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件事:他的女兒瑪莎愛上了自己的老師,一時激動想跟他逃跑。道學先生威脅她說,要把她趕出家門,斷絕父女關係。女兒屈服了,她嫁了一個白發蒼蒼的大富豪。他們的門第輝煌、生活富裕;但瑪莎忽然麵色蒼白,形容枯槁,一年過後便得肺病死去,沉重的悲哀將一家人壓倒......
這位道學先生雖然在每講完一件事之後,總是標榜說:"我生活本著嚴格的道義,一生沒有做過對不起人的事情。"可是,通過他的自白,在我們麵前出現的不正是一個道貌岸然的貴族老爺的形象嗎?很清楚,這是一個冷酷的、沒有心肝的道學先生。涅克拉索夫在這首詩中仍然采用了重複的手法,活靈活現地刻畫出地主貴族老爺們的虛偽和狡詐。
而《搖籃歌》(1845)則無情地痛斥了蠅營狗苟貪贓枉法的官僚。詩人聲言這是"仿萊蒙托夫",但實際上,涅克拉索夫隻是采用了萊蒙托夫的詩的形式的一些特征,而內容和主題的揭示手法都是涅克拉索夫獨創的。
《搖籃歌》借一個母親搖動搖籃,哄寶寶睡覺哼唱歌曲,揭發了大官僚的發跡史;
一片歡呼聲
轟動了全省:
你的父親受到了審判--
有許多明顯的罪證。
但你的父親--有名的騙子手,
知道該幹什麼事情。
睡吧,小淘氣兒,當你還誠實的時候!
詩中"英雄"的一生是通過一般的、但富有表現力的特征描寫出來的:一個著名的大騙子的兒子後來也成了大騙子。這類騙子的特點是:"你表麵上冠冕堂皇,而實際上卻很卑鄙。"接著,詩人又借詩中母親之口,預言這位騙子後代的"未來":"你嬌柔溫順,像一隻小綿羊,你的額頭也很堅強,你鑽營奔走,定會爬上肥美的缺位--遇有財益過手,你也決不會放過機會。""你買一座高樓大廈,撈一個高官厚祿,立刻就是個俄羅斯貴族,顯赫一時的老爺。過上這種生活,就會安安泰泰度過一生的歲月......"
就這樣,詩人一針見血地暴露出專製農奴製度的危害:每一個大官僚都是用奴顏婢膝、恭維奉承與盜竊行為博取高官厚祿的。這是一首大膽尖銳的政治諷刺詩。這首詩直接攻擊了掌權者及其忠實奴仆。因此,《搖籃歌》偶然發表以後,立刻在反動陣營中引起了一片驚慌。反動文痞布爾加林給沙皇憲兵處寫了報告,他在報告裏引用了涅克拉索夫的《搖籃歌》和其他幾首詩,並稱涅克拉索夫是"一個最狂妄的共產主義者,他為革命拚命地呼號"。
涅克拉索夫從果戈理的傳統中認識到諷刺的巨大作用,他寫道:
諷刺的影響越來越廣越來越大,
正如槍彈很巧妙地瞄準了罪人。
正因為這樣,諷刺這根紅線貫穿了涅克拉索夫的全部詩歌創作之中。詩人很自豪地說道:"嚴峻的歌曲娛悅著我的兩耳。"他讚揚諷刺作家果戈理,因為果戈理彈奏"懲罰的豎琴",他以"否定的仇恨的語言"宣揚熱愛。在涅克拉索夫看來,暴露黑暗的詩人就是"高尚的天才"。不過,這裏應當指出,這種尖銳的諷刺,到詩人後期創作時,已經變成了強烈的憤怒和鬥爭的熱情。
從五十年代初開始,在涅克拉索夫的短詩創作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那就是他有意在一些詩篇中塑造先進人物和革命活動家的形象。在這些詩篇中,出現了果戈理、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謝德林等光輝的形象。這些詩都是以悼詩、獻詩的形式寫成的,但詩人並不隻是悼念死者,而是通過悼念喚起人們對專製製度統治的憎恨。詩人也不隻是用獻詩來表達他對這些人物的崇敬,而是通過頌揚,進一步激發人們的革命鬥誌。因此,這些詩篇都充滿了政論的激情。
一八五二年果戈理逝世以後,涅克拉索夫立刻寫了《果戈理忌日》。詩人運用對比手法,首先描寫了當時充斥於俄國文壇上的"溫良的詩人"的命運。"溫良的詩人是幸福的,他有太少的憤怒,過多的感情:平靜藝術的朋友們都在虔誠地向他致敬;......他喜愛冷漠和恬靜,他憎恨粗暴和譏諷,懷抱溫和的豎琴,他牢牢地掌握著群眾。震驚於他偉大的智慧,他不被驅逐,也不受詆毀,他的同時代人生前就給他籌建紀念碑......"顯然,這是些匍伏在沙皇腳下的禦用文人,他們隻會象哈叭狗似地唱些奉承拍馬的頌歌,向主人搖頭擺尾,乞討一些恩賜。
果戈理的功績在於,他勇敢地舉起了現實主義的大旗,揮舞著無情的鋒利的長矛,向沙皇專製統治刺去:
唇邊裝上諷刺,
心裏懷著憎恨,
他走過荊棘的道路,
抱著他懲罰的豎琴。
果戈理為自己確定了崇高的使命,那就是:"用否定的仇恨語言","揭發群俗,揭發他們的情欲和謬誤"。正因為他不肯隨波逐流,而且不斷暴露這個社會的種種"謬誤",所以,他才招來了"責難"和"詛咒"。而涅克拉索夫認為,這正是果戈理的偉大之處:"當他恨的時候,他又有多少愛!"顯而易見,詩人正是通過悼念果戈理,喚醒人們,號召人們,要像果戈理那樣恨暴君,愛人民。在涅克拉索夫看來,暴露黑暗的詩人就是"高貴的天才,果戈理就是俄羅斯文學中最有成效的文學傾向的創始人。他在一八五五年又進一步號召作家學習果戈理的這種戰鬥傳統:"......這是一個高貴的、俄國最人道的人物,--我們應當希望,俄國青年作家們都能跟著他的足跡前進。"
一八四八年別林斯基逝世以後,涅克拉索夫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寫了一係列詩篇獻給他的導師。在描繪別林斯基的光輝形象時,涅克拉索夫竭力指出那最主要的東西:對信念的無限忠誠,剛毅與無畏,對人民的熱愛和對人民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
《別林斯基》(1855)這首詩是用血和淚寫成的政論詩,詩意雋永,思想精深,境界開闊。詩人運用了他駕馭重大題材、描繪時代風雲的豐富經驗和特長,也帶著詩人對於時代生活,對於革命鬥爭,尤其是對於俄國和俄國人民的前途和命運的思考,壯懷激烈,縱情謳歌,傾吐了自己對偉大的"俄國社會民主主義的先驅者"的敬仰和懷念。
這首詩通過詩中"詩人"臨死前的回憶,再現了別林斯基戰鬥的、坎坷的一生:貧寒的少年時代;沒有畢業便被趕出莫斯科大學;從此,住在地窯裏,忍受著貧困和痛苦,不久就開始給雜著新穎的思想,對嚴肅的真理的渴求,他被人注意了......當時在俄國文學界,一切都是消沉的、僵死的:普希金去世了;沒有了他,大眾對文學的愛便冷下來......文學在庸俗的瑣事的搏鬥中墮落了,變得愚昧而膚淺......仿佛社會和生活都跟它毫不相於。在俄羅斯的大地上,惡公然取得了勝利,文學隻向它高唱催眠曲。當時占據文壇首要位置的是兩個反動的新聞撰稿人布爾加林和先科夫斯基。新的天才果戈理出現了,可是他卻深受敵人的排擠。在這種形勢下,多麼迫切地需要那正直的真理的強大呼聲,公開地對惡進行揭發......於是,別林斯基出現了,他像一顆巨星照亮了當時昏暗沉悶的俄羅斯文壇:
而他來了,這默默無聞的賤民!......
他不寬恕任何一個諂媚者、
下流胚和白癡,
和那些偽裝熱心的愛國者的
心地善良的小偷!
