垂,像一位少女,開花時花蕾的花萼很快脫落,四片質薄如絹的花瓣以及纖細的莖充分地顯示了它的豐姿。

由於這種花傳入我國時,人們想起了古代楚霸王的愛妾--虞姬--因此給它取名為""虞美人""。

19.不必""千年等一回""

有句歌詞說:""千年鐵樹開了花"",鐵樹開花難道非得""千年等一回""嗎?

人們常說鐵樹開花是罕見的奇觀。其實並非如此,在我國南方,有不少鐵樹年年開花。如四川原楊森別墅""涵虛山莊""內的一棵百年鐵樹,從1977年以來,連續三年在夏季開花,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四川攀枝花的一片鐵樹林,也有不少植株年年開花。在北方,很難遇到鐵樹開花的情況。這是因為鐵樹的老家在熱帶,它最怕冷,因此北方長的鐵樹又矮又小,往往終生不開花。

鐵樹是一種常綠的觀賞樹木,學名稱做蘇鐵,也是一種極其古老的植物。大約在一億年以前,它就已經生活在當今的地球上,後來,由於自然的巨變,它的同夥漸漸絕滅,隻有少數種類幸存下來。

鐵樹於夏日開花,花分雌雄,其雄花生於枝頂,黃色,看上去像巨大的玉米棒子。而雌花灰綠色,像個頂端稍尖的足球。鐵樹結的種子十分美觀,像是紅色的雞蛋,其外殼很光滑,有""鳳凰蛋""的雅號。鐵樹體態優美,富有南國情調,為觀賞樹木中的佳品。

20.中秋明月,桂子飄香

一般的花,其香不是清雅,便是濃鬱,而惟獨桂花能兩者兼有,既清香飄逸,又濃鬱致遠,因此有""九裏香""的美名。桂花為何如此香呢?

桂花又叫木犀或丹桂,是一種象征吉祥、友誼的植物。桂花樹四季常綠,枝葉茂盛,深綠色的葉片橢圓形,摸上去又硬又光滑。中秋節正好是桂花盛開的季節,這時,隻要庭院中有一棵桂花樹,就會滿院香氣撲鼻,如果微風吹過,一股股清香就能飄散到很遠的地方,所以有人又給桂花起了個外號叫""九裏香""。桂花體形很小,但數量很多,總是一叢叢、一簇簇地圍生在枝幹上。根據它的不同顏色,科學家們把桂花分成三種類型,花朵白色微微帶黃的叫銀桂;花色金黃的叫金桂,香味數它最濃;另一種開紅花的叫丹桂,色彩最美。

我國西南部是桂花的故鄉,現今在長江流域各省以及陝西南部廣為栽培。桂花有個出名的栽培變種叫""寒霜桂"",大約在10月中旬,寒露節前後開放,怪不得唐代詩人有""冷霜無聲濕桂花""之句,可見桂花不僅""八月香""啊!

桂花是一種著名的觀賞植物,它的花朵不僅香味芬芳,而且還能當作高級食品香料。如果把采下的桂花浸在糖水中,然後灑在麵包或者糕點上,就能做成又香又甜的桂花點心。桂花還可製作香料及桂花糖、桂花茶和桂花酒。

21.除蟲菊,害蟲的克星

夏夜裏,如果臨睡前點一盤蚊香,那嫋嫋上升的青煙,就會使蚊蟲一命嗚呼。你便可以睡一個安穩覺。為什麼蚊香能殺滅蚊蟲呢?

原來,它裏麵有除蟲菊的成分。除蟲菊在其花朵中含有0.6%~1.3%的除蟲菊素和灰菊素,除蟲菊素又稱除蟲菊酯,是一種無色的粘稠的油狀液體,當蚊蟲接觸之後,就會神經麻痹,中毒而死。

除蟲菊不僅可以除滅蚊蟲,而且可殺滅農作物和林木、果樹的害蟲。它和煙草、毒魚藤合稱為""三大植物性農藥""。

除蟲菊是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約有半米高,從莖的基部抽出許多深裂的羽狀的綠葉,在綠葉之中簇擁著野菊似的頭狀花序。

除蟲菊對蜈蚣、魚、蛙等動物也有毒麻作用,但對人畜無害。因此使用安全,不汙染,是理想的殺蟲劑。

22.美麗的邪惡之花

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鴉片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鴉片是毒品,不但能麻醉人的肉體,更能麻醉人的靈魂和意誌,我們都知道鴉片的利害。那麼,麻醉人的植物能不能麻醉它自己呢?

罌粟是一種兩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為粉綠色,開出的花兒又大又豔麗,有紅有白,十分好看。

罌粟落花後,就會結出球形蒴果,裏邊包有許多細小的種子。把它們割開,從中就會流出白色的乳汁,幹燥後就是著名的毒品""鴉片""。鴉片含有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等多種生物堿,長期應用容易上癮,造成慢性中毒,但也可以用作藥物,尤其是它含有的能起麻醉作用的成分,對於各種疼痛是很有效的。

我們都知道,人和動物之所以能被麻醉,就在於人和動物都有神經組織,隻要設法使其神經係統失去敏感性,就不會感到疼痛了。如果植物沒有神經組織的話,那麼再高效的麻醉藥也不會對它們起作用。但是有些植物學家通過大量研究證實,很多植物具有明顯的類似神經的活動,而且這種活動是可逆的,能夠反複不斷進行。

如果說植物有類似神經的結構,那麼它們會不會被麻醉呢?為了回答這個有趣的問題,科學家們用麻醉藥物對植物進行麻醉試驗。結果證明,植物不僅能夠被麻醉,而且在使用麻醉劑的濃度、作用和消退時間方麵,植物和動物都有相似之處。

既然麻醉劑對植物有作用,那麼能不能利用它來打破種子的休眠呢?美國馬裏蘭州農業部的泰勒桑和亨德利克斯,用乙醚和氯仿等麻醉劑,對秋稷草種子做實驗,發現麻醉劑和光照、水分、溫度、激素一樣,也能起到催芽劑的作用,促進種子及早發芽。在正常情況下,種子必須有適量的光照才能發芽;但經過麻醉處理的種子卻不然,可以在黑暗的條件下照常發芽。

為了研究麻醉劑對植物生長的作用,德國生理學家克勞德·伯納德用氯仿對水生植物進行處理,發現其光合作用受到抑製,在水中不再冒出氧氣氣泡。去掉氯仿後,光合作用重新恢複,氧氣氣泡又汨汨地冒出來。這個發現使伯納德十分興奮,他又著手以農作物、樹木和各種藻類植物作為對象進行實驗,可是得出的結果卻是自相矛盾的。有的植物的新陳代謝卻得到了促進。

麻醉劑對於植物的生長發育究竟有多大影響,這種影響又是怎樣發生的等問題,還有待於科學家們加以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