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創新,升華你的人生(2 / 3)

2.創新需要善於觀察和實踐。

擁用知識固然重要,但間接知識往往不如直接的經驗立竿見影。況且,書本知識有時也會成為阻礙創新的因素。因為創新往往是對舊有事物和舊有格局的否定,是對潛在力量和萌發因素的挖掘,這決不能離開堅持不懈的觀察和實踐。

前述香港"誠德電訊集團"的董事長梁理文成功之道在於每在關鍵時刻尋求到新的產業進行開發,這實在得益於他一貫堅持觀察的良好心態。當他在假發生意上興旺之時,不忘觀察假發市場的衰勢;當他在電子表行業蒸蒸日上時,不忘分析無線電話業的市場潛力。這種一既往的觀察和實踐使得她"巧妙入市場,快捷離市場",始終依靠創新獲得先機。

位於北京西三旗的北新建材集團的主要產品占有了國內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除了得益於他們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及實行科學管理的推動以外,始終堅持觀察和分析市場也是他們成功的重要保證。集團的總經理宋誌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每天都認真研究資產負債表、資產損益表和資金變動表,及時根據市場變化集中資金,開發優勢產品......"這樣的一貫觀察和分析使北新建材集團每每依靠不斷創新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著名的寧紅集團是一個以保健茶為核心的現代化集團,該集團創業初期曾麵臨負債780萬元的困境,正是由於總經理塗翌利率領集團精幹力量開發新產品,使得寧紅集團走出了一條新路。1991年春節剛過,寧紅的幾十名精兵強將奔赴全國幾十個大中城市去進行市場調查。在調查中,他們發現:國內的"回歸大自然"之風已經悄然興起,生活富足的城市居民渴求身體健康,而市場上的保健品雖然花樣繁多,但優劣難分,而且保健茶處於萌芽期,市場品種稀少,保健功能也處於摸索階段,國內的市場潛力巨大。正是在這樣全麵而細致的市場調查基礎上,塗翌利成立了"寧紅保健茶開發中心",從此一發不可收,推出了大量保健茶的新品種,在國內同行企業中獲得了領先優勢。

創新在這裏不僅是企業興旺的促發因素,更是維持企業長盛不衰的必不可少的因素,還將是推動企業走向未來輝煌的關鍵因素。

3.創新需要訓練。

創新既然屬於一種思維和心理領域的內容,那麼它肯定可以而且必須經過訓練。盲目地創新不但無助於事業,反而會給事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美國克林登玻璃事業公司總經理夏摩禮·赫頓·傑尼爾就是一位重視對自己進行創新意識訓練的典型。他每天都要堅持聽一個小時的研究創造的報告,否則便會抑鬱不樂。正是由於他本人的這種強烈的創新意識,該公司的新產品層出不窮。夏摩禮·赫頓·傑尼爾也自豪地說:"克林登不斷地創造範圍廣大的新產品,但不論舉出其中任何一種新製品,我們都不能明確地稱其是本公司的代表製品,因為新製品仍在研製中。"

因舉辦1984年洛杉礬奧運會而聞名世界的美國人尤伯羅斯開創民間辦奧運會的先例並且一舉贏得2.5億美元,他自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參加了一次短期的思維培訓班。他采用了出賣火炬接力權,拍賣組委會一切用品等前人從來沒有實行過的經營方式,為組委會獲得了超出世人預想的收入,也從此開創了民間舉辦奧運會贏利的曆史。

90年代以來,我國也出現了大量公司企業家學習創意的好現象。1993年,江蘇省南京市舉辦了首屆"企業智囊訓練班"。而向全國招生,北京、南京、合肥、無錫、南通等地的企業界人士踴躍報名,其中不乏公司的總經理,有的總經理在學習以後深深地感到"腦筋開了竅,一輩子受益無窮"。可以預見,時代的發展會促使越來越多的總經理重視自己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和訓練。

五、創意恒等式

創意究竟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創意是人腦思維的產物,但並不是有了思維就必然產生創意,創意是先前沒有的思維。人如果產生思維定勢,就不能產生創意,隻有積極思維,並運用有效的創造力去推動自己的思維,打破思維的舊框框,在千變萬化的情勢中不斷地進行開拓性地思維,銳意進取,就一定能產生創意。可以說:創意=獨特思維+創造能力。

1.創意產生的前提

要製造或產生創意,每個人在主觀上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動機;這個動機也許是有意的,也許是無意的,但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第一位的。

例如:一家美國食品公司在參加一次展覽會時,由於報名晚而被安排在頂樓最偏僻的角落,光顧者當然少得可憐。於是老板想到一條妙計,在底層撒下許多銅牌,並在銅牌上寫著"拾到此牌者,可到頂樓1068室換取紀念品",結果使生意一下子火起來。