他檢查了一切傳說,
他不帶一點虛偽的羞慚,
測量了野蠻和惡的沉淵。
別林斯基的論戰性的文章招來了一大堆責備、攻擊和誹謗。然而,
他的力量更加熾熱地燃燒起來了,
而正在這時,他麵前的
戰友漸漸少了,
他們馴服了,後退了,沉默了,
隻有他一個人在不屈地前進!......
敵人越來越憎恨這個傳播真理和革命的人,殘酷的迫害接踵而來:
一個憂鬱的時代來到了,
善的真誠播種者
竟被指作祖國的敵人;
敵人們監視著他,
揚言要他去坐牢......
而這時,墳墓向他
殷勤地張開了懷抱;
被勞動的生活、
經常的貧困折磨夠以後,
他死了......
在這首"悼詩"中,詩人高度概括了別林斯基作為革命先驅者的豐功偉績和崇高的品德。在這裏,那飽滿的激情、濃烈的詩味又常常同給人以啟迪和教益的政論結合起來。別林斯基那永不休戰的偉大精神和終生燃燒的戰鬥熱情,必將要化為千百萬俄國人民火山爆發般的千鈞之力。別林斯基的精神就是水不熄滅的火種,照亮了跟隨他的巨人般的步伐繼續邁進的一代又一代人!
在《紀念杜勃羅留波夫》(1864)一詩裏,涅克拉索夫力圖表明社會活動家杜勃羅留波夫曾經有過的理想。詩人以巨大的感人力量描繪了社會活動家的肖像。在詩人筆下,杜勃羅留波夫是自己祖國的真正兒子,是祖國的光明和她的偉大未來的美好象征。他的死使詩人悲痛欲絕,因而喊出了如此感人肺腑的詩句:
一盞多麼明智的燈熄滅了啊!
一顆怎樣的心停止了跳動!
同樣,在《謝甫琴科之死》(1861)、《車爾尼雪夫斯基》(1874)、《致薩爾蒂科夫》(1875)等詩篇裏,涅克拉索夫描繪了這些偉大的社會活動家、革命民主主義者的肖像,而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善於使熱情服從於理智",使一切個人利益服從於社會使命。
對於革命的詩人和作家來說,文學總是戰鬥的。一個作家和詩人如果能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站在時代的前列,那他就有可能唱出那種同時代精神融為一體的時代的歌聲--無論是長歌或是短曲。我們從涅克拉索夫塑造的這一係列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光輝形象中,不正是可以看到那鮮明的時代色彩、聽到那時代的風雨雷鳴嗎!這樣一首首充滿戰鬥激情的政論詩,不也正是表達了廣大人民的心聲和理想嗎!這是詩,也是政論;這是歌,也是號角和戰鼓。時代需要這樣的政論詩。
長詩
長詩在涅克拉索夫的創作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創作了幾十首長詩,這裏,限於篇幅,隻選他的其中有代表性的幾首長詩簡介如下:
《薩莎》
《薩莎》(1855)是涅克拉索夫創作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首長詩,這是詩人在六十年代前夜"尋找英雄人物"的開端。在這首長詩中,詩人提出了俄國五十年代的兩個中心問題:"多餘人"的問題和來自青年貴族一代的先進人物轉化為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問題。
全詩由四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引子。詩人以重返故鄉的遊子的身份,描繪了俄國農奴製度改革前夜農村的破敗景象和他的感受。
山鷸在荒涼的原野上空呻吟,如同母親俯在兒子的墳上哭泣......詩人從遠方歸來,他的心不再懷著憤恨--雖然他有極少的歡樂,過多的真理;詩人不再用他的仇恨去喚醒那長眠在墳墓中有罪的靈魂。無窮的災難已將他高傲的意誌摧毀,熾烈的熱情把他折磨得力竭精疲。但是,他突然想到他的鄰居,鄰居家那可愛的少女薩莎,他那冰冷的心又變得溫暖了起來......
第二部分描述了薩莎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童少年時代。
薩莎出身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黝黑的薩莎在草原的荒村裏土生土長,像田野上的一朵鮮花。家境雖然貧困,但父母總是盡可能好好地讓她度過自己寂靜的童年。不過,他們沒有想到,也根本無法想到通過教育來啟迪這個小小頭腦的智力。他們認為,書本對孩子簡直是活受罪,科學使鄉下腦殼驚駭不寧。就這樣,薩莎整天在草原上活潑地跑來跑去,烏黑而含笑的兩眼燃燒著,像寶石那樣晶瑩,臉蛋兒紅撲撲,又黝黑,又豐滿,雙眉是那樣纖細,肩膀是那麼溜圓!薩莎已經滿十六歲了,還不知道憂愁和愛戀。她睡足了覺,便早早地起了床,烏亮的兩條辮子甩在後麵,她奔跑著,在遼闊的田野上,呼吸是那樣的自由和甜蜜。田野上--繁花似錦,天空中--太陽在蔚藍的高空微笑......薩莎覺得到處是舒暢,自由和寧靜。她看到農民在開發的黑色林中空地上慢吞吞地走著,一邊還在刨掘土地。她認為,他們是對命運滿足的、和平的普通生活的保衛者;她知道,他們不是白白地懷著熱愛,用汗水和鮮血來澆灌土地......薩莎采集田野上的花朵,那從小就衷心喜愛的花朵。她叫得出鄰近田野上的每一棵小草的芳名。她愛從熟悉的嘈雜聲中識別鳥兒,辨認昆蟲。都快晌午了,總不見薩莎的身影。"薩什卡!薩莎......"父母著急了,在田野上呼喚。原來,薩莎鑽到麥地裏,黑色的腦袋戴著藍色的花冠。他們看見自己活潑的孩子,感到滿心的歡喜。冬天的黃昏,薩莎愛聽保姆的童話。而在早晨薩莎便坐上雪橇,滿懷著幸福,從冰山上像箭似地向下飛去。薩莎有時也知道傷心:樹林一被砍伐,她便泣不成聲。最美麗的鳥落在樹墩上,將對她唱出最美妙的歌!
