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送了回來,打發樂工散了。見天色還早,就又請了吳大舅、溫秀才、應伯爵、傅夥計、甘夥計、賁第傳、陳經濟來坐,一邊聽唱,一邊把安郎中送的梅花抬出來,賞梅飲酒。直到一更時分,眾人才散了。
[藝術賞析]
《金瓶梅》之所以能成為我國古代文學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而享譽盛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本書作者對書中人物形象的逼真刻畫,及對當時社會現象的反映和深刻揭露。本段故事寫了得官之後的西門慶,受人之托作東招待官場同僚的幾幕,集中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敗,可謂力透紙背。
西門慶通過賄賂鑽營,結交權貴,謀得了山東提刑所理刑副千戶的職位,從一個鄉民變成富商、官僚、惡霸一身三位的在當地甚為顯赫的人物。上任第一天回家"才坐定",就有工部安郎中"來拜",好個"來拜",實為借西門慶之府"作東",讓西門慶設宴席。報酬隻是四封八西銀子的分資,另加兩壇酒,四盆花樹。接著又有宋禦史"有一事麻煩"。麵對這些,西門慶隻有"老先生的事,豈敢有違","老先生吩咐,敢不從命"。
西門慶在百忙之中,"心裏還想著昨天宴席上宋禦史的話",讓人招了流金八仙鼎,"送到宋禦史老爹察院去"。宋禦史的"不敢奪愛",與西門慶的"些許小事,公祖不棄就是了",形成強烈的對比和映照。與此同時,西門慶利用此機會,受托保舉 "你我相交厚道"的荊都監,在荊都監言辭懇切、婉轉的"如不收下,小弟也不敢張口了"的托辭下,西門慶心安理得收下了他的禮金。耐人尋味的是,就在送走荊都監後,西門慶立即派人給宋禦史送爐鼎。通過這種"春秋筆法"的描摹,避免了一寫到反麵人物就要醜化的路子。就是這種寫實的筆法,起到了記錄當時社會風貌的史實般的作用,當時封建官場的醜態神形畢露,官員之間相互利用、結營及醉生夢死的奢靡生活昭然若揭。這樣,看似尋常的宴賓酒席,就成了反映當時官場的絕好舞台。因而,《金瓶梅》也就具有了極高的美學價值,受到後人的推崇。
西門慶枉法受贓
[故事節錄]
王六兒等不到西門慶,便請玳安轉告,說:"有要緊話和爹說。"於是,西門慶騎馬來到王六兒家。王六兒讓到房中,撥旺火盆,慢慢把苗青的帖子拿給他看,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遍,道:"他備了些禮物在這裏,隻望爹除了他的名字,不要提他。好歹求爹將就他吧!"西門慶看了帖子,問道:"他拿了多少禮物謝你?"王六兒從箱中取出五十兩銀子給西門慶瞧,道:"他說事成後,還給兩套衣服。"西門慶笑道:"這點東西,你要它做什麼?你不知道,這苗青乃是揚州苗員外家人,因為在船上和兩個船家圖財害命殺害別人,丟在河裏,如果拿去,一定是個淩遲的罪名。兩個船家供他有二千兩銀子的貨物在身上,要他這點銀子做什麼,還不快給他送回去!"王六兒到廚房,差丫頭錦兒叫樂三娘子來,把西門慶的意思說了,將原禮退還給她。
樂三娘子轉過來對苗青說,苗青聽罷,猶如一桶水從頂門上直灌到腳底下,三魂七魄都嚇飛了,急忙請樂三商議道:"我寧可把二千兩銀子都使了,隻求能保全性命家去。"樂三道:"一點半點打不動兩位官府,須得一千兩銀子。其餘原解、緝捕人等,也得再用五百兩銀子,才能夠用。如今老爹這樣說,也隻好如此了。"苗青道:"我貨物還沒有賣多少,手邊沒有銀子,可該怎麼辦呀?"想了想,喚過樂三嫂來,讓她對王六兒說:"如果西門老爹要貨物,就發一千兩銀子的貨給他;如果不要,求老爹再寬限兩三天,等我把貨物賣了,親自將銀子送進宅去。"王六兒拿禮帖重回房裏對西門慶說,西門慶道:"既是這樣,我吩咐原解,就寬限他幾天,叫他快些把禮送來。"樂三娘子得這個口信,回報苗青。苗青滿心歡喜,托經紀樂三連夜替他會了買主,推銷貨物。不到三天,都賣出去了,共賣了一千七百兩銀子。苗青把原送給王六兒的銀子不動,又另加上五十兩銀子,四套上色衣服給她。然後,打點一千兩銀子,裝在四個酒壇內,又宰了一口豬,趁天黑無人看見,抬送到西門慶家去。
