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嬰幼兒的護理基本常識(1 / 2)

有關嬰幼兒的護理基本常識

1.新生兒的居室環境

胎兒由母親的宮內生活轉變為新生兒的宮外生活,確實是巨大變化。在短暫的時間裏,新生兒機體內部要發生很大的變化,再加上新生兒本身調節機能尚不完善,所以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而患病。為了使嬰兒能夠健康成長,應該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首先,新生兒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調節功能差。其體表麵積按體重比例算相對較大,而且皮下脂肪薄,所以不易保持體溫;另一方麵,新生兒汗腺發育不全,排汗、散汗機能也差。若溫度較高,則嬰兒體溫也會升得很高,因此,嬰兒要有一個較適應的溫度環境,應將室溫保持在18-22。要使室內空氣清新,應開窗通風;幹燥地區,應在地下灑一些水,以保持室內濕度。

2.新生兒的衣著

新生兒皮膚嬌嫩,角質層薄,皮下毛細血管豐富,皮質腺分泌較多,局部防禦能力差,任何擦傷都可能引起細菌感染。所以,為新生兒準備衣物時,應遵循以下幾點:

(1)衣料最好是棉織品。因為棉織品質地柔軟、透氣性好、易吸水、保暖性強,特別是內衣、尿布等以棉布料為最好。不用尼龍料和合成纖維,否則易引起皮膚過敏。

(2)顏色衣料的顏色,以淺淡為宜。

(3)樣式新生兒的上衣一般不要領子,這樣可減少衣領對皮膚的摩擦損傷。式樣多采用斜襟式。和尚領或圓領,衣服要寬大,能使四肢活動不受限製,前麵稍長,後麵稍短為好。嬰兒的內衣不宜釘鈕扣,以免擦傷嬰兒皮膚;褲子應當是開襠褲,護理起來方便。中國的傳統的“蠟燭包”的形式,對於新生兒的發育有很多弊端,應該廢除。同時要注意雙腳的保暖,應穿軟底鞋。

(4)保存為孩子準備的衣物不要放在有樟腦丸或由樟木製成的櫃子中,對嬰兒的健康不利。若存放過久則這些衣物必須清洗,在陽光下曝曬、吹風後再給孩子穿。

3.新生兒的睡姿和睡床

新生兒一天24小時有近20個小時都在睡眠,可見睡眠對新生兒的健康和生長發育何等重要。

正常人的睡眠姿勢不外乎俯臥、仰臥和側臥三種。對嬰兒來說,仰臥是我國最普遍的睡姿,非常有益於全身血液循環,但是這樣的睡姿容易睡偏頭,也容易吸人嘔吐物而引起窒息。傳統認為,趴著睡會壓迫胸部,引起呼吸困難,實際上,現代醫學認為,小孩趴著睡,還有助於胸廓和肺的擴張;另外也不容易吸人嘔吐物。因此,隻要嬰兒已能抬頭,趴著睡也未嚐不可。還有,從睡眠衛生的角度來講,雙腿彎曲朝右側臥睡的睡姿較合適,這種睡姿可使全身肌肉放鬆,同時還有助於消化。

新生兒睡床,以木板床為好,可減少嬰兒感染機會。床四周應有欄杆,四周為圓角,無凸起部分,以免發生意外。新生兒的脊椎是筆直的,可以不用枕頭。為了防止尿液浸濕被褥,可在單子下放一塊塑料布,冬天則加尿布墊在小兒臀下。

4.新生兒皮膚的護理

新生兒的皮膚薄而且很嬌嫩,防禦功能差,對各種損傷抵抗力低,故易發生皮膚感染,嚴重時可因細菌侵人血液而造成敗血症。所以對新生兒的皮膚要做特殊的護理。

新生兒剛出生時,皮膚表麵有一層胎脂,它對皮膚有暫時的保護作用,可減少感染機會,不要立即洗去。新生兒度脂腺分泌很旺盛,應注意皮膚清潔。一般生後第二天就可以用溫水給新生兒洗澡,溫暖季節可以每大洗澡,洗澡時不要用力擦洗,以免皮膚受損。

在新生兒皮膚的皺稽處,如頸下、腋下和臀部,如果很潮濕、有汙物積聚或受到刺激,表皮很容易損傷,成為細菌大量繁殖的場所,所以要注意保持其幹燥清潔。

新生兒每次大、小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並用溫水清洗臀部,以防尿素等物質刺激皮膚而引起臀紅。

新生兒皮膚毛細血管很豐富,血液循環得快,容易吸收一些藥物,因此在塗抹藥物時“要特別注意濃度和劑量,以免引起中毒。

5.給新生兒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