第三部分是長詩的中心,敘述薩莎在阿加林的指導下,讀書識字,探索真理,最後終因兩人選擇的道路不同而決裂。
兩年前,有一位老爺阿加林來到離這裏很近的他的莊園。他麵色清秀而蒼白,頭頂上毛發稀少。也對女仆溫柔,仿佛不是什麼貴人。他看人時拿起他的長柄眼鏡。他自稱是一隻候鳥,剛剛從外國歸來。他來到薩莎家,對他們談起國外的種種見聞,老倆口聽了不勝驚歎,薩莎笑了,他自己也笑了,從此他便常常到薩莎家做客。他開始同薩莎長談,並開始譏諷這裏的大自然。他說,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地方,春天在這裏長駐不去,在那裏,陽台在冬天還是敞開的,在那裏,檸檬在曝曬下就可以成熟,他望了望天棚,拖長聲音,讀出一些令人愁苦的詞句。他開始讀書給薩莎聽,還教她學習法文。仿佛別人的憂傷占有了他們的心,他們總在討論著:是什麼原因,人們變得貧困、不幸和凶狠,已經有了幾個世紀到如今?他說,不要泄氣,真理的太陽即將在大地上升起!為了證實自己的希望,他舉著陳花楸露酒同她碰了杯。
一入冬,阿加林便告辭了。他說:"我再不能遊手好閑了,善良的人們,祝你們幸福。請為幹一番事業的人祝福吧......時候已到!"他畫過了十字,便上路了。
起初,薩莎憂心忡忡,周圍的人們都使她感到無聊。她厭煩歌曲、占卦和童話。冬天到了,雪橇也不能使她開心。她沉思著,她的憂鬱仿佛超過了老年人。她讀書,並悄悄地哭泣。人們看見:她總是寫信,寫了又藏起。她開始訂閱書籍--終於增長了明睿的智慧!不管你問什麼,她都能解釋、指點,跟她談話,她永遠不會厭煩;一切的窮人都是她的好朋友:周濟他們、撫慰他們,並為他們治療疾病。這樣,她度過了十九個春秋。
有一天,聽說阿加林要回來了。薩莎是多麼高興地等待著他啊!她把一束鮮花拿進屋來;她又把自己的書籍收拾好,穿得樸樸素素,顯得十分可愛。她出來迎接,阿加林驚叫一聲,他發現薩莎變了:她變得出奇的漂亮而又豐盈,原先那滿臉的紅潤閃耀著光彩。而他的頭卻越來越禿,臉色日益蒼白......薩莎迫不及待地把她讀過的書,做過的事,一股腦地講給他聽,而他卻頂撞她說:"咱們那時談的都是一些空話!聰明的人們卻有另一番解答。人類是卑鄙的,惡毒的。"從此以後,薩莎變得判若兩人。她憂愁,徘徊,象個幽靈!有時她拿起書來,有時又把它扔開,阿加林來了,便請他不要吭聲。他來過三次。有一回他正碰上薩莎忙於自己的事情:一個莊稼人向她口授一封信,還有一個農婦來討草藥--因為她犯了心絞痛。阿加林看了一會兒,打趣地對老人們說:"小孩子玩新玩具玩得多高興!"薩莎走了,她一言不發......他走到她跟前,說道:"你一定是不舒服。"他送了書來--她不讀,並立刻叫人送回去。她哭泣,憂愁,祈禱上帝......他說:"我準備要走了。"薩莎馬上出來,當著大家就告別了,然後把自己鎖在樓上,足不出戶。他給她送來一封求婚信,薩莎立即回信加以拒絕,她說:"他變得頹唐,憂鬱,而又凶惡!"而他一走,薩莎更加苦悶,她悄悄地吻著他的那些書信!......從此,她不再歡笑,也不再歌唱。
第四部分寫薩莎很快擺脫了憂傷,重新振作精神,投身到爭取人民自由的鬥爭中,而阿加林變得更加頹唐,成了一個"多餘人"。
薩莎很快恢複了健康,仍像往常那樣為窮人工作。而阿加林呢?多虧他那有財勢的父親給他留下了一大筆遺產,使他擺脫了最輕微的勞動,他閱讀書籍,在世上到處追尋--他在為自己尋找偉大的事業。他說:"我不願意把我的精神浪費在螞蟻般卑微的工作上:我在自己的力量的負擔下,或者變成墳墓的過早的犧牲品,或者像一顆明星在世上飛過!我想使整個世界得到幸福!"近在身邊的人,他都不喜愛,而有時無意中卻會把別人傷害。一切崇高、理智、自由的東西最接近、最合乎他的心靈,隻是那在言行上能給人以力量和權力的熱情,對於他卻是格格不入,毫不相稱!他愛得深,恨得更深,聽說--他連蚊子也不敢得罪。據說,更激動他的頭腦的不是熱血,而是愛情!如果他要去幹一番事業--那可不得了,全世界的人都會遭殃。薩莎已經領悟到,原不該委身於他。周圍農民喚醒了她心中那麼多未曾動用的力量......
涅克拉索夫對俄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他在長詩結尾滿懷信心地寫道:
唉!我要巧妙地、含蓄地告訴你們!
聽著,朋友們,相信我:任何風暴
都有益於青年人的心靈--
心靈會在雷雨中成熟、堅定。
你們的孩子越是得不到慰藉,
她的精神將來越是歡愉和美麗:
一粒種子落在肥沃的土壤裏--
生長起來就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長詩《薩莎》是詩人重新考慮當時文學中的"英雄"的結果。長詩描寫了貴族知識分子阿加林。他知識淵博,富有自由主義精神,但對自己的信仰不堅定,言行不一致,說得雖然好聽,就是不能實行。阿加林同薩莎初次見麵時,他表現得非常樂觀,滔滔不絕地講著:"真理的太陽即將在大地上升起!"他鄭重宣布,是停止"遊手好閑"、該幹一番事業的時候了。薩莎認為他的離去正是從口頭宣傳轉向創作性工作的開始。但到第二次與薩莎見麵時,他卻變得頹唐,消沉,甚至嘲笑薩莎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益的人的樸素嚐試。當時,俄國文壇上有人把阿加林的形象同屠格涅夫筆下的羅亭的形象加以比較,並且談到屠格涅夫的人物對塑造阿加林所發生的影響。但是,阿加林這一形象的塑造與屠格涅夫的"英雄"完全無關。況且,涅克拉索夫對這一形象的解釋和屠格涅夫的解釋也是截然不同的。在涅克拉索夫這首長詩中,諷刺性的解釋占著優勢,而且清楚地揭示出這種"英雄"出現的根源。涅克拉索夫通過阿加林的形象對於自由主義貴族的精神頹廢作了無情的指責。他們一方麵炫耀自己的民主主義的、但有時也是革命的詞句,另一方麵卻逃避與農奴製積極地進行鬥爭。涅克拉索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們的弱點:
最近一本書所告訴他的,
隻是停留在心靈的表麵上:
信與不信--對他都無關緊要,
隻要論證得明白通暢!
在他的心靈中空無所有,
昨天收割了什麼,今天就再把它種上;
今天還不知道明天又要收割什麼,
不過一定要繼續去播種。
這用簡單的話說,
他就是要靠閑談來消磨時光。
涅克拉索夫在塑造阿加林這一形象時,並不以有關阿加林和薩莎結識時種種表現的敘述為限,他還以作者的名義來對阿加林進行評說,他對阿加林這個四十年代貴族知識分子典型代表的評價,顯然是持否定態度的。比《什麼是奧勃洛摩夫性格?》的作者杜勃羅留波夫還要早,涅克拉索夫把自己主人公的徒勞無益的活動,說成是他的那個不勞而獲的社會階級的屬性,因為"托福有財勢的父輩遺產,使他擺脫了最輕微的勞動"。涅克拉索夫並不否認,阿加林在沙皇尼古拉統治時期有著某種正麵作用:"畢竟播下了善良的種子"。但是,在反農奴製鬥爭加劇的情況下,阿加林就變成自由主義的空談家了。涅克拉索夫十分清醒地指出,"新的大廈的建築者,新的道路的探索者"肯定不是這些人。因此,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幽會中的俄羅斯人》中,把阿加林與屠格涅夫的《阿霞》中的那位意誌薄弱的人相提並論。杜勃羅留波夫在《什麼是奧勃洛摩夫性格?》裏,也把阿加林列入了"多餘人"的行列。
長詩中與阿加林的形象相對立的,是農家少女薩莎的形象。薩莎是在一種自由自在的環境下長大的,無憂無慮,天真活潑。遇到阿加林以後,他的談吐和知識使她吃驚了。他仿佛在她的眼前擴展了生活的領域。但是在她跟阿加林以後的幾次會晤中,薩莎明白了,阿加林不過用關於美、關於正義的談話作為填滿自己閑逸生活的手段而已。於是薩莎對他感到了深深的失望。
薩莎是一個優秀的真正的愛國者、俄國的希望--新生一代的代表者的形象。她的本性是言行一致,著重實幹。她把所有的窮人都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她在阿加林的影響下參加了有關社會的福利工作。盡管阿加林變了,盡管阿加林嘲笑,但她仍然不顧惜自己的青春,不屈服於他的權威之下,不達目的決不罷休。薩莎是當時年輕知識界的形象,她在農奴製崩潰的前夕準備為解救自己的人民而鬥爭。
《薩莎》這首長詩教育了同時代的人們,喚醒了他們參加社會活動和革命鬥爭的積極性。
一八六一年,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在封建製度的深刻危機中,被迫宣布"解放農奴"。這所謂"解放",實際是要把農民和土地分開,使農民完全破產,變成農村中的無產階級。就在這一年,涅克拉索夫發表了長詩《貨郎》。
對於沙皇的"改革",俄國自由派和民主派的反響截然不同。主張改良的自由派對沙皇的"仁慈"感恩戴德,把"改革"後的農村描寫成一片幸福的樂土;以車爾尼雪夫斯基為首的民主派卻憤怒揭露沙皇的騙局,揭露出農民依然貧困無告的真相,號召人民起來鬥爭。
敘事長詩《貨郎》,通過兩個農村貨郎的見聞和遭遇,揭穿了這種"改革"的騙局,長詩從愛情開始,以悲劇結尾,其間通過貨郎的串村走鄉,描寫了許多人物和生動多彩的社會畫麵,展現了一幅動亂中的農村的速寫圖。
這首長詩,詩人題贈給一個農民朋友,名叫加符利拉·雅可夫列維奇。全詩共分五章。
第一章。年輕聰明的貨郎萬卡挑著滿滿的貨筐,來到村頭擺貨攤。有花布,有綢緞,小夥子放開嗓門直吆喝。他見到心愛的姑娘卡佳,說:"親愛的姑娘,你可憐可憐;我肩頭壓得疼又酸!你悄悄到那麥地來,我在那兒等你到夜晚,你這黑眼珠美人兒一來到,麥地裏就擺貨攤。我血本下得可不少,請你不要講價錢:把紅撲撲的嘴唇兒湊過來,把身子挨在郎身邊!"霧濛濛的夜幕落下來,小夥子早已在等待。瞧,來了!心愛的姑娘一來到,貨郎馬上把貨賣。卡佳斤斤計較講價錢:你要得多了我可不買。小夥子親著姑娘的嘴,還想把價錢抬一抬。隻有那深沉的黑夜才知道,最後他倆怎個安排。麥子啊,把青紗帳升高點兒,莫要把秘密泄露出來!
