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有關知識(2 / 3)

其他如產後要排除惡露,產後多汗,產後髒腑功能暫時失調等,這些變化都要在產褥期內恢複。是否恢複正常,要求產婦在產期滿後收到醫院作一次健康檢查。

5.月子內的腹痛

幾乎每個產婦在分娩以後都要發生下腹部陣發性疼痛。這種腹痛是產生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多在產後1-2天內出現,3-4天後自然消失,多者1周內消失。疼痛的特點,下腹部呈陣發性疼痛,疼痛時,子宮變硬,惡露增加,多在產後第1-2大內較劇,以後逐漸減輕以致消失。初產婦疼痛較經產婦輕,疼痛時間也較經產婦短。

產後腹痛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子宮在複舊過程中由子宮收縮引起。分娩後子宮腔要從足月時的5000毫升,縮小到非孕期的50毫升。子宮必須通過收縮來減少子宮肌纖維的胞漿蛋白;通過收縮使子宮肌細胞縮短。縮小;通過宮縮使胎盤與子宮之間的剝離麵很快縮小,血管斷端很快封閉,避免產後大出血;通過宮縮排除惡露。當子宮收縮時,引起血管缺血,組織缺氧,神經纖維受壓,所以產婦感到腹痛;當子宮收縮停止,血液流通。血管暢通,組織有血氧供給,神經纖維解除擠壓,疼痛消失。

初產婦因子宮肌纖維較為緊密,子宮收縮不甚強烈,便可複舊,且複舊時間也較短。經產婦由於多次妊娠,子宮肌纖維多次牽拉,較為鬆弛,複舊較難,疼痛時間相對延長,且疼痛也較初產婦劇烈。

以仁所述,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疼痛時間超過1周,並為連續性腹痛,或伴有惡露量多、色暗紅、多血塊、有穢臭氣味,多屬於盆腔有炎症。

6.產婦為什麼多汗?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產婦分娩以後出汗總是比正常人多,稍微活動或進食時,常常汗流滿麵,全身汗出蒸蒸,粘濕難受。有的睡眠和初醒時更為明顯。這種產後從皮膚排出大童汁液的情況,醫學上稱為褥汗,是產後機體恢複和自身調節時的一種生理現象,大多於產後數日內自行緩解,產婦不必為此憂慮,更不須求醫治療。

汗是人體水鹽代謝的產物。人體水液排出,一靠大小便排出,一二靠皮膚揮發,其次是從呼吸道及其他方麵排出。妊娠晚期,由於輸尿管增粗,蠕動減弱,尿流緩慢,產後輸尿管功能不能在短期恢複,以致小便排出量少,水液儲留於機體。妊娠晚期,胎兒及附屬物所需鈉鹽增加,體內水液儲留相應增多。胎兒及其附屬物所需的血、氧增加而使母體血容量相應增高,也使體內水液儲留。產後需要及時將多餘的水液、鈉鹽排出,於是皮膚排泄功能旺盛,水鈉從皮膚汗孔而出,此為產後汗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二,產婦甲狀腺機能亢盛,尚未恢複,脂肪、糖。蛋白質代謝旺盛,故多出汗;其三,產後進食較多的高能量食物,又多喝湯水,這是產後多出汗的又一原因。其四,產後體溫略有升高,需要通過出汗散熱。總之,)太後出汗是一種生理調節現象。

中醫認為,由於產後氣血虛弱,營衛失調,陰陽暫時失衡。衛陽虛弱則固表功能失職,皮膚毛竅空疏,汗液自出。營陰不足則陽熱相對亢旺,陽熱外浮,使津液外出為汗。產後數日,氣血漸複,陰陽調和,日趨平衡,出汗不治而愈。

產婦必須注意,有一種病理性出汗,醫學上稱為產後汗出異常。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汗出濕衣,持續不斷,常兼氣短懶言,倦怠嗜臥;或見睡中多汗,醒來即止,五心煩熱,口幹咽燥,頭暈耳鳴等症狀。所以,產婦必須鑒別清楚,正常出汗和病理性的異常汗出,以便及時求醫診治。同時可參看本書中有關“怎樣防治產後汗出異常”,以便輔助治療。

7.月子內為什麼容易發生大便困難?

臨床常見有相當一部分產婦在產後數日內發生大便困難,腹部脹滿,欲解不出,或大便幹結如羊糞。若長期努掙極易導致脫肛、痔瘡、子宮下垂等疾病。

產後大便困難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妊娠期子宮長大。腹直肌和盆底肌被膨脹的子宮脹鬆,甚至部分肌纖維斷裂。產後腹肌和盆底肌肉鬆弛,收縮無力,使腸蠕動緩慢,而致大便困難。產婦臥床過多,活動太少,影響腸蠕動,也易引起大便困難。產婦飲食單調,過多進食雞、鴨、魚、肉,而對於新鮮蔬菜、水果、雜糧等含粗纖維食物進食太少,是產生大便幹燥秘結的重要原因。

中醫認為產後大便困難,是由於產後氣虛無力推送大便,血虛則腸燥津枯,不能潤腸通便,猶如無水舟停。中醫把大便比喻為船,大腸比喻為河,腸中津液猶如河中之水,河水幹涸,船則無法行駛。

產後隻要注意勞逸適度,多吃蔬菜。水果,待腹肌和盆底肌恢複後,大便困難自然緩解。若產後便秘嚴重,數日不解,小腹脹急難忍,持續時間長,須求醫診治,或參照本書有關產後病防治中的“怎樣防治產後大便難”一節,以便配合醫生治療。

8.什麼是惡露

產婦分娩後,總是有血樣分泌物從陰道中流出。這就是醫學上所稱的惡露。惡露是指婦女產後從子宮中排出的一種餘血濁液。正常惡露有血腥氣味,而不臭,開始呈鮮紅或深紅色,含大量血液、小血塊以及壞死脫膜組織,稱為血性惡露。血性惡露持續3-7天。1周以後惡露變成淡黃色,內含血液較少,有較多的陰道及宮頸粘膜,且含細菌,此種惡露稱為漿性惡露,經2周以後,惡露由淡黃色變為白色,內含大量白細胞、蛻膜細胞和表皮細胞,此種惡露稱為白惡露。正常惡露一般經過3周左右幹淨。對於上述三種惡露的時間劃分也不是絕對的,有時也可出現稍長或稍短的情況,這屬於正常範圍。

惡露的產生是由於胎兒娩出後,胎盤從子宮中剝離下米,子宮壁與胎盤附著麵處,形成了創麵,表麵粗糙不平,血管斷端有淤血形成。子宮收縮複原,須將表麵壞死組織和淤血從陰道排出,成為惡露中的一部分。子宮內膜在修複中,要將壞死的脫股組織排出體外。子宮頸充血。水腫,在恢複原狀的過程中也要排出一些分泌物。這些血液、分泌物、壞死細胞就構成了惡露,被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