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粉墨登場(3 / 3)

盟軍在陸上的軍事行動,開始進展得也不大順利。9月8日夜晚,當英、美軍隊從廣播中聽到了巴多格裏奧政府宣布投降的消息後,許多士兵以為明天的戰鬥行動將會是輕而易舉的,但實際上恰恰相反。9日淩晨4時30分,克拉克的部隊開始在薩勒諾登陸。盡管對德軍陣地進行了夜間轟炸,艦艇進行了強大的炮火支援,第五集團軍仍遇到了德軍強烈的抵抗。德軍航空兵首次使用了遙控導向滑翔炸彈,對盟軍的炮火支援艦艇進行了突然的襲擊。盟軍在上陸的第一天,僅攻占了一小塊立足點,直至11日才占領薩勒諾,建立了一個登陸場。由於盟軍的行動極為緩慢,德軍統帥部得以調集兩個師的兵力,於13日向薩勒諾地區進行猛烈的反撲,迫使盟軍後退,並將其分割為兩部分。盟軍已麵臨失敗的危險。幸好大批空軍和三個師的增援部隊及時趕到,總算保住了已奪占的登陸場。

與此同時,英軍對意大利南部的塔蘭托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襲擊。亞曆山大及時利用意大利宣布投降的有利時機,從英國第一空降師中精選了6000名士兵,前往塔蘭托執行一項似乎很冒險的任務。這支空降部隊由於缺乏運輸機,隻好乘軍艦於9月9日從海上直接駛進港口,很快占領了這個可供一個集團軍使用的大海港。

10月初,希特勒采納凱塞林元帥的建議,改變了他對意大利戰略的原有決定。在這以前,他本來主張把他的軍隊撤到羅馬的後麵,而僅僅守住意大利北部。現在他命令軍隊盡可能向南麵打去。他所選定的戰線,即所謂“冬季戰線”,從亞得裏亞海沿岸的桑格羅河背後開始,穿過意大利崎嶇不平的山脊地帶,延伸到西海岸的加裏利亞諾河口。意大利的自然特點是險峻的山脈與湍急的河流,使得這個縱深數英裏的陣地非常堅固。一年來,德軍從非洲、西西裏島和意大利南部幾乎馬不停蹄地後撤,這時高興地轉過身來殺回馬槍了。

雖然冬季的來臨會嚴重妨礙盟軍的行動,但是魁北克會議作出的主要戰略決定,卻由於德國人深深地陷入了意大利戰場而得到了好處。盟軍已把橫渡英吉利海峽的進攻置於首要地位,要從意大利和地中海戰區撤出八個精銳師遣返英國,這就使意大利從此成為一個次要的戰場。希特勒和墨索裏尼的明顯意圖是,想在羅馬南麵保持一條戰線,那裏的地形有利於防禦,而盟軍的裝甲部隊或炮兵的優勢卻無用武之地。這不僅可以有效地牽製盟軍,而且有利於保衛墨索裏尼的搖搖欲墜的北方“共和國”。

由於戰略重點的轉移,這時意大利戰場敵我雙方力量對比已發生很大變化。在南部,盟軍11個師對抗德軍9個師,而敵人還有大約15個師在更北的地區,已知的總數達到24個師,或許多達28個師。墨索裏尼還在加緊搜羅散兵遊勇和征兵抓兵,按敵人掌握的交通線足以使他們在意大利,主要是在北部地區,集結總數約60個師的兵力。德國人顯然要縮短他們在歐洲堡壘周圍的戰線,以便組成一支後備軍。這支後備軍可以用來進一步增援他們在意大利的軍隊。

對比之下,盟軍的地位就不是那麼有利了。他們在意大利本土可以使用的軍隊最高數量是:10月底12個師,11月底13個師,12月底14至15個師。以當時的人力和物力,再加快軍隊集結的淒度是辦不到的。從戰略安全上考慮,在羅馬南麵建立一條穩定的戰線是必要的,而且必須獲得足夠的縱深地帶,然後福賈機場和那不勒斯港才被認為是安全的。既然如此,在羅馬北麵攻占一個堅固的防禦基地就變得迫切需要了。

為著這一目的,英第八集團軍已向前推進,經過一係列的戰鬥後,逼近桑格羅河。這裏駐有德軍的四個師。為了保持主動,亞曆山大將軍的意圖是,第八集團軍應當過河,在這條戰線上突破“冬季戰線”;隨即盡量向前推進到佩斯卡拉一阿韋察諾公路,從那裏威脅羅馬,並使敵人在西海岸的交通發生危險。盟軍已在桑格羅河對岸建立了橋頭堡,但是敵人的主要防禦工事是設在對麵的高地上。天氣惡劣,陰雨連綿,道路泥濘,河水猛漲,因此進攻推遲到11月28日才開始。這一天,英第七十八師、第八印度師和最近到達的新西蘭師發動了攻勢,並且獲得了很大的進展。經過一周的激烈戰鬥以後,它們在桑格羅河對岸10英裏的地方穩住了陣地。

到12月20日,加拿大部隊已到達奧托納的近郊;但是,直到聖誕節後三天,經過非常猛烈的戰鬥後,奧托納城的敵人才被肅清。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的巷戰,從這次巷戰中,盟軍獲得了不少的經驗教訓。但是敵人仍在繼續頑抗,從意大利北部調來更多的援軍。第八集團軍在12月間獲得了一些進展,但是沒有攻下任何重大的目標,接著冬季的氣候使活躍的軍事行動告一段落。

在克拉克將軍統率下的美國第五集團軍,沿著公路費力地向卡西諾逼進,並襲擊了德軍主要陣地最前哨的防禦工事。敵人在公路兩旁的山上布置了堅強的陣地。12月2日,英國第十軍和美國第二軍,攻打公路西麵的巍峨的卡西諾峻嶺,經過了頑強的戰鬥,在一個星期後,終於把敵人肅清了。在公路的東麵,由美國第二軍和第六軍進行了同樣的激烈戰鬥。直到新年伊始,敵人才被擊退。這時第五集團軍才沿著加裏利亞諾河及其支流拉皮多河全麵擺開陣線,準備來年發動新的進攻。

盡管德國人還在拚命掙紮,他們在兵力上還暫時占著優勢,墨索裏尼還在耀武揚威,加緊搜刮民財人力,為希特勒輸血,提供炮灰,但從總的方麵來說,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已經日薄西山了。愈臨近死亡,他們也愈加對墨索裏尼這個傀儡施加壓力。正是:走狗日子非好過,討好主子多罪惡。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