貨郎又挑起竹筐上了路。筐子輕飄飄,背在身上象羽毛。其實,姑娘隻收了碧玉戒指兒,別的啥都沒有要。她說:"情郎你不在我身旁,我不願打扮得這麼漂亮!"臨別時,貨郎對卡佳說:"今夜咱倆一言為定,等到這筐貨賣空了,聖母節我準保趕回村,帶著你呀,我的心上人,到上帝的教堂去結婚!"
打從早起到傍晚,小夥子冒雨把路趕,趕到一個大村子邊,才攆上自己的老夥伴。老季洪尼奇一見開口罵道:"喝,我還當你小命難保!"萬卡得意地微微笑:"我賣布來著,大叔你別惱!"
第二章。貨郎在村邊擺攤。嫂子們,媳婦們,向著貨郎圍攏來。村子當中變成了市場,吵吵嚷嚷真熱鬧。可憐的娘兒們翻箱倒筐,掏出了自己的私房錢,一個個把銅子兒全花光,包上了新頭巾到處轉。兩個媳婦抓破了臉,潑辣的費克露施卡叫婆婆罵得不敢還言。這娘兒們憋了一肚子的氣,回頭把小販們痛罵一頓:"哪兒鑽出來的騙人精!簡直跟神父一樣貪心!碰上了你們活見鬼,該用棍子把你們轟出村!"貨郎們聽了哈哈一笑,收拾起貨攤又上了道。
第三章。他們出了村,先停下來把賺的利錢分一分。季洪尼奇朝著教堂畫個十字,打從心底裏長歎一聲。"大叔,你今天買賣真不賴,為什麼老是長籲短歎?"萬卡問。季洪尼奇說:"唉,即使上帝不見怪,自個兒吐水也吐不完:吹牛說謊說髒了嘴,不騙人就賣不了錢!"萬卡說起大叔讓地主卡利斯特拉上了當,大叔回答說:"那財神,騙騙他是完全應該,他自己把窮人刮得好慘。這年頭可不比舊時候,咱們這行有多大賺頭?眼看著又要動刀兵,一打起仗來就更難受:你瞧小兩口結婚正熱火,冷不防把新郎抓了壯丁。沙皇發昏,苦了老百姓,俄國的銀子花個幹淨。兵艦一隻隻沉下海,黑海水叫血染得通紅,多少好漢把命送。人人都耷拉著腦袋瓜,個個村子都有哭聲!送壯丁就像送葬一般。女人們哭得皮黃骨瘦,男人們整日價下酒館。這下可樂壞了酒館老板,他得意洋洋地說:'我一不播種,二不收割,可是他們地裏的收成統統送進了我的倉庫!'"
老貨郎越說越生氣:"下酒館把家底喝得精光,誰還能給老婆做衣裳?莊稼漢進城去要飯,走了大街串小巷。世界末日還沒到,這世道已經是兵荒馬亂。喇叭就要震天響,死人就要往起站!殺人流血作盡了孽,這筆帳到時候怎麼算?作孽啊、咱們觸犯了上天......"萬卡忙勸道:"別說了,大叔!好怕人哪!咱們到了外鄉地,是不是該少賺個作孽錢?......"
第四章。一路之上風雲緊,騾馬隊馱著軍用品。"你瞧,土耳其俘虜,雜七雜八的一大群!"萬卡斜著眼珠子,瞟瞟土耳其胡子兵,拉起褂子下半截兒,折個獵耳朵寒磣他們:"煙鬼子,壞良心,這回叫你們一命歸陰!"
他們碰到一幫打獵人。號角吹得響連夭,要把灰色的野兔兒轟出來,把它往那空地上趕,萬卡忙向看熱鬧的小孩打聽:"誰家的少爺來出獵?"孩子們回答道:"卡什皮爾家和久仁家......"
他們來到小土崗上坐下吃點東西,背起貨筐又上了路。萬卡說:"前麵有個貴族大院子,咱們何不去試試運氣?"大叔說:"咳,萬卡,你也忒傻氣,如今鄉下老爺都住城裏,太太們穿的是奇裝異服,哪裏還有咱們的生意?不提別個,就說咱們那位地主婆,--又老又禿,臉上疙疙瘩瘩,打扮起來像個麥秸垛!別看她外表挺神氣,她的辮子是假的,牙齒是裝的,奶子也是安上的,渾身上下,除了捆上的就是粘上的!現在老爺太太都趕時髦,咱們的貨郎筐,他們連瞅都不瞅!......"
第五章。卡佳思念小夥子萬卡。可是,滿心甜蜜的話偏偏要等到聖母節才能向他傾吐。這真難為了小卡佳。晚上她孤零零忍不住愁,一宿睡不上一個鍾頭。白天揮鐮把麥子割,眼淚流滿了三條河。一個念頭一直纏繞在心上:"莫不是別一位美姑娘,迷住了我的小情郎?莫不是他變心忘了我,娶了妻房在外鄉?"想到這,姑娘的心直往下落:"你不要娶別個,你要娶我!對夫君,對公公,我決不失禮犯過錯。你的媽媽,我的婆婆說我什麼我全忍著。我不是貴族小姐不是財主女,生就是一副厚道脾氣,我會做個溫順的媳婦,我會做個不知勞累的妻子......"女兒家的心事藏得嚴,誰個能猜得那麼全?眼看到了聖母節,一把火燒在卡佳心上......
且說年輕的貨郎賣光了貨,鼓囊囊腰包塞得滿,萬卡興衝衝地唱著歌,快步流星往家趕。抄小路趕回科斯特羅馬,小路要穿過泥沼地,走過了水草涉小溪,......遍地樹林,樹林黑森森到處沙地和泥濘。萬卡聽到人聲,忙喊:"停一下,大叔!聽,有人!"