這個創意的前提就是"怎麼去吸引顧客",而且是有意的,因為它是先有目的的。

又如: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與牛頓的頭產生合理地撞擊,使他產生了關於引力的設想,最終使他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

這個創意的前提是"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與牛頓的頭產生合理撞擊",這個前提當然是無意的,牛頓並沒有想到蘋果會掉下來,也沒有想到會與他的頭產生什麼關係,在此之前更沒有意識到萬有引力問題。

從這兩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任何創意的產生都離不開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這個條件在創意的產生過程中是第一位的。

2.創意產生的基礎

創意的產生是以材料的積累和用腦素質為基礎,這在創意的前提條件裏是第二位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謂材料的積累,包括專業知識信息的積累、其他學科專業知識的積累、實踐經驗的積累等一切知識的積累。所謂用腦素質是指智力開發、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等。以上文所說的兩個創意為例:如果那個老板沒有經商的經驗,沒有其他社會知識的積累,那麼他就不可能產生"用銅牌去吸引顧客"的創意。如果把一個建築師放在同樣的場合,他也許就不可能產生那樣的創意。物理研究是牛頓的專業,專業知識就是產生那個創意的基礎。再者說,盡管在蘋果與他的頭發生碰撞的一瞬間之前,他並沒有考慮什麼引力問題,而在此之前他必然是思考過的。如果是一個搞商業的人,他恐怕連引力是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能想到這個問題呢?

用腦素質,其實就是一個智商問題,就是靈活用腦的問題,這就需要觀察仔細、思維敏捷、敢於創新。而這與知識的積累是密不可分的。反應遲鈍、墨守成規的人都不可能有什麼創意。

任何創意的產生都少不了各方麵知識的積累、能量的儲備和靈活用腦、開放思維,這是產生創意的基礎和根基。

3.創造力迸發"靈光閃現"

創造力與革新是緊密相伴的,它們的結晶就是創意。創造力迸發,產生靈光的一瞬間,思維突破了原有定勢,一個偉大的創意就產生了。

一個偉大的創意能成就一番大業,能使逆境扭轉,能拓展一個事業或挽救一個企業。這就要求,企業突破原有定勢,爆發出新的創造力。

生活中的習慣勢力的作用是很大的,人們總是習慣於順手的、熟悉的、老的東西,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心理定勢"。要在千變萬化的形勢下不斷進取、不斷創新,首先要打破這種抱殘守缺、拒不納新的"心理定勢"。

可口可樂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飲料公司,行銷全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1981年的銷售額達63億美元;1984年,可口可樂占領了世界非酒類飲料市場的36%。相傳,可口可樂的配方嚴格保密,僅為幾個人所知,密藏在亞特蘭大市銀行的保險櫃裏。在可口可樂聲譽卓著、暢銷不衰的情況下,公司決定改變配方確實是非常大膽的舉動。

1985年4月24日,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宣布,改變享譽世界的可口可樂飲料的配方,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消息傳出,可口可樂的強勁對手百事可樂公司樂不可支,認為可口可樂改變配方,正好說明百事可樂戰勝了它而贏得了顧客。為此,全體員工特地放假一天,並在報上刊登通欄廣告:"大家知道凡是好的東西用不著改變,百事可樂的成就迫使對方走此下策。"

也許,百事可樂高興得早了些。天底下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顧客的習慣和品味同樣如此。即使如可口可樂這樣的傳統名牌產品,人們也還是希望它變得更好些。

事實上,可口可樂上市99年,並非從未改變處方,在此期間最少改變過13次。1983年進行的一次大的改變,應顧客的普遍要求去掉了占配方1/40000的可卡因。

在這次宣布改變配方後不久,可口可樂公司又傳出新聞,決定對飲料容器也實行一次大改變,用新的塑料罐代替被認為是當時最佳飲料容器的鋁罐。

可口可樂公司的這股不斷革新之風,是由"可口可樂"的新強人戈施達刮起的。1981年3月,90歲高齡的可口可樂董事會的前主席退位,年僅48歲的羅伯托·戈施達擔任董事會主席兼最高執行總裁。對於這家作風一貫保守的公司來說,改變飲料配方是個驚世駭俗的舉動,不僅公司內部,連華爾街的人士都感到十分震驚。

