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蔡老娘收拾孩兒,咬去臍帶,埋畢衣胞,熬了些定心湯,打發李瓶兒吃了,安頓孩兒停當。月娘讓老娘後邊管待酒飯。臨去,西門慶給了她五兩一錠銀子,許洗三朝來,還給她一匹緞子,這蔡老娘千恩萬謝出門。
當日西門慶進房去,見一個滿抱的孩子,生得很是白淨,心中十分歡喜。合家無不欣悅。晚上就在李瓶兒床房中歇了,不住來看孩兒。次日天還未明,早起來拿十副方盒,派小廝到各親戚鄰友處,分投送喜麵。應伯爵、謝希大聽見西門慶生了子,送喜麵來,慌得兩步做一步地來賀喜。西門慶留他卷棚內吃麵,剛打發去了,正在廳上亂著,使小廝叫媒人來,尋養娘,看奶孩兒。
[藝術賞析]
西門慶依靠經商而發跡,又靠重金賄賂官府、結交權貴而謀得官位。本段故事既寫"加官"又寫"生子",可謂喜上加喜,熱上加熱,將西門慶的發跡變泰推向高潮。從此西門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人生旅程。《金瓶梅》以小說的形式描繪、揭露了官商結合這種社會現象,具有重要的曆史認識價值。
加官這段文字集中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敗。作者選取朝廷欽賜空名告身付貪贓枉法,網羅親信這一典型事件,將批判、揭露的矛頭直指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和宰相。
生子一段文字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這段文字中,作者對金蓮心態的描寫特別傳神。潘金蓮爭寵的主要對手是李瓶兒。李瓶兒的年齡、身分、地位與潘金蓮差不多,但李瓶兒有錢,性子又好,且已得到西門慶的寵幸。如今貴子即將降生,母以子貴,這就給潘金蓮以極大的威脅。作者著力刻畫了潘金蓮對李瓶兒生子的嫉妒心態。她一聽說李瓶兒即將臨盆,"心中未免有幾分氣"。她氣的是李瓶兒有了孩子便會成為西門慶的"心上人",她也氣自己"買了個母雞不下蛋",失去了與李瓶兒爭寵的資本。接著由生氣而進入抵毀。她抵毀李瓶兒生的不是西門家的孩子,還希望"狗咬尿胞虛喜歡"一場。她對嫉妒的對象無可奈何,於是遷怒於別人。她諷刺挖苦前來看望李瓶兒的人是"都看著下象膽";她罵孫雪娥是"獻勤的小婦奴才"。由於吳月娘將預備下自己臨月用的物件,拿來給李瓶兒應急使用,潘金蓮又遷怒於吳月娘:"一個是大老婆,一個是小老婆,明日兩個對養,十分養不出來,零碎出來也罷。"正是一家上下忙得團團轉的時候,潘金蓮卻"用手扶著庭柱兒,一隻腳著門檻兒,口裏嗑著瓜子兒"。這正是神來之筆,將潘金蓮此時的情態寫得活靈活現。潘金蓮對李瓶兒生子似乎滿不在乎,擺出一副悠閑的神態,其實這正好暴露了她內心的極度恐慌。當孩子"呱"的一聲落地時,"合家歡喜,亂成一團"。潘金蓮的希望化成了泡影,她的誹謗中傷、譏刺挖苦全都失去了作用,於是"越發怒氣生",那副悠閑的姿態再也擺不下去了,隻能"自閉門戶,向床上哭去了"。《金瓶梅》作者采用白描勾挑的手法,選取極具典型性的細節,將潘金蓮的性情、形影、魂魄一齊描畫了出來,真可謂追魂攝魄,骨相俱出,毛發皆動。