第六章。隻聽得枯枝喀嚓響,還聽得有哨音。鑽出一條狗套著皮圈,後麵跟著一條大漢。滿臉的胡子亂蓬蓬,身上的褂子汗淋淋,腰間沒有拴皮帶,一條樹皮纏腰身。萬卡覺得這人好麵熟,原來是賣貨時,他老是在旁邊打轉轉。他自稱守林人,說是要和他們一道走。天色已經漸漸發黑,泥沼升起一片青霧。老貨郎偷眼看一看:守林人哆嗦得好厲害。他手舉獵槍衝著萬卡直瞄準。老季洪尼奇皺起眉頭:"喂,守林人,開這種玩笑不帶勁!倒不如唱支歌兒解解悶。來,我這就唱支好歌你們聽。"
這支歌名叫《窮流浪漢之歌》,是由一個雙目失明的老頭編的歌。年輕時,由於法官弄錯了人,本來要抓濟特·斯皮利多夫,結果把他濟特·大衛多夫抓起來,判了十二年徒刑。等他出了獄,回了家,--地荒了,房子塌了,老婆也跟著別人跑了。於是,他就編了這支歌,到處流浪到處唱。
守林人無心聽歌曲,來到樹林裏,他便開槍打死了兩個貨郎,搶走了他們身上的一千盧布。這一夜,守林人請人喝酒,還咋咋呼呼吹牛皮。一時說走了嘴,讓人告了密。剛巧有個攔羊的,走的也是那條泥濘道,他聽到了兩聲槍響,也聽到了一聲慘叫......"別跑!趕快認罪!"守林人的雙手被緊緊綁住。人們解開他的包腳布,裏麵盡是銀洋和鈔票。第二天一早請來法官先生,馬上把案情全部查清,(隻有贓款下落不明!)兩個死人叫人埋進坑裏,守林人被押進大牢之中。
《貨郎》這是一篇悲慘的故事。它通過日常生活和愛情生活的情節,展示了俄羅斯農村的廣闊的生活畫麵。"改革"後的農村,仍然是貧困、寒冷和饑餓的所在。在《窮流浪漢之歌》裏,詩人把整個俄羅斯農村生活歸結為"饑餓與寒冷"的公式,反複吟唱:
我走過草原,北風啊,在草原上呼號:
冷啊,流浪漢,冷啊!
冷啊,親愛的,冷啊!
我走過樹林,野獸哇,在樹林裏哭叫:
餓啊,流浪漢,餓啊!
餓啊,親愛的,餓啊!
這就是說,"改革"的結果,給農民帶來的仍然是貧困和死亡的命運。正如詩人所說:"在現今已經自由了的農民生活中,隻有貧困、愚昧、黑暗。"
長詩揭露了沙皇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窮兵黷武,到處抓壯丁,使千千萬萬的農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長詩不僅尖銳地諷刺了地主富農的貪婪、殘酷,而且揭露了黑暗社會造成了人們的犯罪--守林人因為貪財而害命在沙皇苛刻的出版檢查之下,詩人不得不采用寓言筆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如貨郎被殺的情節就帶有象征性。殺害貨郎的守林人,窮追不舍的行動,都有點像俄國民間傳說中的"追命遊魂"。但詩人筆下的這個"追命遊魂"隻是個愚昧可憐的蠢才,並不是人們迷信的那種不可抗拒的命運之神。
總之,這首長詩運用對比手法,一方麵表現勞動人民的勤勞善良和對幸福的向往,另一方麵則暴露了冷酷無情的現實。詩人甚至怒不可遏地寫出了"沙皇發昏,苦了老百姓"這樣的詩句。因此這首長詩曾遭沙皇政府查禁。
涅克拉索夫是婦女命運的歌手,他創作了一些關於農村婦女的詩篇,充滿了對婦女命運的深厚同情。一八六三年,涅克拉索夫完成了農民組詩的又一部:《嚴寒,通紅的鼻子》(有人譯為:《紅鼻子雪大王》),這是俄國詩歌史上最優秀的詩篇之一。
這部長詩是獻給詩人的妹妹安娜·阿列克謝耶芙娜.布特凱維奇(1823-1882)的。詩人終生對她懷著真摯的愛,他在去世前不久曾寫信給她說:"我的疲倦的、疼痛的頭腦常常想到你,你這人世上惟一的親人,常常想到你的無私的同情。"
在獻詞中,詩人寫道:
我要為你唱出
最後的歌--而且把它獻給你。
但它不會是更歡樂的,
它要比從前的歌兒更悲傷......
這就是全詩的基調。它預示著,這將是一部充滿淚水和痛苦的詩篇。詩人對"改革"後的俄國現實絕望了,他悲痛欲絕地呼喊道:"這裏隻有石頭才不哭泣......"
第一部:《農夫之死》。描寫農民普羅克之死及其家庭的悲哀。詩人在這裏展示的是俄國現實生活的真實畫卷,是當時社會上的貧困、黑暗和不平等的真實寫照。
嚴寒的冬天。農民普羅克趕著貨車陷在深深的雪堆裏,停留了半個晝夜,然後他渾身忽而發熱,忽而發冷地趕著貨車行走了三天:他急急忙忙,按照期限,把貨物運到指定的地方。貨物送到,他立即回家--一句話也不說,渾身像火燙!他母親,年邁的老婦人,按俄羅斯民間風俗,先用九隻紡錠將水向他身上潑澆,後來又扶他進了熱氣騰騰的浴室,但是不行--他一點也不見好!這時候,請來了巫婆,又是給他喝水,又是念咒,又是揉搓--不但沒好,病情越來越糟。人們又讓他三次鑽過浸透汗水的馬軛。又把他放進了冰窟窿裏,又把他放在鳥架下......他一切都順從,好像一隻鴿子,可是不見好--他湯也不進,飯也不吃!
謝爾加喬夫村耍狗熊的費嘉,正好在這兒逗留,他提議還要把普羅克放在熊肚子底下,把他的骨頭揉一揉。但是普羅克的妻子達麗亞把那個出主意的人趕出去了。她又想起另一個方子,她要來試一試:夜裏,她向遙遠的寺院走去(它離村子有十來裏),那裏供奉著一尊聖像,它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她捧著聖像回來--可丈夫躺在那裏,已經奄奄一息,領了聖餐,穿上了殮衣,他看見妻子,呻吟了一聲便死去了......
在四裏外的一個鄉村裏,在教堂附近,風搖曳著被暴風雨吹折了的十字架,一個老人在選擇墓地,他就是普羅克的老父親。胡須鍍上了白銀,帽子掛滿了冰霜,他手裏拿著鐵杆和鐵鍬。老人彎下自己年邁的腰,長久地、辛勤地為兒子挖掘墳地。墳墓挖好了,老人脫口說出:"但願不是普羅克長眠在這裏,不是普羅克啊......"老人悲痛地跌倒了。
在峽穀,在熱爾吐哈河邊,老人趕上了自己的老伴,他小聲向老婦人問道:"這口棺木是不是還好?"她的嘴唇微微一動,回答說:"還不錯。"然後他倆都沉默了,雪橇輕輕地奔跑著,仿佛害怕什麼......
普羅克無憂無慮地躺在白鬆木桌子上,他躺著,神色嚴峻,動也不動,床頭上點燃一隻蠟燭,腳上穿著新做的樹皮鞋,身上穿著寬大的麻布衣服。一雙大手長滿了老繭,這是他飽嚐了勞動的艱難。他臉上毫無痛苦,還很漂亮,胡子一直垂到了手腕......
不是大風在茅草上呼嘯,不是婚禮的行列在喧鬧--那是親人們在為普羅克慟哭,那是妻子達麗亞在為普羅克哀號:"你啊,我們的藍翅膀小鳥兒喲!你撇下我們,飛到哪裏去?論漂亮、個頭兒和力氣,村子裏有誰和你相比?父母遇事總要問問你,在田野裏你是好把式,對待賓客,你親切又殷勤,你熱愛妻子兒女......你為什麼在人世活得這樣短?你為什麼把我們撇下,親愛的?老母必定因為悲傷死去,你的老父也活不了,家庭的主婦沒有丈夫--就像林中的白樺沒有樹梢。你不憐憫她這可憐的人,也不憐憫你的兒女們......醒醒吧!夏天,你還要在自己的寶地收割莊稼!......"
鄰居們聽到痛苦與呻吟,成群地擁進了門:他們把蠟燭放在聖像前,便深深地行禮鞠躬,然後默默無言地回去。
暴風雪淒厲地咆哮著,向窗口揮灑著雪花,太陽憂鬱地升上天空。一匹淡黃色的老馬駕著雪橇,沮喪地站在門口;沒有多餘的話語,也沒有嚎啕痛哭,人們把死者從屋裏抬出。老馬呀,拉吧!把車輛索拉緊一點!你曾為主人效力多年,再辛苦這最後一趟吧!