在前任主席領導下的可口可樂公司,執行穩健、保守的政策由來已久,而公司營業仍有可觀的利潤和不斷的增長,公司業務似無改革整頓的必要。但不甘墨守成規,力求改革,具有一付"超常意識"經營頭腦的戈施達,並不安於現狀,迅速革新經營,使公司的業務情況為之大變。他上任後的第一年,就做了兩件有聲有色的大事:一是把可口可樂的業務擴展到中國大陸,在北京製造並出售可口可樂;二是花7億美元的重金買下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從小事上也可看出戈施達除舊立新、革新思變的氣質。多年來,可口可樂廣告的口號是"可口可樂,使你心曠神恰!"很多人為了這份美的感受而愛上了可口可樂。但在新的競爭麵前,需要一個更通俗、更有力的新口號,戈施達推出了這個新口號:"這就是可口可樂!"朝氣蓬勃地表達出可口可樂的地位、聲譽和自信。

從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創意程過中,我們不難體悟到創造力是多麼的重要,它能使一個企業立於不敗之地。同樣,每個人創意人生,也需要這種可貴的創造力,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走向成功!

六、再造一個自己

創意是一種非凡的創造,旨在重塑自我!

再造一個自己,並不是天方夜潭!

當一個人麵臨困境,憑自身的力量難以突破;這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再造一個自己。

精彩的創意不僅可以助你達成夢想,並且,它會使現在的你比過去的你更勝一籌!

用創意再造一個自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改變原來的消極態度、建立新的積極創意態度的過程。

在童年時,我們就形成了將持續一生的創意態度。因此,毫無疑問,在性格形成期獲得一種積極的創意態度會更容易一些,所獲得的積極創意態度也更好一些。這是否意味著,如果我們在有意無意中已經具有了一種消極的創意態度,就隻好這樣下去了?當然不是。我們能改變嗎?能。這容易嗎?當然不容易。

你應該怎樣建立並保持一種積極的創意態度呢?

1.了解建立積極創意態度的原則;

2.期望有積極的創意態度;

3.培養意識,並努力實踐這些創意原則。

作為成年人,如果不考慮我們的環境、教育和經驗,誰該對我們的創意態度負責呢?

當然是我們自己。在生活中,有時我們不得不承擔責任。(當我們形成消極創意態度時)我們往往責備其他的人和事而不是自己。然而,每天早上,正是我們自己選擇我們的態度。作為成年人,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創意行為負責。

那些創意態度消極的人總是把他們的失敗歸罪於整個世界,歸罪於他們的父母、老師、配偶、社會環境和政府。

而你必須告別過去,撣掉灰塵,帶著你的夢想重新上路。回到主流中來,時常想想那些積極的事情,那些真實、誠摯、美好的事情,從而保持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

我們必須成為優秀的創意者。在生活中我們必須關注於積極的事情。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尋找一個人或一個情景的有利方麵,而不是不利方麵。因為我們的訓練已使我們習慣於發現缺點和尋找錯誤,以至於忘記事物積極的方麵。

喜歡挑毛病的人即使在天堂裏也同樣能找到缺點。人們大多能找到他們正在尋找的東西。如果他們正在尋找友誼、快樂和積極的事物,他們恰好能得到這些;如果他們正在尋找爭吵和冷淡、那麼他們也隻能得到這些。注意--尋找積極的方麵並不意味著忽視缺點。我們提供如下5條創意步驟:

1.尋找創意的動力

創意是自我生存動力的爆發。

當卡耐基還是一個蘇格蘭男孩時,他來到了美國。起初他隻是一名臨時工,但後來他成為了美國最大的鋼鐵製造商之一。他用創意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希望。

曾有一段時間,有43個百萬富翁為他工作。幾十年前,100萬美元可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即使是今天,它也同樣是數目不小的一筆錢。有人問卡耐基,他是怎樣與人相處的?卡耐基回答:"與人相處就像是挖金子。如果你想挖出一盎司金子,你得挖出成噸成噸的沙子,才能得到這一盎司金子。可是在你開始挖時,你並不是要找沙子,而是要找金子。"你關注的焦點是什麼呢?是金子。如果你打算在人和事身上尋找缺點和錯誤,你將會找到很多。你在尋找什麼呢?卡耐基的回答告訴我們,在每個人和每個環境中都有一些積極的方麵,有時我們不得不挖得更深一些才能看到這些積極方麵,因為它們可能並不明顯。而且我們已太習慣於尋找他人和環境的錯誤之處,以至於我們忘記去看其中積極的方麵。有人說過,即使是一隻停走的鍾,一天還有兩次正確的時候,更何況這些活生生的人和環境呢?

