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謀天下(1 / 1)

現在內憂已經結束,外患是要給別人的。

聯合西秦,共分東周,這是北楚新帝楚子勳的主要策略。

之所以定這樣的策略,是因為據探子來報,東周朝政焦灼,大皇子和太子爭權奪位。

更重要的是在軍事上,東周並無可用之將才,鎮南將軍當初為了防禦戎狄,手握重兵,戰功赫赫,所以導致現在即便是鎮南將軍隻留虛名,並無實權,可西南大軍仍隻知鎮南將軍,不知皇上,所以他不會被輕易不會調動。

西秦雖然國主重病,但是錦東,錦西兩位嫡出皇子皇女都是可造之材。

尤其是錦東皇子,惠帝還在時楚子勳曾與錦東皇子在邊界有過一戰,錦東皇子以少勝多。

自此以後,楚子勳再沒有主動挑釁,兩國始終相安無事。所以楚子勳認為若兩國聯手,則東周可為俎上肉。

北楚重殿,張興世入軍十二年,自成為千夫長以後,受到楚子勳賞識,之後一路平遙直上,成為將軍,換句話說,自己就是楚子勳的左膀。

至於右臂,謝衍當仁不讓,逼宮奪位時,情報準確,沒費多大勁,楚子勳將功勞全部給了謝衍。

現在要出征,雖然還沒有進行任何攻擊,但是自己有一種感覺,五年來的軍事準備隻為了這一天到來,是把話挑明的時候了。

果然,楚子勳冰涼的聲音傳來,“如果直接進攻東周帝都臨淄,最快的路是那一條?”

“前往徐州,從錢口進軍,經過斂笙州,直到臨淄。當然從燕京可能更快些,但是不知道西秦的打算,如果現在就從咱們彭城傳消息到西秦去,估計三月起兵剛剛好。”

張興世回答後,突然很好奇陛下究竟怎麼說服西秦和自己聯合對抗東周的,畢竟,西秦和東周是有聯姻的。

當初,雅麗皇後是西秦皇帝的嫡出公主,大皇子李元初身份尊貴,被封為尚親王,盡管不是太子,可畢竟是西秦皇帝的親侄子。

還有那個探子,沒有準確的密報,楚子勳不會魯莽行事。賢妃娘娘的確是北楚的公主,可是三皇子被封為諳王,若是滅國,恐怕沒什麼好處。所以賢妃娘娘肯定不會是內應,看來新皇有這個打算已經很久了。

外界早有傳言,此次起兵逼宮都是一樁和三湘館的交易,可是,楚文王也就是楚子勳的父皇,已經明確禁止任何皇室成員和三湘館有任何交易,張興世想問題特別認真,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很長時間不說話了。

楚子勳意識到他的失態,突然說,“據朕所知,不管是平民還是豪門貴族,和三湘館做過交易的人都死了,所以文帝把它設為禁令。朕是絕不會違逆父皇的,流言蜚語還是少聽些。”

這個時候,他不希望自己的將軍被其他事情耽誤。

張興世趕忙低下頭請罪,楚子勳隻擺擺手,讓他繼續看地圖。

張興世雖然低頭請罪,可心裏想的是惠帝自幼體弱多病,之所以能被立為太子,是因為楚子勳之前因為一個江湖女子劫獄,文帝震怒之後,立下楚惠帝為太子,如若不然當初這天下不定是誰的。

說什麼不會違逆文帝,簡直了。

謝衍從楚子勳開始說話時,就一直看著他的表情,慢慢確定自己想法,楚子勳一定隱藏著一些事情,肯定和三湘館有關。盡管他的表情一閃而過,可是一改以往剛直強硬的態度,有種哀傷。

此次的舉兵謀權,所有人都以為是自己料事如神,可事實上,自己隻是為岑氏一族的耳目多加防備而已,對於其它的,楚子勳一直都有自己的眼線。

皇後岑明麗的父親是當朝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外戚專權,後宮佳麗雖多,子嗣卻隻有一個,從惠帝登基起,自己就一直負責刺探岑氏一族的動向,想來惠帝的日子也是不好過。

不過這些話,謝衍除了心裏想想,什麼也不會說。

回到北楚後宮後,皇後艾琳為楚子勳倒了一杯茶,楚子勳掩不住自己的疲憊和哀傷。

他隻有在自己麵前才會這樣,外人麵前的楚子勳一貫飛揚跋扈,不拘小節,甚至願意為了自己舍棄尊貴,可是自己清楚,在楚子勳眼裏,什麼都沒有自己的哥哥重要。

所有人都以為楚子勳是為了自己才公然與文帝對抗,以至於失去繼承大統的資格,可是艾琳心裏清楚事情究竟是怎麼樣。

即便是楚子勳立自己為皇後,甚至沒有納妃,可是艾琳清楚,自己也隻能在外人眼裏扮好這個北楚新皇摯愛的皇後,不讓任何人察覺到異樣。

當年,不管是登基的是惠帝還是楚子勳,岑家大小姐都注定是皇後,岑家位高權重,三朝元老,在朝中一呼百應,文王尚不能克製,是掌權最大的障礙。

惠帝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主動向先皇提出這個建議,以便於待惠帝崩後,可以一並剪除岑黨。

艾琳更清楚,惠帝的宏圖偉誌,楚子勳一定會從哥哥那裏全盤接手,那便是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