聽啊!喪鍾敲了兩下!神父在等待著--走吧!......前麵走著一對悲痛萬分的老伴,那是死者的爸爸和媽媽。兩個孩子在車上伴守遺體,他們嚇得不敢哭泣,在棺材旁邊,手挽著韁繩,駕馭著老馬的是他們可憐的母親。她走著,她的眼睛深深陷下,最蒼白的是她的雙頰,連她頭上那表示哀傷的白布頭巾,也比不上它。達麗亞的後麵--慢吞吞跟著不大的一群男女鄰人,談論著普羅克的那些孩子,說他們的遭遇實在不幸。說達麗亞將把許多活兒承擔,等待著她的是悲慘的日子。"沒有人會可憐她啊,"--她們一致這樣斷定......
人們按照規矩把棺材放進了墓穴,用黃土埋上。大家都悲傷啜泣,痛哭失聲。村長伊萬內奇應著婦女們的哭泣低聲叫道:"安息吧,普羅克!你的為人真是厚道,你一向誠實,而主要是,你按期--當上帝拯救你的時候--繳足了主人的地租,納完了沙皇的稅務!"所有好聽的話部說完了,這可敬的莊稼人呻吟了半晌:"是的,這就是人的一生啊!他又說了一句,才把帽子戴上。"你倒下了......你原是那麼強壯有力!......我們也得倒下呀......誰也逃不了這個日子!......"人們又向墓地畫了十字,然後在上帝保佑下各自轉回家去。
達麗亞也回到家裏--她要收拾房間,又得喂飽孩子。唉,唉!屋子是多麼冷啊!她匆匆忙忙去生爐子。可是一看呀--沒有一塊劈柴!可憐的母親躊躇起來:她舍不得離開自己的孩子,很想把他們好好地撫愛。然而沒有工夫去撫愛。寡婦把他們領到鄰婦家,立刻套上了那匹老馬,便動身到樹林裏去砍柴......
第二部:《嚴寒,通紅的鼻子》。描寫詩人和勞動人民所向往的那種幸福生活。詩人對建築在社會不平等和剝削基礎上的社會政治製度進行了嚴厲的批判。
天寒地凍。覆雪的原野閃著白光,前麵是黑壓壓一片樹林。周圍的一切--她全沒有心情觀看,原野閃耀著寶石般的光輝......想必是太陽有些耀眼--達麗亞的眼裏充滿了淚水......悲哀壓倒了她,森林冷漠地諦聽著她的呻吟。可憐的寡婦的巨大痛苦,雖然被自由的小鳥偷聽了去,可是這些鳥兒卻不會向人們吐露......她一邊哭泣,一邊砍伐樹木。她隻顧砍柴忘記了寒冷,她沒感到兩腳凍得發疼,而她整個身心都在想念丈夫,呼喚著他,並在同他談心,講敘她苦難的生活......
春天,達麗亞這苦命人起來得很早,在家沒有吃,身邊也沒有帶,她耕地一直耕到天黑,夜裏她修理鐮刀,清旱她又去割草。隻得一個人幹啊!在田野,她一個人累極了,不停地呼喚著他親愛的人:"我種的地好嗎?出來呀,親愛的,你看一看!我割的草幹不幹呢?我堆的幹草垛周正嗎?......"沒有人來教會女人勞動!沒有人來啟迪女人的智能!
家畜放進樹林裏去了,黑麥開始秀穗了,上帝賜給了好收成,無論她願不願意,隻得一個人去幹呀!......
牛虻嗡嗡地叫著,咬著,口裏幹渴得要命。太陽曬熱了鐮刀,太陽照花了眼睛,它燒著達麗亞的頭和肩,它燒著達麗亞的手和腳,脊背累得酸疼,手腳疼得更凶,一個個火星兒在眼前升起......達麗亞心想:"普羅克,你在哪兒呢?怎麼不來幫忙?"沒有人幫助,達麗亞一個人把黑麥收割,她一邊捆緊麥捆,一邊把眼淚向麥捆滴落......
冬天的夜啊,這樣的漫長,沒有親愛的人在身邊,睡覺也悶得慌,達麗亞織起了麻布,免得再痛苦悲傷。她想到兒子葛裏沙:"我要織出許許多多麻布,又細又薄,質地優良,等兒子長大,托媒人給他找個健康、美麗的新娘!"
聽,鈴鐺叮當叮當地響!喜車的行列已經歸來,快點出來迎接吧--孔雀似的新娘,小鷹似的新郎!將穀粒撒在他們身上吧,將蛇麻草也撒在年輕人的身上--祝福他們將來生活富足!
漆黑的烏雲密密層層,正高懸在樹樁上空,不好的消息在人民中間傳播,青年們再不能長久地自由逍遙,很快就要招募新兵了!達麗亞隻有葛裏沙這獨生子和一個小女兒,可是村長說:這是村公所的決議!達麗亞急壞了,黑夜裏去搬請靈異的聖像。
風吼叫著,吹積起一個個雪堆。沒有月亮,一片漆黑。達麗亞忘記了恐怖和寒冷,獨自一人走到了森林的盡頭。黎明時分,金色的星星忽然從天國墜下--殞落了。達麗亞畫了個十字,飛快地向前跑去......她終於來到了修道院的門口。她等了很久,因為修女們那天正埋葬一個姐妹。早禱在進行著,修女們緩慢地在教堂裏走來走去。聖像在行進,跟著一大群人,修女們唱著讚詩,護送著它,人們也都恭敬地去吻它。聖母享有無上的尊敬,她使很多人得到了安慰。可就是對達麗亞不發慈悲!......
達麗亞對她丈夫講完了一切,又開始砍柴。柴裝滿了一車,可她一個人卻沒有辦法運回來。她呆呆地拿起了斧子,嗚咽著小聲哭泣,向一棵高大的蒼鬆走去。她的兩腿勉強支撐著身體,憂愁折磨夠了她的心靈!她癡癡呆呆地在蒼鬆下站著,沒有思想,沒有眼淚,沒有呻吟。森林裏是死一般的沉寂--嚴寒越加凜冽,白晝一片明淨。
鬆林上空響起一陣咆哮,那是嚴寒大王在他自己的領地巡行。他看看森林裏所有的路徑,暴風雪是不是遮蓋得嚴嚴實實,哪裏是不是還有裂縫、空隙,哪裏是不是還有露出的光地?聽啊!白發蒼蒼的大王越走越近。他忽然來到了達麗亞的上邊,在她的頭頂上出現!他攀上了高大的蒼鬆,用手指敲打著鬆枝,於是他輕輕地唱起一支大膽而誇口的歌曲:"瞧一瞧吧,年輕的少婦,放大膽子,瞧我嚴寒大王長得怎麼樣?你遇見過的年輕小夥子未見得比我更加漂亮和強壯?風暴、飛雪和濃霧,總是服從我--嚴寒,我要到那汪洋大海建造一座座冰的宮殿。如果我願意,我便讓長川大河長久地在堅冰下隱藏;我要建造一座座的人們不能建造的橋梁。那急湍、喧鬧的江河不久前還在自由地奔騰,但是今天卻有人步行走過,滿載貨物的車隊也在通行。我愛將深深墳墓中的死者薄薄地敷上一層冰霜,使血管裏的鮮血凝結,把頭殼裏的腦髓凍僵。為使不懷好意的盜賊感到痛苦,為使騎者和馬兒大吃一驚,我愛在黑夜的時候,在森林發出劈啪的響聲。女人們抱怨著林妖,匆匆地在家裏逃跑。對於醉鬼,騎馬和步行的,我更要大開他們的玩笑。不用白粉,我會把滿臉塗白,我還會使鼻子通紅似火焰,我會把胡子和韁繩凍結在一塊,哪怕你用斧頭也砍不開!我是富翁,我的財產數不清,這些財產決不會減少,我用寶石、珍珠、白銀把我的王國裝飾得十分美妙。請跟我走進我的王國,請你做這王國的皇後!冬天,我們光榮地統治著,夏天,是我們沉睡的時候。進來吧,我將你愛撫,給你溫暖,我要賜你一座淡青色宮殿......"
於是,嚴寒大王在她頭頂上揮動起冰做的權杖。
"你覺得溫暖嗎,鄉下的少婦?"他從高高的樹頂向她喊叫。
"溫暖呀!"這寡婦答道,而她卻渾身發冷,凍得發抖。
嚴寒大王越降越低了,他又揮了一下權杖,更溫柔更輕悄地向她說道:"溫暖嗎?......"
