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侵法國的整個戰役中,隆美爾統帥的第七裝甲師,先後俘虜了5名法國海軍上將、1個兵團司令、4個法國師長以及他們的參謀人員;繳獲277門大炮、64門反坦克炮、458輛坦克和裝甲車。大約5000輛卡車、2000輛騾馬車、400輛大轎車;他的部隊抓了97468名俘虜,擊落飛機52架,在地麵俘獲15架,摧毀12架。令人難以相信的是,隆美爾的部隊隻有48名軍官死亡,77名軍官受傷,士兵死亡526人,受傷1252人;另有3名軍官、34名軍曹和軍曹以上人員、229名士兵失蹤;他們僅僅損失42輛坦克。
由於這許多戰績和功勳,他於1941年初被希特勒任命為德國派往利比亞的軍隊司令。2月12日,他率領部下抵達的黎波裏,協同意大利軍隊與英軍作戰。那時墨索裏尼並沒有什麼過高的奢望,隻祈求據守的黎波裏塔尼亞,而隆美爾的任務則是去征服開羅,占領蘇伊士運河。
隆美爾在非洲戰役中自始至終表現出他是運用機動部隊的能手,特別擅長於每次戰役之後迅速整編,連續作戰,爭取新的勝利。他是一個卓越的軍事賭博家,善於掌握供應問題,而且藐視種種障礙和困難。德國最高統帥部最初是放手讓他去幹,後來對他的成就感到驚愕,怕他受騙上當,因此有意抑製他。隆美爾熱心進攻,猛打猛衝,一往無前;他識破了韋維爾的詐騙術,使英軍遭到慘重損失。因此,丘吉爾在1942年1月在下院講話時,對這個德國將軍讚歎不已。他說:“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勇敢善戰的對手,而且如果我們可以撇開戰爭造成的破壞來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領。”
隆美爾咄咄逼人的攻勢,對英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1941年3月2日,韋維爾向英國統帥部報告說,阿蓋拉隘路是全局的核心。如果隆美爾突破阿傑達比亞,那麼班加西以及托卜魯克以西的一切據點便岌岌可危了。但是,隻要英軍據守在阿蓋拉的門戶,德、意法西斯的進攻就會遇到困難。那裏有良好的地形,但是沒有很好的布防,部分原因在於托卜魯克向外運輸的任務過於緊張,而班加西的港口還不能使用。
為了加強那裏的防務,迎擊隆美爾的進攻,3月17日,韋維爾將軍和迪爾將軍到昔蘭尼加親自進行視察。他們乘汽車經由安特拉特到阿蓋拉,迪爾立即感覺到防衛阿蓋拉與班加西之間大片沙漠地帶的困難。他在3月18日從開羅發給英國總參謀部的一封電報中說道,顯著的事實是:在阿蓋拉與班加西以東的那些鹽田之間的沙漠,一片空曠,很適宜於裝甲車輛的行駛。因此,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較強的裝甲部隊將獲得勝利。步兵在這裏無用武之地。當然,在這些遼闊的沙漠中,給養問題至關重要。麵對著人數眾多、裝備精良的隆美爾裝甲大軍,韋維爾處境險惡。目前他正在心急如火地解決防務方麵的難題。原來在他攻克班加西之後,為了對希臘提供最大限度的援助,為了盡早解放墨索裏尼在東非的殖民地,他隻在昔蘭尼加留下少數裝甲部隊和一個隻受過部分訓練的澳大利亞師。近來,意大利的空軍正配合隆美爾加緊襲擊班加西,使英國的供應船隻不能利用該港,這也增加了防守的困難。
3月31日,英國人所擔心的隆美爾對阿蓋爾的進攻果然開始了。尼姆將軍奉命在敵人進逼時,打一場拖延戰,然後退到班加西附近,並盡量持久地掩護該港。他還奉命在必要時破壞該港,然後撤退。因此,在激戰兩天後,布置在那裏的一個英國裝甲旅就緩緩地撤退了。在空軍方麵,當時軸心陣營確實比英軍強得多,除了墨索裏尼的百餘架飛機整天進行襲擾破壞外,隆美爾司令部最近又從德國調來100架戰鬥機、100架重型轟炸機。韋維爾將軍4月2日報告,昔蘭尼加的前哨部隊受到德國一個裝甲師的襲擊,昨日有幾個哨所受到破壞,尼姆的裝甲旅損失嚴重,大部分車輛在短期內不能修複重新參加戰鬥。
丘吉爾對利比亞前線情況十分關注,他電示韋維爾說:“看來亟需攔截德軍對昔蘭尼加的推進。使德軍遭受任何挫折,都將對我們的威望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策略上的目的,放棄陣地是完全可以的,但果真要從班加西撤退卻是使人極為難受的。”因此,他要求韋維爾盡量堅持,除非萬不得已,不能撤退。
4月2日,英國第二裝甲師的支援部隊,被隆美爾和墨索裏尼聯合組成的坦克大軍逐出阿傑達比亞而撤至其東北35英裏的安特拉特境內。韋維爾將軍於3日飛臨前線,歸來後報告說,裝甲旅的大部分遭到占優勢的德國裝甲部隊的攻擊,已潰不成軍。這將使班加西以東及東北的第九澳大利亞師的左翼失去掩護。“他們的撤退或許是必要的,”他說。由於敵人在利比亞的兵力強大,第七澳大利亞師不能開往希臘,而必須調往西部沙漠。英國第六師仍未裝備停當,必須留作後備。“這就要推遲對羅得島的進攻”。作為英聯邦帶關鍵性意義的沙漠側翼陣線幾乎在一日之內便崩潰了。攻占墨索裏尼所控製的羅得島,是英國空軍在愛琴海作戰計劃的重要部分,現在也暫時不能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