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在英國撤出希臘並在克裏特島遭到失敗之後,舉國上下迫切希望在西部沙漠擊敗隆美爾。作為中東總司令的韋維爾,更希望早日粉碎隆美爾和墨索裏尼的猖狂進攻,從而解除托卜魯克之圍,使一切得到補償。因此,他對“老虎”計劃抱有信心。他知道,經由地中海運給他將近300輛坦克的努力意味著什麼。他精神煥發,準備再戰,以振士氣。5月7日,丘吉爾致電韋維爾說:“你和你的將軍們可以自行判斷,戰術上的可能性是在塞盧姆,還是在托卜魯克。但是,如果‘老虎’計劃成功的話,那就可以放手大幹了。‘老虎’計劃一經完成,我便立即命令從馬耳他島抽調‘旋風’式飛機給你。那些德國鬼子一旦喪失主動權,就遠不是那樣危險可怕了。我們的心和你在一起。”
韋維爾是個雷厲風行、果敢頑強的將軍。他力圖爭取主動,想趁那聲勢逼人的德國第十五裝甲師從的黎波裏長途跋涉尚未全數到達以前,趁班加西還未被敵人有效地開辟為供應捷徑以前,擊敗隆美爾。因此,他甚至想在按“老虎”計劃運到的坦克能參加作戰之前,就向隆美爾的軍隊發動進攻。當時,西部沙漠的裝甲部隊隻有駐紮在馬特魯東南的兩中隊巡邏坦克和兩中隊步兵坦克。韋維爾希望,到6月初能把這個部隊建成一支有力的打擊力量。他認為,他已看出了一個可以在“虎仔”準備就緒之前下手的機會。他希望在敵人獲得第十五裝甲師的增援以前,出其不意地發動襲擊。為此,他已命令將現有的坦克全部撥給戈特的部隊使用,以便在塞盧姆地區發動攻勢。
5月15日,在戈特將軍的指揮下,一支大約配備有55輛坦克的部隊,向隆美爾和墨索裏尼的守軍發起了進攻,一舉攻克塞盧姆和卡普措堡,在左方的一支部隊則向西迪阿最茲進軍。但是,這次行動的結果並不十分樂觀。在初步進軍肅清了塞盧姆一巴迪亞地區的敵軍以後,德、意裝甲部隊接著反擊,迫使英軍撤退到哈爾法亞。這次雖然俘獲德軍500名,並且使敵軍在兵員與坦克方麵都遭受重大損失,但並未完全達到預期的效果。與此同時,東非前線傳來捷報,阿奧斯塔公爵投降,阿比西尼亞全境光複,俘獲墨索裏尼軍隊3萬多人。從此結束了東非戰事。這是一件振奮人心的消息。
然而,災難不久就降臨了。在其後的一星期中,德國第十五裝甲師陸續開抵前線。這樣,在隆美爾獲得增援之前擊敗他的機會就喪失了。盡管事前進行了準備,但“虎仔”的起卸、裝配以及使它們適合沙漠作戰的工作,都受到嚴重的耽擱。用裝甲兵的術語來說,“虎仔”的斷奶和“長牙時期的病痛”都需要一段時間。使人焦慮的是,許多步兵坦克運到後,尚不能馬上投入戰鬥。
在其後的一個星期中,發現敵軍裝甲車輛調動頻繁。從以後繳獲的文件中了解到,隆美爾在墨索裏尼的鼓動之下,正計劃發動猛烈攻勢,以便緩和托卜魯克的局勢。為此,他決心要克複哈爾法亞並據守該地,使英軍在托卜魯克的處境更加困難。他部署了新到達的德國第十五裝甲師的大部分部隊,除了把其中一支小偵察隊派往南麵之外,主力集中於卡普措堡與西迪俄馬之間的邊界上。在盟軍方麵,哈爾法亞是由一支混合部隊據守的,其中包括科爾斯特裏姆警備隊第三營、1個炮兵聯隊和2個坦克中隊。其餘的邊界守軍,除了派往南麵的偵察巡邏隊之外,已經向後方撤退了相當距離。
5月26日,德、意聯軍繼續向哈爾法亞推進,當晚就奪取了隘口北部的高地,從這裏可以清楚地看到科爾斯特裏姆警備隊所據守的全部陣地。英軍試圖奪回這一高地的反攻未能得手。第二天早晨,敵軍在猛烈炮擊之後,以至少2個營和60輛坦克的兵力開始發動進攻,這使人數不多的守軍處境十分危險。守軍經過激烈戰鬥才撤出陣地,但損失慘重,英軍的坦克隻有2輛還能使用,科爾斯特裏姆警備隊損失官兵170多人。失去哈爾法亞,對日後英軍的反攻,造成了嚴重的障礙。
這時,韋維爾懷著渴望和疑慮的心情,等候著即將在沙漠中開展的攻勢,他希望這次攻勢可能對盟軍產生有利的結果。為了使第七裝甲師能夠熟練地掌握“虎仔”,曾額外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根據英國中東司令部掌握的情報,敵人已運入或正在運往東昔蘭尼加的部隊,有德國的第五裝甲師和第十五裝甲師,以及墨索裏尼的1個裝甲師、1個摩托化師、2個步兵師。早在“戰斧”作戰計劃開始前,隆美爾已成功地在英軍陣地前秘密集結了200多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