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綠色GDP樹立科學發展觀(1 / 1)

倡導綠色GDP樹立科學發展觀

綠色GDP與發展觀

把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係,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糾正傳統GDP作為政府工作業績指揮棒的扭曲性,將會從根本上改變黨政官員的政績觀,推動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向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約型模式轉變;同時,也可以使為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作出貢獻的區域得到正確的評價,使當地居民提供生態產品的勞動得到合理的評價,並為補償和致富提供理論依據。這樣,能夠真正把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到經濟建設的各個層麵、各個領域。

目前,綠色GDP核算體係正在國家統計局與國家環保總局的聯合攻關之中,出台後的綠色GDP核算體係將與現行的幹部考核體係掛鉤。綠色GDP納入統計體係和幹部考核體係,將改變過去隻重經濟指標,而忽略環境效益的政府業績評價方法,對政府官員的考核將更為科學和全麵。綠色GDP將成為一個精密的"過濾器",在對官員政績考核時,無情地把那些以高額生態成本為代價的黑色GDP因素統統濾掉。也正是這部分GDP,最易引起百姓義憤,對黨和政府的形象有著最大的破壞性,同時也最赤裸裸地展現著某些地方政府以及官員追求政績中的非理性衝動。

關於實施綠色GDP的一些思考

在認識到資源、環境是有價值的前提下,要進行資源、環境的量化估價。當然,資源、環境的量化估價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尚需進行基礎性的研究工作和建立相關的指標體係與預警體係。資源耗減、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價格,但並非不可能。其中一個重要前提是資源、環境的產權明晰。有產權就會有市場交易,定價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目前資源、環境的基本核算通過兩種手段來實現,一是實物量核算,二是價值量核算。價值量核算要建立在實物量核算的基礎上,我國正在進行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實物量核算研究。在價值量核算中,能夠進行市場交易的資源用市場交易價格來估價;不能交易的按淨現值方法,通過未來收益來估價。

盡管許多國家都在研究綠色GDP核算方法,目前也尚無一個國家政府正式公布綠色GDP數據,但這是一個發展方向,因為綠色GDP能體現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如考慮資源、環境的成本,經調整的資本形成淨額下降時,就證明生產不具有可持續性,而應該調整相應的經濟發展政策。我們要善於吸收國內外不同學科的先進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把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結合起來。

在我國,在完善GDP核算和建立起資源、環境實物量核算基礎之後,可以協調農林、水利、礦產、土地、環保等部門,逐步建立起我國的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係,開展綠色GDP核算。由於資源、環境的產權明晰是與市場化的進程密不可分的,因此,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資源、環境市場的逐漸形成,實行綠色GDP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

當前,通過開展綠色GDP試點取得經驗是建立我國綠色GDP核算體係的重要步驟。通過試點,一方麵進行綠色GDP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積累經驗,為深化這項工作打下基礎;另一方麵,通過綠色GDP的試點、示範,以點帶麵,逐漸推廣先進經驗,全麵推動我國綠色GDP實施工作的發展。對於其指標體係的構建,可以先簡後繁,先易後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