"溫暖呀,親愛的大王!"
溫暖呀--可是她已凍僵。嚴寒大王摸了摸她的身體,向她的臉上吹送著空氣,從他那蒼白的胡子上向她撒下無數的針棘。
看吧,他已在她麵前降臨!
"溫暖嗎?"他又追問了一聲,他忽然變成了普羅克,並且不斷地親吻她。這個白發蒼蒼的魔法師吻著她的唇,她的眼,她的肩,而且還向她小聲說著那好像夫妻間甜蜜的語言。她是這樣地愛聽他的甜蜜的語言,達麗亞合上了眼睛,斧子也滑落在腳邊,一絲笑意浮現在她那痛苦寡婦的蒼白的雙唇,她的睫毛細密而又潔白,眉心裏結出了一些冰針......
達麗亞穿著晶瑩璀璨的霜衣,佇立著,她渾身慢慢地冰涼,然而她夢見炎熱的夏日--
黑麥還沒有完全運光,但是收割完了--他們多麼輕鬆!男人們搬運一捆捆麥束,達麗亞在緊靠河邊的田中挖掘著馬鈴薯。她的婆婆--一個年邁的老婦,也在這裏幹活;美麗的小女兒瑪莎,這貪玩的孩子,坐在鼓鼓的麻袋上,手裏拿著個胡蘿卜。
大車軋軋地響著趕來了,老馬望著自己的主人,而普羅克邁著大步,緊跟著一車金色的麥束。"上帝保佑!葛裏沙哪兒去了?"父親順便問道。
"在豌豆地裏,"老婦答道。
"葛裏沙!"父親在喊叫。
達麗亞向天上望了望:"想是不早了吧?還是喝點兒......"主婦站起身,從白木壺裏倒了克瓦斯遞給普羅克暢飲。葛裏沙這時候才跑過來,周身纏繞著豌豆,像是變成了那會跑的綠色灌木叢。
"他跑來了!......唔!......淘氣鬼,跑來了,像飛一樣奔跑!"
葛裏沙喊叫著,蹦蹦跳跳跑了來(脖子上套著豆蔓編的項環)。他拍著奶奶、媽媽、小妹--像一條泥鰍,來回地旋轉!
瑪莎向父親叫道,"爸爸,帶我去!"她從麻袋上跳下--但是跌倒了,父親把她扶起。"不要哭!跌傷了--算不了什麼!......"普羅克回頭對達麗亞說道:"老婆子,像這樣的淘氣鬼,你到開春再給我生一個!"
"瞧你!"妻子害臊了,"有一個已經夠了!(但她知道,心房下已有一個胎兒在跳動......)"
普羅克搭上了車,安置瑪莎跟自己坐好。葛裏沙也跑著跳上去,車就轔轔地滾動起來了。
一群麻雀從麥束上飛起,在大車的上空回旋飛翔。達麗亞用一隻手遮著太陽,久久地躊躇觀望。望著孩子們跟父親駛進了自己煙霧彌漫的烘棚,而孩子們那緋紅的臉兒從麥束堆裏向她露出笑容......聽啊,歌聲!多麼熟悉的聲音啊!那歌者的聲音是多麼動聽......達麗亞最後的痛苦的痕跡已從她身上消失幹淨,她的心靈已經隨著歌聲飄去,她已經完全沉醉在歌聲裏......
突然,響起了一陣陣沙沙聲--有一隻小鬆鼠在樹梢上跳動。它在樹枝上縱身一跳,把一塊積雪踩落在達麗亞的身上。達麗亞佇立著,在自己魔力無邊的夢裏已經凍僵......
《嚴寒,通紅的鼻子》這部長詩的基本主題是"改革"後的農村,用詩人的話說:"這裏隻有石頭才不哭泣......"為了表現這一主題,詩人著力塑造了普羅克和達麗亞這兩個質樸、勤勞的俄羅斯農民的形象。詩人明確指出,在嚴酷的現實條件下,象普羅克和達麗亞這樣身心健康的人,不管他們怎樣誠實地生活,怎樣勇敢地同貧困作鬥爭,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生存的權利和地位。詩人著重指出,"解放"並沒有改善農民的生活,萬惡的貧困迫使普羅克冒著嚴寒承運貨物來養家,終於患重病而死。但是斷送他性命的並不是嚴寒,而是專製製度和農奴製條件下的現實生活。
涅克拉索夫曾在許多詩篇裏表現他對廣大農村婦女命運的"如焚的憂慮",並對她們的生活的艱苦作了卓越的描寫。而達麗亞的形象正是詩人筆下最迷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達麗亞是真正的斯拉夫女人的完美典型。詩人描述她是一個美人,她是世上的一朵奇葩,臉兒緋紅,身兒周正,個兒高高,她穿什麼衣裳都美麗,她幹什麼活兒都靈巧。饑餓,寒冷,她都能夠忍受,她永遠是耐心而又沉靜。平日裏,她不愛閑著。可是當勞動過後,她唱歌,跳舞,縱情歡笑。她渾身透露著能幹,而且洋溢著內在的力量。她認為,他們的生路全靠勞動。他們終於有了一所溫暖的房子,孩子們長得又胖又結實,節日裏還有多餘的麵包。做彌撒時,她穿著漂亮的衣裳,胸前抱著一個嬰兒,邊還帶著兒子......而在丈夫死後,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沉重的擔子。最後,她為了給孩子們取暖,孤身一人到森林裏去砍柴,結果被"嚴寒大王"凍死在森林裏。在俄國,農夫農婦之死是微不足道的。詩人卻在大家漠然視之的事件中注入了無比真摯深沉的感情,使讀者不禁為之潸然淚下。可以說,俄羅斯婦女的全部高尚心靈都畢現在詩人的筆下了。詩人通過這個莊嚴美麗的斯拉夫婦女的形象,體現了俄羅斯婦女的許許多多優美的特征:
俄羅斯鄉村裏有一些婦女,
臉上嫻靜而又端莊,
舉止間帶著優美的活力,
還有女皇的步態和目光,--
除非是瞎子才看不見她們,
睜眼的人都這樣把她們談論:
"一露麵--好像太陽閃著光芒!
她一瞧--你好像得了獎賞!"
