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合理地借鑒和吸收別人的好句子
同學們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應該準備一個小本子,隨時抄錄下所讀文章中的好句子,認真揣摩,反複朗讀甚至背誦下來。
在這個基礎上,還應該有意識地加以借鑒和吸收,用來充實和改造自己作文的句子。這是提高造句水平的有效途徑。
所謂好句子,不外是以下四種類型:
一、名人名言。名人之所以有名,那是由於他們經曆了比常人更多的磨難,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他們那些經過時間篩選、輾轉流傳下來的名言,可說是一束束人類智慧的火花。這些名言既是前人立身處世的經驗總結,又是他們對後人的諄諄告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這些閃著奇光異彩的佳句,從大的方麵說,能夠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從小的方麵說,可以學習名人遣詞造句的方法。另外,在自己的作文中適當地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強說服力。
二、諺語和歇後語。這是我們民間語言中的精華。諺語是在群眾中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誌之人常立誌,有誌之人立長誌”等等。歇後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麵,後一部分像謎底,而本意在後一部分。如:“如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外甥點燈籠——照舊(舅)”,“黑瞎子進山洞——熊到家了”等等。適當地運用諺語和歇後語,可以使文章顯得輕快、活潑。
三、由於恰當地應用了修辭手法而具有感染力的句子。如郭沫若讚揚魯迅的話:“魯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激湍,但總有魯迅的海;魯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總有魯迅的春。”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暗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喻體選得十分精當,排比的運用增強了句子的節奏感,讀起來鏗鏘有力。
四、由於句式選用得好而收到特殊表達效果的句子。比如前文中舉過的例子:“再也沒有比嬰兒的第一聲啼哭,更能提醒你已經接近中年了。”
提高造句水平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抄錄、仿造、脫化四個步驟來借鑒和吸收別人的好句子,從而寫出優美的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