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學生進行複習(1 / 3)

指導學生進行複習

複習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貫穿在整個“教與學”過程中重構和深化知識的認識活動,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複習是由教材、學生、教師三個子係統構成的一個複雜的係統,同時還和外界的諸多教學條件相關聯。因此,要取得良好的複習效果,必須明確複習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必須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教育。

一、複習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在認識和熟記知識的時候,遺忘也就同時開始了,這是客觀規律。和遺忘作鬥爭的最好辦法就是複習。所以教師應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及時進行複習,以鞏固知識,強化記憶,長久地記住本學科最有價值的基本內容,在需要時得以重新構建和再現。複習不隻是簡單地知識再現或“查漏補缺”,也不僅是為了防止遺忘。常言道:“溫故而知新”,可見複習也是一種知新的過程。在複習中可以更深入一步揭示出學生先前未注意到的事物或概念之間的內在聯係,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現象、概念和規律更透徹更全麵的理解,從而獲得更加簡明扼要、更加係統完整、更加鞏固可靠的結論,達到橫向拓寬知識,縱向深化知識的目的。眾所周知,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在於應用。運用知識的過程能形成技能和技巧,使之更加熟練和完善,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在複習過程中,經過教師的指導和啟發,通過書麵的、口頭的、操作的各種練習,可培養學生概括和整理知識的能力,發展記憶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自覺性和主動精神。

複習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可概括為三句話:理順知識,強化記憶;溫故知新,拓寬加深;發展能力,綜合提高。

二、物理複習的類型

物理複習的類型可分為平時複習、階段複習兩種。

(一)平時複習

平時複習包括引入新課的複習、鞏固新課的複習、邊教邊複習等。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經過實驗總結出一條最基本的遺忘規律,即遺忘的曆程是先快後慢,遺忘最嚴重的時刻是在識記之後的頭一天,甚至發生在最初的幾小時、幾分鍾,以後遺忘的速度會逐漸緩慢下來。

根據遺忘規律,進行新課教學前應先要複習一下舊知識,即後次複習前次概念,為新知識的生長和伸展奠定基礎。例如,進行功率教學之前,先複習一下功的概念。在講動能定理之前,複習W=FS,F=ma,vt2-v02=2as,在此基礎上提出:外力推動物體做加速運動,動能增加,哪麼外力對物體做功與物體動能增加有什麼關係呢?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物理知識的內在聯係,實現知識的遷移,就會自然通暢地開拓、引伸出新知識,推導出動能定理W=EK2-EK1。

物理教學要抓好課上當堂複習鞏固工作。當堂複習不能單調重複,也不是迫使學生反複咀嚼已知的材料,而是在教師引導和啟發下,由學生簡明扼要地綜合概括當堂教學內容,把新課內容跟過去學過的有關知識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發現它們之間的聯係,並把新學的知識內容納入知識的總體結構中去,並通過討論、練習等措施把當堂課中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聯係鞏固下來。例如,講完電功率和額定功率後,可指導學生對電功和電功率這兩個物理量列表進行比較,以搞清兩者的區別和聯係。講“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後,為鞏

車以10米/秒的速度行駛,刹車後得到的加速度大小為2米/秒2,問從刹車起6秒鍾後汽車的位移是多少?(多數學生套用公式得出錯誤答案s=24米,其實汽車刹車5秒後就停止運動了。)然後,再讓學生求刹車1分鍾後汽車的位移是多少?經過正誤比較,矛盾被揭示出來了,使學生恍然大悟。通過當堂複習不僅鞏固了知識,還產生了知識升華,提高了解題能力,並為下節課講“一個有用的推論(vt2-v0=2as)”作好了伏筆。

當堂教學隨時注意新舊知識的聯係,進行必要的邊教邊複習固然重要,但指導學生課後及時複習也不能忽視。很多學生課後隻忙於做題,似乎課後的任務就是做題。教師應指導學生課後要仔細閱讀課本,同時要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有關的課外書,多參加課外活動,在小實驗、小製作等實踐活動中學會手腦並用,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鞏固和擴展學過的知識。

(二)階段複習

階段複習包括每一章或單元複習、期末複習和升學考試前的總複習等。這類複習涉及的範圍廣、內容多。上複習課,是階段複習的主要形式,複習課教學內容的係統可以重新組合,不必受教材體係的約束。但複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必須以教綱和考綱為準繩,在防止“漏洞”的同時,還要防止“累贅”的出現。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挖掘”時,應該總是植根於教材,對物理概念與規律的內涵與外延予以一定深度的拓展和提煉;對典型習題包容的知識點與分析技巧予以充分的揭示和展露,做到舉一反三。階段複習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有以喚醒或加強記憶、理解知識的內在聯係和邏輯關係,使知識係統化為主的複習;有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