她所走的道路,
也正是我們全體人民所走的,
但是窮苦環境的泥汙,
仿佛就粘不上她們的身體。
在長詩一開頭,涅克拉索夫又深刻地指出了俄羅斯婦女艱苦命運的三個階段:
第一段:同奴隸結婚,
第二段:做奴隸兒子的母親,
而第三段:至死也服從奴隸,
俄羅斯國土上的婦女
就遭受著這些可怕的命運。
世世代代的俄羅斯婦女一直遭受著這三段艱苦的命運。盡管這樣,一般的農村婦女仍然保持著固有的優良品質。詩人通過達麗亞這樣勤勞、淳樸、堅韌、忠貞的形象,顯示了勞動者精神世界的美。詩人塑造達麗亞這一形象的目的,就是要表現俄羅斯人民的優秀代表蘊藏著的旺盛體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值得指出的是,涅克拉索夫是第一個把俄國農民(農奴)特別是受壓迫最深的農婦(女農奴)作為正麵人物來歌頌的詩人。他把農奴看作人,對他們傾注了熱情、尊敬和無窮的信心。這部長詩雖然沒有寫到農民的革命鬥爭,詩人卻通過達麗亞、普羅克這樣的形象告訴讀者:這樣的人,決不會是永遠注定做奴隸的。詩人通過達麗亞在臨死前的幻想,表達了俄羅斯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盡管整個長詩的基調是悲壯的,但仍然可以聽到美好和樂觀的音調。
涅克拉索夫一生寫了兩部曆史題材的長詩,這就是《祖父》(1870)和《俄羅斯婦女》(1871-1872)。他在這兩部長詩裏,不僅寫了十二月黨人,而且還創造了當代人的肖像,從這裏可以看到二十年代革命和六十年代革命運動之間的繼承關係。
涅克拉索夫出生於十二月黨人革命發生的時代,就是普希金的時代,也就是俄國政治上最反動最黑暗的時代。俄國在俄法戰爭中,雖然得勝,並且和歐洲的通商更加頻繁,工業也有了迅速的發展。但是,仍舊是專製統治,農奴製度的殘酷剝削,書刊審查的嚴厲,給人們造成一種壓抑、沉悶的感覺。在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俄國貴族中的一部分進步的知識分子和軍官,起來組織一個秘密的革命組織,準備推翻農奴製度,並限製沙皇和貴族的權力,有的甚至幻想建立民主共和國。這些秘密組織的成員被稱為"十二月黨人",因為這次暴動是在一八二五年十二月發生的。革命被殘酷地鎮壓下去了。革命失敗後,一百多個十二月黨人被捕入獄,次年七月十三日,雷列耶夫等五個主要領導人被處絞刑,其餘的都被放逐到西伯利亞去做苦工。涅克拉索夫根據他對俄國社會生活的觀察,利用了一些回憶錄和當時一些有關十二月黨人的文件等等,寫成了這部具有鮮明時代感的長詩,創造了俄羅斯婦女的優美形象。
《俄羅斯婦女》由各自獨立但思想內容又密切相關的兩篇長詩組成。第一篇是《特魯別茨卡婭公爵夫人》,第二篇是《沃爾孔斯卡婭公爵夫人》。
《特魯別茨卡婭公爵夫人》是詩人根據一八七○年一月在萊比錫出版的羅真男爵所著《一個十二月黨人的劄記》一書寫成的。特魯別茨卡婭公爵的妻子葉卡傑琳娜·伊凡諾芙娜·特魯別茨卡婭是拉瓦爾伯爵的女兒,一八二六年她的丈夫、十二月黨人特魯別茨基(1790-1860)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服苦役後,她是十二月黨人妻子中第一個去西伯利亞找丈夫的,一八五三年死在那裏。這篇長詩就是描寫她如何不遠千裏、不辭艱辛到西伯利亞尋找丈夫的故事。
正是嚴寒的冬天......在一座豪華的府邸門前,停著一輛精美、輕快的雪橇車。車裏點著一盞燈,車前套著六匹馬。老伯爵細心地整理好車內的靠墊,又鋪了一張熊皮在腳下,然後,他把一個小聖像掛在右上方,做起禱告。他知道,他的女兒特魯別茨卡婭就要離開他到遙遠遙遠的西伯利亞去尋找丈夫,她丈夫因參與十二月黨人的暴動而被流放到那裏去服苦沒。一想到這裏,老伯爵不禁愴然淚下。
女兒走出來,對父親說:"親愛的爸爸,我們彼此都感到痛苦,可又有什麼辦法呢?我隻能去了,別了,祝福你親愛的女兒一路平安吧!天知道,我們是否還能再見,唉,沒有一點希望。別了,你的愛,你對我的囑咐,即使在遙遠的地方,我也將牢牢記在心上......那另一種義務,更崇高,而且更艱難,它在向我召喚......我的路是這麼遙遠,我的路是這麼艱辛;我的命運又是這麼可怕,但我的意誌堅如鋼!別了,親愛的爸爸!別了,我曾幸福地度過青春時代的家鄉!......"
雪橇車平穩而飛快地在城裏行駛。公爵夫人全身穿著黑色的衣服,麵色蒼白得像死人。父親派了秘書,戴著十字架,一路上陪伴她。就這樣,在第二十天頭上才趕到了西伯利亞西部省城的秋明。秘書對她說:"再走上十天的光景,我們就可以看到葉尼塞河了,恐怕皇帝也不會這樣出行!......"
雪橇車在飛馳。公爵夫人想起了她青少年時代。她的家是一座高大的樓房,富麗堂皇,聳立在涅瓦河畔。一對石獅蹲在大門兩邊,更顯得威武壯觀。樓梯上鋪著絨毯,雅致華麗的大廳裏,彩燈耀眼。聽啊,音樂響起來了!孩子們正在跳舞,多麼愉快!人們把她的兩條亞麻色的辮子都紮上鮮紅的緞帶,她那鮮豔的時裝和花一樣的臉使所有人傾倒。嬉戲的童年不知不覺飛逝而去,接著,她又夢見她變成了少女,在一次舞會上,一個青年向她低頭求愛......她厭倦了上流社會的豪華和喧鬧,跟著心上人漫遊在歐洲,到了文化悠久的羅馬......她和丈夫在那些日子裏的漫步和交談,她永遠難忘,然而,那些充滿了希望和幻想的日子卻已一去不複返......
快活的夢幻消失了,在她麵前出現了現實生活的一幅幅圖景:趾高氣揚的鄉紳,垂頭喪氣的農民,在田野裏,一群群窮人不知疲倦地勞動,在伏爾加河上,纖夫們不斷地呻吟......她向秘書提出一連串的疑問:"告訴我,難道這裏全是這個樣子?沒有一點富裕生活的影子?"響起一陣鐐銬聲。"停一下,馬車夫!"這是一隊流放犯在她麵前走過,引起她一陣心酸。公爵夫人拿出一大把錢送給他們。"謝謝,祝您一路平安!"犯人們齊聲說道。好久好久,她還能模模糊糊記起他們的麵貌......
車越朝東方奔行,沿途越荒涼,氣候更寒冷。又是一個夜晚。公爵夫人久久不能入睡。她朦朦朧朧夢見她熟悉的城市。她站在高塔上,眼前是一片騷亂:數不清的人群--官吏、商人、小販、牧師,一齊向元老院廣場跑去。那地方原來駐紮著一個莫斯科師團,又開來了好幾個師團的士兵。士兵們喊道:"繳械投降!"回答他們的是槍彈和刺刀。一個走在前麵勸降的將軍被打死了。那帶著聖旗和十字架的大主教來了:"懺悔吧,弟兄們!向沙皇下跪!"暴動的人群裏響起了回答:"老頭子,滾開吧!為我們祈禱吧!這兒沒有你的事......"皇帝親自下令:"開炮!"......"啊,親愛的!你還活著吧?"公爵夫人失去了知覺,從高塔上摔下來......她夢見:一個白發老者,拿著一串鑰匙,對她說:"跟我來吧,思念丈夫的女人!我領你到他那裏去,他還活著!"她跟著他,走了好久好久,最後,門吱呀地一響--突然,他出現在她的麵前......一個活著的死囚!她撲倒在他的懷裏,急忙向他問候:"告訴我,怎麼辦?我還很健壯,我能為你報仇!""不要去,不要去招惹劊子手!"似乎是丈夫在說話。可是,可怕的鍾聲、衛兵們的喊叫,還有夾在他們中間的第三者,她沒有聽清......
夢幻又把她帶到了充滿陽光和波浪的美好的南方。蔚藍的天空上看不見一片雲彩,花朵滿山穀開放,太陽、大海和花朵都在向她歌唱:"呀--這就是南方!"在群山和蔚藍的大海中間,在山穀深處,她跟著自己的心上人飛快地奔跑。一個戴著花冠的女人向他們喊道:"祝你們倆一路順風!"突然,這女人,又笑了一笑,把一朵花兒拋到她的胸前......呀,這就是南方!親切的夢兒向她歌唱:"你的親愛的伴侶將和你歡聚一堂,他將自由而舒暢......"
雪橇車走了兩個月的路程,終於,來到了伊爾庫茨克。陪伴她的秘書病了,她等了兩天,後來,她決定獨自前往流放地,便來找省長大人請求幫助。省長身材很高,滿頭白發,幹癟得象一具僵屍,製服上掛滿了十字勳章。在驛站的一間房子裏,公爵夫人和省長進行了一場談話。
公爵夫人:我要上涅爾琴斯克去!請快些備馬!
省長:我來了--我是來歡迎您的。
公爵夫人:請您下命令吧,給我幾匹馬!
省長:請您再等一些時候吧。我們這兒的路是這樣難走,您也應當休息......
公爵夫人:謝謝您!我還精力充沛......我的路程況且也不算遠了......
省長:可還有八百裏的路程,更糟糕的是這一段路很壞,行走起來很危險!我曾在您父親手下服役七年,我對他的感激將永遠記在心間,我已經準備為他的女兒效勞......我完全是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