苗青身穿青衣,看到西門慶一個勁兒地磕頭道:"小人蒙老爹超拔之恩,粉身碎骨也難報答!"西門慶道:"你這件事情,我也還沒好審問哩。那兩個船家,咬著你不放,你要是見官,也有老大一個罪名。今既央人說情,我饒你一死。這禮我如果不受你的,你也不放心。我還要把一半送給掌刑夏老爹,一同為你瞞過。你不可在此地久住,星夜回去吧!"遂問:"你住在揚州什麼地方?"苗青磕頭道:"小的在揚州城內住。"西門慶吩咐後邊拿茶來,苗青在鬆樹下站著吃了,便要告辭回去。西門慶又叫回來問:"下邊那原解,你都跟他們說了沒有?"苗青道:"小的外邊已經說停當了。"西門慶道:"既是都說了,你就回家吧。"苗青出門,走到樂三家收拾行李,還剩下一百五十兩銀子,拿出五十兩來,連同幾匹緞子,都謝了樂三夫婦。五更天,樂三替他雇了遠行的牲口,匆匆奔揚州去了。
第二天,西門慶把夏提刑邀到家來,酒席款待。飲酒中間,慢慢提起苗青的事,說道:"這廝昨天央人再三對學生說,又送了些禮物。學生不敢獨斷,請長官來計議。"說著,把禮帖遞給夏提刑。夏提刑看了,說道:"任憑長官尊意裁處。"西門慶道:"依著學生,明天隻把那兩個賊人送過去吧,就不用提這苗青了。原告小廝安童,先收領在外,等有了苗天秀屍首,再歸結不遲。這禮還是送到長官處。"夏提刑道:"長官所言有理。但把禮送到我處不妥,這是長官費心一番,現在謙讓給我,萬萬使不得!"兩人互相推辭了半天,最後,把禮物兩家平分了。西門慶用食盒裝了五百兩銀子,夏提刑作揖謝道:"既是長官厚意,我學生不受,就顯得迂闊了。盛情感激不盡,實在有愧!"又吃了幾杯酒,告辭而去。西門慶差玳安等家人把食盒當酒抬著,送到夏提刑家。
常言道:"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西門慶夏提刑商議已定,第二天升堂,即擺下刑具,提出陳三、翁八審問。兩人隻是供稱與被害者家人苗青同謀。西門慶大怒,喝令左右:"給我用起刑來!你們這兩個賊人,專一在江河中以舟楫裝載為名,行劫作惡,圖財害命。現有這個小廝供稱,是你們持刀殺死苗天秀,又將他打入水中。現有他主人衣服存證,你們怎敢誣賴他人!"一麵叫提上安童來問道:"是誰刺死你主人?是誰把你推入水中?"安童道:"那天三更時分,先是苗青喊叫有賊,小的主人便出艙觀看,被陳三一刀刺死,推下水去。小的也被翁八一棍打落水中,僥幸逃得性命。苗青不知下落。"西門慶道:"據這小廝所說,就是你二人幹的,休想抵賴!"於是,每人兩夾棍,三十榔頭,打得脛骨碎斷,殺豬似的喊叫。二人所得一千兩贓銀,大半追回來,其餘都已揮霍了。夏提刑寫好文書,連同贓銀申詳東平府。府尹胡師文也與西門慶相交,照原行文書疊成案卷,將陳三、翁八問成強盜殺人,一律判斬,苗青那邊卻一字不提。
[藝術賞析]
西門慶是《金瓶梅》中的第一男主角,也是第一號大商人,與眾不同的是,他利用金錢打通仕途,又憑借權勢擴大經商範圍,牟取巨額利潤,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官商。
本段故事對西門慶的描寫相當成功。當王六兒告訴西門慶苗青送禮請免之事後,他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他以一個商人的眼光看待此事說:"這點東西,你要它做什麼?"接著,他話鋒一轉,談到苗青殺人劫財的嚴重性和苗青所得錢財的數量,但西門慶談刑律,並不為公正秉法,而是把這作為一個籌碼,以求得更大更多的收獲。這裏對西門慶作為一個商人狡詐的本性描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西門慶原本正兒八經,孰料那犯人苗青見風使舵一聽樂三娘子之話,立馬表示願獻所有銀子贖得一命。西門慶見二千兩銀子轉手即得,也便鬆了口,表示"既然這樣,我吩咐原解,就寬限他幾天,叫他快些把禮送來",一副活脫脫的貪官汙吏形象躍然紙上。
及到苗青把銀兩送來,西門慶為了表明自己不貪財,胡說一堆光明正大的話,"你要是見官,也有老大一個罪名。今既央人說情,我饒你一死。這禮我如果不受你的,你也不放心。我還要把一半送給掌刑夏老爹,一同為你瞞過。"瞧,既落人情,又得實惠,西門慶左右逢源,的確可稱之為天下第一斂財高手。
為保證事情順利,西門慶邀請夏提刑來家赴宴,順及提到案子,並將禮錢二一添作五送給夏提刑一半,吃人家的嘴軟,夏提刑礙於麵子,再說拿了銀子,也就順手推舟,將那陳三、翁八屈打成招,問成強盜殺人,一律判斬,獨放了那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