西門慶作東攀附
[故事節錄]
西門慶自京回來,在潘金蓮屋裏歇了一夜,次早往衙門中與何千戶上任,吃公宴酒,午後才回家。
西門慶才坐定,左右來報:"工部安老爹來拜。"西門慶慌忙整衣出來迎接。安老爹是工部郎中,腰係金鑲帶,穿白鷳補子,身後跟了許多官吏,滿麵笑容。西門慶迎到廳上,分賓主坐下。安郎中道:"學生差人來問了幾次,說您還沒有回來。"西門慶道:"正是,隻等得在京中當朝引奏了,才領了公文起身回來。"安郎中說:"學生有一事相煩:今有九江太府蔡少塘,是當朝蔡老先生的第九公子,要上京朝拜經過這裏。學生和宋鬆泉、錢龍野、黃泰宇四人作東,想借府上設宴席請他,不知可不可以?"西門慶道:"老先生的事,豈敢有違,隻不知在什麼日子操辦?"安郎中說:"在二十七日。明日學生送分資過來,就煩您給辦一辦。"說畢,又喝了一道茶,作辭起身而去。第二天,安郎中差人送了四封八兩銀子的分資,另外又送了兩壇酒,四盆花樹。西門慶看看四盆花草,一盆紅梅,一盆白梅,一盆茉莉,一盆辛夷,兩壇南酒,滿心歡喜,連忙收了,叫左右把花草抬放到藏春塢書房中擺放,一麵使玳安叫戲子,並置辦宴席用的東西。
等到二十七日剛吃過早飯,隻見玳安慌慌張張來報:"宋老爹、安老爹來了。"西門慶拿衣服穿了出去迎接,宋禦史、安郎中到廳上,每人一匹緞子,一部書,奉賀西門慶。安郎中見準備的桌席整齊,心裏十分高興。宋禦史吃了茶,對西門慶道:"學生有一事麻煩四泉:今有巡撫侯石泉老先生,新近升任太常卿,學生和兩司作東,三十日借尊府置席餞別,臘月初二就動身到京赴任去了,不知四泉答應否?"西門慶聽說後,道:"老先生吩咐,敢不從命,但不知備多少桌席?"宋禦史道:"學生有分資在這裏。"說著,叫書吏取出布政司、按察司兩司連他共十二兩銀子的分資。並說要一張大桌,六張散桌,叫一起戲子。西門慶收下分資答應了,就請到卷棚去坐。不一時,錢主事也到了。宋禦史見西門慶堂舍寬綽,院宇幽深,書畫文物甚多。又見屏風前安放著一座八仙捧壽的流金鼎,高約數尺,做工十分奇巧。爐內焚著沉檀香,煙從龜、鶴、鹿口中徐徐吐出。宋禦史誇獎不已,因問:"這副爐鼎造得好,四泉不知哪裏得來的?"西門慶道:"是淮安一個人送學生的。"說著幾人下棋。
西門慶見三人坐等,就吩咐下邊拿上細巧菜蔬和果餡點心上來,一麵叫戲子上來唱南曲兒。宋禦史道:"客人還沒來,主人先吃得麵紅耳赤,不好。"安郎中道:"天冷,喝一杯也不礙事。"一曲兒未了,隻聽人報:"蔡老爹和黃老爹來了。"宋禦史忙令收了桌席,各整衣冠出來迎接。蔡九知府穿素服金帶,先投一拜帖給西門慶。進到廳上,安郎中道:"這是主人西門大人,現在本處做千戶提刑,也是京中老先生的門下。"蔡知府作揖說:"久仰,久仰!"敘禮畢,蔡九知府居了上座,主位四座。廚役分道上湯飯,戲子呈上手本。蔡九知府揀了《雙忠記》演唱了兩段。西門慶又叫春鴻唱了一套曲兒,宋禦史十分喜歡。大家邊飲邊吃,不時說笑,不覺日色西沉。蔡九知府見天色晚了,即令左右穿衣告辭。眾位款留不住,都送出大門而去。宋禦史說:"今日且不謝您,日後少不得還來打擾。"各上轎而去。西門慶送了回來,吩咐戲子道:"後日你們還來再唱一日,宋老爹要在這兒請巡撫侯爺哩。"戲子道:"小的們知道了。"
