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沙漠之狐”(1 / 3)

第二十二章 “沙漠之狐”

“領袖”搬來救援兵 “沙漠之狐”立首功

一時獲勝狂得意 海市蜃樓是幻景

正當墨索裏尼在非洲焦頭爛額之際,希特勒應“領袖”之求,速派一員“虎將”前去非洲,一來是幫助盟友把意大利部隊從韋維爾手中解救出來,二來想借機擴大納粹在北非的勢力。希特勒早就希望在中東建立一個大日耳曼帝國,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希特勒選派的這名將軍,名叫隆美爾,他有著一般德國軍官所沒有的傳奇式的經曆。他具有狡詐、頑強、勇敢的性格,在北非他幾乎把英國軍隊消滅殆盡,這使他取得了“非洲之狐”的稱號,並被希特勒提升為元帥。他在凱塞林又擊敗了美國軍團,並擔負了守衛諾曼底阻擊盟軍登陸反攻的指揮任務。他是希特勒的“最孚眾望”、最受信任的指揮官。但是,最後卻成了希特勒的死敵,被“元首”毒死。

這名將軍,走馬上任,好不威風。他一到羅馬就給了這個狂妄自大的墨索裏尼一個下馬威。他對“領袖”說:“作為非洲軍團總司令,到了前線,所有的意大利軍隊必須聽從我的指揮,任何人不得幹擾!我將根據形勢,當機立斷,發布命令。”墨索裏尼聽了覺得非常不是滋味,但在危難之際,求人解圍,也隻好如此這般了。

隆美爾是德國符騰堡人,1891年11月15日生於海登海姆,這是在海倫斯坦城堡附近斯瓦比安山路上的一個小鎮。隆美爾童年時代體質孱弱,在家讀書讀到9歲才轉入當地的公立學校,他的父親就是這所學校的校長。他的母親是符騰堡州州長的女兒。隆美爾繼承了他父親的數學才能,早年有誌於飛行。但是,他的父親反對這種想法。雖然這個家庭沒有軍人傳統,隆美爾還是選擇了戎馬生涯。

1910年,他作為士官生參加了步兵,1912年學業結束後,被任命為一名下級軍官。他的教官們說,隆美爾身材雖小,沉默寡言,但機警靈敏,頭腦清醒。1914年8月1日,他高喊著德國青年戰士狂熱的口號,參加步兵的行列,走向戰爭。他的傳記作者台斯蒙德·楊格寫道:“從第一次上火線起,他就成為一個好鬥的動物,冷靜狡詐、殘酷無情、不知疲倦、當機立斷、勇敢非凡。”在第一次大戰期間,他轉戰於阿爾貢地區、羅馬尼亞和意大利,曾經兩次受傷而獲得最高級的鐵十字勳章和戰功勳章。宣傳家們開始為他唱讚歌。他們說,“前線在哪裏,隆美爾就在哪裏。”他被譽為具有第六感覺,“總是設法用戰術來減少損失”,“全心全意”獻身於帝國的侵略戰爭的人。他打起仗來欣喜若狂,除了軍事著作外,對其他書籍一概不感興趣。隆美爾生活簡樸,獨身,對食物、酒類、戲劇、尋歡作樂都漠然處之。

第一次大戰結束時,隆美爾重新回到他在威加爾頓的團部,成為《凡爾賽和約》允許德國建立的10萬德國軍隊中的一員。他結了婚,到1933年成為山地營的少校營長。直到1935年10月他被派到波茨坦軍事學院以前,他與納粹沒有任何關係。後來他接受了給他的一項任務,就是訓練一支由希特勒青年團組成的隊伍。但是,為了抗議把他們培養成為“小拿破侖”,他辭職了。他回到正常的教學崗位,後被提升為威納·諾伊施塔德軍事學院的上校院長。1938年10月,在德軍占領蘇台德區期間,希特勒任命他為陸軍警衛營長,負責保衛“元首”的個人安全。隆美爾當時既不是納粹黨員,後來也沒有成為納粹黨員,希特勒之所以對這個無名的軍官發生興趣,主要是因為他寫了一本關於步兵戰術的題為《步兵在進攻》的書。希特勒對這本書甚感興趣,於是隆美爾就進入了“元首”親信的行列。

開始,希特勒對隆美爾具有很大的魔力。他認為“元首”果斷、勇敢,具有軍事指揮家的韜略和才能。他的記憶力是驚人的,整頁整章的書,一旦看過就銘記在腦子裏,掌握統計數字的能力尤其強。從希特勒方麵說,他佩服隆美爾,他對納粹德國忠心耿耿,能不顧一切地執行他所下達的有關侵略擴張的命令。因此,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希特勒就把他從上校提升為將軍。並獎給他鐵十字勳章中的騎士勳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在波蘭戰役中任“元首”行營的司令官,其後擔任第十五軍第七裝甲師司令。這一個師的綽號叫“鬼怪”,是德軍突破馬斯河的先鋒。英軍於1940年5月21日在阿拉斯反攻時,他幾乎被俘。之後,他統率裝甲師經由拉巴西向利爾推進。如果這一次突擊再多獲得一點點成就,或者如果沒有被德國最高統帥部下令進行限製的話,便可能把包括蒙哥馬利將軍所指揮的第三師在內的大部分英軍切斷。他指揮的這一師是越過鬆姆河、沿著塞納河直指魯昂的尖兵,曾席卷法軍左翼,並在聖梵勒利附近俘獲了大批英、法部隊。他這一師最先進抵英吉利海峽,並在英國最後一批軍隊剛剛撤退後就進入瑟堡。在那裏,隆美爾接受了3萬法國軍隊的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