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力發展旅遊業
把旅遊業培育成為西部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繼續合理開發利用西部地區的優勢礦產和水能資源,努力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5.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朱鎔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西部地區要"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培養各級各類人才,全麵提高勞動者素質。"
西部地區的發展要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人才培養。要充分發揮老工業基地、軍工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現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要運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區的資源利用效率、資金使用效率和經濟增長質量。
要優先發展教育,特別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強人才的培養、引進和利用,努力創造人才脫穎而出的體製和政策環境。具體來講,一是發展基礎教育,普遍提高全民文化技術素質;二是利用有利條件,發展專業教育,提高在校大學生比重;三是製訂優惠政策,穩定人才,吸引人才回流;四是從國內外聘請高素質專家,開發新項目。
6.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
朱鎔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西部地區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引進境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不能沿用過去的舊體製和傳統的發展模式,要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要求,適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運用新思路,探索新辦法,建立新機製。
運用新思路編製好專項規劃。編製好西部開發戰略規劃,要堅持創新求實、突出重點、集中力量、統籌協調的原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創新,認真考慮客觀條件和可能,提出實實在在的目標,明確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的任務,製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使西部開發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各地實際的新路子。
投融資要探索新機製。國家要加大對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擴大西部地區的公共投資規模,增加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集中力量建設一些關係西部發展全局、帶動作用較大的重要項目,為西部開發創造良好條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積極探索新辦法,運用新機製,籌措資金。政府投資要注重起到誘導作用,帶動社會資金增加投入。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擴大投資領域,完善相關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外商、個體、私營等非公有製經濟增加投資。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重,把企業培育成為西部大開發的投資主體。積極推進融資體製改革,大力培育資本市場,拓寬開發建設的籌資渠道。2000年以來,國務院針對中西部地區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外資水平,製定了一係列積極引導和鼓勵外商到中西部投資的政策,主要有:
(1)根據《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屬於能夠發揮中西部地區人力和資源優勢,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列入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中西部省、市、自治區可選擇確有優勢的產業和項目,報經國家批準後,享受鼓勵類項目的進口自用設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等優惠;
(2)對限製類和限定外商股權比例項目的設立條件和市場開放程度,可比東部地區適當放寬;
(3)國家優先安排一批農業、水利、交通、能源、原材料和環保項目在中西部吸收外資,並加大對項目配套資金及相關措施的支持;
(4)鼓勵軍轉民企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利用外資進行技術改造;
(5)鼓勵東部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到中西部再投資,外商投資比例超過25%的項目,視同外商投資企業,享受相應待遇;
(6)國家允許開發試點的開放領域和試點項目,在東中西部同時進行,經國家批準,中西部省會城市可進行商業、外貿、旅行社的開放試點;
(7)進一步提高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用於中西部地區項目的比重。
西部大開發要堅持富民政策。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必須把不斷增加各族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項重要方針,把富民作為開發之本,使廣大居民得到更多的實惠,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持續不斷的動力。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重點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和通電、通路等問題。對於少數缺乏基本生存條件的地區,要有計劃地實行移民開發。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加工型產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職工收入。要提高西部地區人民享有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適當集中財力和物力,幫助貧困落後地區發展教育、科技、文化和體育事業,解決基本醫療服務,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
以全方位開放促開發。麵對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勢,要密切關注國際市場的變化,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引進和利用外資,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引進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要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外部企業投資設廠、開發資源、改造老企業,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和全方位的經濟技術合作。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領域,放寬外資進入西部地區的市場準入限製。繼續加快西部對國內其它地區的開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