次日,西門慶才穿上衣服,往前邊去,平安兒來報:"荊都監老爹來拜。"西門慶迎到大廳上敘禮,荊都監道:"小弟有一事相求,禦史宋大人正月裏差滿回京,隻怕是要舉薦地方官員,望四泉替小弟在禦史麵前保舉一二。聽說宋大人昨天在貴宅吃酒,因此鬥膽來說,如果小弟能得寸進尺,終身不忘兄的恩德。"西門慶道:"這是一件好事,你我相交厚道,敢不領命。他後日還要在我這裏設席款待侯爺,你寫個手本說帖上來,待他來了我好給他說知。"荊都監把說帖給了西門慶,又從袖中取出禮帖來,上寫:白米二百石。西門慶推辭道:"這個學生斷不敢領,這就見外了。"荊都監說:"總不能再讓你破費,如不收下,小弟也不敢張口了。"推讓再三,西門慶隻得收了。吃過茶,荊都監拜謝起身。西門慶送了荊都監,心裏想著昨天宴席上宋禦史的話,就叫人抬了卷棚放的流金八仙鼎,寫了帖兒送到宋禦史老爹察院去,交付妥當,討回帖來,回報說宋禦史見了大喜。西門慶又叫陳經濟封了一匹素緞、一匹色緞,叫琴童用氈包拿了,騎馬往清河口拜送蔡知府去了。
到了三十日這天。一清早,宋禦史差撥了三十名官身樂人、差役來西門慶院裏侍候。宋禦史吃飯後也先到了,西門慶陪他在卷棚內坐。宋禦史十分感謝西門慶送爐鼎的事,道:"學生不敢奪愛,還當奉上價銀。"西門慶道:"些許小事,公祖不棄就是了,哪裏還敢說什麼銀價。"宋禦史又作揖致謝。說話間,宋禦史問起地方民情,又問起地方各官員,西門慶乘機遞上荊都監手本說帖,保舉了一番。又把吳大舅現任本衙右所正千戶之職,昨日委任官修義倉,照例該升指揮職,望公祖提拔的話說了。宋禦史道:"都監荊忠既是您摯友,吳千戶又是舅親,我不但保本加升官職,還保舉他們現任管事。"西門慶連忙作揖謝了。
正說話間,前廳鼓樂響,左右來報:"兩司老爺都到了。"西門慶馬上出去迎接,到廳上敘禮。宋禦史慢慢走出花園角門,眾官都見了禮。隻見卷棚正中擺設大桌一張,杯盤十分齊整,周圍桌席十分豐盛,都十分歡喜。宋禦史道:"分資誠為不足,四泉看我份上全承擔了,諸公也不用補奉了。"大家各分主次坐下,左右拿上茶來。眾官又差人去迎請侯爺。
一直等到午後,隻見一匹馬來到說:"侯爺來了。"眾官聽說都出大門迎接,宋禦史隻在二門裏相候。這時兩邊鼓樂一齊響起,一會兒,藍旗馬道過盡,侯巡撫穿大紅孔雀官服,戴貂鼠暖耳,腰係渾金帶,坐四人大轎,直到門口下轎。眾官迎接進去,宋禦史也換了大紅金雲員領官服,犀角帶,相讓而入。到了大廳上,各官參見完畢,然後是西門慶拜見。侯巡撫因前請六黃太尉,認得西門慶,就令手下官吏把拜帖遞給西門慶,西門慶雙手接了。參拜完畢,各寬衣就坐。宋禦史居主位坐,眾官兩旁坐下。獻畢茶,台階下奏起樂來。宋禦史捧上禮品,讓人裝在盒內,差官吏送到侯巡撫廳上去了。然後廚役獻上湯飯,端上菜肴,杯盞交錯,不必細說。先是教坊伶人齊舞,演練百戲,十分齊整,後是戲子遞上戲目手本,侯公點唱了一段《裴晉公還帶記》。真是整個庭院吹彈歌舞,繚梁盈耳。侯巡撫隻坐到日西時分,酒過數杯,歌唱兩出下來,叫左右拿了五兩銀子,分賞廚役、茶酒、樂工人等,然後穿衣起身。眾官送出大門,看著上轎而去。回來,宋禦史與眾官謝了西門慶,也告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