記住--在尋找金子時,你必須先挖出成噸成噸的泥土,才能得到一盎司金子。但當你去找時,你並不是要找泥土,而是要找金子。

消極的人總是批評創意人生。有些人對什麼都批評,無論你在哪一邊,他總是在你的對立麵。他們以批評為職業,是批評專家。他們批評起來就像是在參加一場競賽並打算獲獎一樣,尋找每個人和每個環境的錯誤,尋找每個家庭和每個工作場所中的人的缺點。他們到處尋找缺點,四處宣揚事情是多麼的糟糕,並把這些問題歸罪於整個世界。我們給這些人取了一個名字,稱他們為"能量吸管"。他們會去咖啡廳,把自己淹沒在20杯茶和咖啡之中,盡情地抽上一隻煙,說他們隻是想休息一下。但他們所做的事情卻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更大的緊張。他們像瘟神一樣散布消極的信息,並製造一種產生消極影響的氣氛。

羅伯特·富爾頓(RobertFulton)發明了蒸汽船。他正在哈得遜河岸上展示他的新發明。那些悲觀者和懷疑者們聚集在周圍觀看。他們評論說,這船永遠不會開動......哎喲,你瞧,它真的開動了。而當船順河而下時,那些說船永遠不會開動的悲觀者們又開始大喊,說這船永遠也停不下來。

這是怎樣的創意態度啊!

有一個獵人買了一隻獵犬。在世界上所有這種類型的狗中,它是惟一一隻能在水中行走的。當獵人看到這種奇跡時,他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同時,他也非常高興能向自己的朋友們炫耀他的新收獲。一天,他邀請一位朋友去捕鴨。過了一會兒,他們打到了一些鴨子,這個獵人就讓他的狗跑去把鴨子叼回來。整天,這隻狗都在水中來來回回地奔跑。獵人一直期待著他的朋友對這隻令人驚奇的狗做出一點評論或一點讚美,但他卻什麼都沒聽到。在回家的路上,獵人實在忍不住了,他問他的朋友是否注意到他的狗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他的朋友回答說:"是的,事實上我確實注意到一件不尋常的事,你的狗不會遊泳。"

有些人總是尋找事物的消極方麵。讓我們來看看一個悲觀的人是什麼樣的:

(1)即使沒有什麼煩惱,也總是不高興;

(2)當他們感覺良好時,他們還是不高興,因為他們擔心當他們感覺更好時,他們將更不高興;

(3)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抱怨上;

(4)總是開著燈來看到底有多暗;

(5)總是在生活的鏡子前尋找傷痕;

(6)當聽說更多的人是死在床上而不是其它地方時,他甚至不再在床上睡覺;

(7)無法享受健康,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隨時都可能病倒;

(8)不僅設想最壞的結果,而且往往把事情引向最壞的結果;

(9)看不到麵包圈周圍的麵,隻看到中間的洞;

(10)相信陽光照射隻是為了投下陰影;

(11)忘記他們的幸運隻想著他們的煩惱;

(12)知道艱苦的工作從來不會傷害任何人,卻死抱著"幹嘛要冒險"的想法。

那麼誰又是樂觀的人呢?以下這段話生動地描述了樂觀者的特點:意誌堅強,心境平和,同遇到的每一個人談健康、快樂和成功;看到每一位朋友的獨特之處,注意每一件事情的閃光一麵;想最好的,做最好的,期待最好的;對他人的成功像對待自己的成功那樣充滿熱情;忘卻以往的過失,放眼未來,爭取更大的成就;向每一個人展開笑顏;將全部心思用在提高自我上,沒有時間去批評別人;雄心大誌而無所畏懼,胸懷寬廣而常樂無憂。

2.養成現在就做的創意習慣

在生活中,我們都曾在某些時候拖遝過。我知道自己有過這樣的時候,這種事情在以後想起來時隻會後悔。拖遝導致消極的態度。拖遝的習慣比做事情本身更容易使你疲勞。

一項已完成的工作讓人感到滿足和自信,而一項未完成的工作則像蓄水池的漏洞一樣消耗精力。

如果你想建立和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那麼請養成現在就做、毫不拖延的習慣。

這就像一個小男孩在說,當我成為一個大男孩時,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很快樂;而當他成為一個大男孩後,他又說,等我讀完大學後,我會做這做那,我會很快樂;當他讀完大學時,他又說,等我找到第一份工作時要做這做那,並會得到快樂;當他找到第一份工作後,他又說,當我結婚時我會做這做那,然後就會得到快樂;當他結婚時,他又說,當孩子們從學校畢業時,我會做這做那,並得到快樂;當孩子們從學校畢業時,他又說,當我退休時,我會做這做那,並得到快樂。當他退休時,他看到了什麼?他看到生活已經從他的眼前走過去了。

有些人的拖遝習慣,是在一些漂亮言詞的掩蓋下養成的,說什麼"我正在分析",可是6個月過去了,他們還在分析。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受到某種被稱為"分析麻痹"的"病毒"侵蝕。他們將永遠也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