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授權他人以後,事情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些康複之家沒有了我去管理,不但沒有一塌糊塗,反而走上軌道,欣欣向榮。我個人不再為繁瑣的例行公事所羈絆,反而能夠隨時到各地的康複之家去巡察,而且能很有效率地處理真正需要我去決定的事。而當地人士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在沒有了我的幹涉鉗製後,反而能夠按自己的理想方式去管理康複之家,雖然,他們的方式和我不盡相同,我也屢次想去糾正他們,但是,很快地我就發現,各地的風土人情各不相同,這些當地人士對當地的了解比我更廣、更深,他們的方式往往更能符合當地的需要。於是,我開始學會了尊重他們的方式,同時,我也了解到,即使他們會犯錯,但由我親身去做,也一樣會犯錯,於是,我終於明白了授權的重要;更發現,一旦我不再日日嘮叨,事事幹涉,那些機構自然會適應原來的行事方式而形成一套準則,且能夠很有彈性地去運用它,進而發展出同中有異的工作方式,殊途同歸地完成任務。
今天,距我簽約授權已經過了二十八年,而康複之家也由兩家擴展成了二百家,分布於四十五個國家,但是,統籌管理的部門隻有二十五人,而且其中大多數是特別問題的專家顧問,為提供各康複之家谘詢使用;並不負責管理,這便是充分授權的成果。也是我當年心不甘、情不願地簽下合約時,所未能預見的結果。
在經過一段內心掙紮的"授權陣痛期"以後,我能夠冷靜地檢查"授權"這個事實。我認清到,無論你願不願意,舍不舍得,正如兒女勢必有一天要離你而去一般,你也終有一天得將事業授予他人去掌理。你越是大權獨攬、事必躬親,到了這一天就越難放手,接手的人也會遭到更多的困難。因此,授權時,最好是從開始就有計劃、按部就班地培植接班人,起先,先授一部分職責,自己退居一邊觀察,適時地給予指導:這樣將要比你到最後關頭才把權責一股腦兒丟給別人好得多!同時,在這種授權與觀察當中,我們自己的眼界也得以拓寬,能夠發現平日自己未曾注意到的缺點,也更清楚自己的目標所在,這樣,你的高瞻遠矚,加上你接班人的順利接任,將使整體事業更為一帆風順。
一個事業的組織越龐大,這種授權製度的確立就越是重要。你必須盡量減少管理工作當中的個人因素,而使一切製度化;要使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感覺自己是遵守規章去做獨立判斷,而絕不是任人指使的"跑腿的"。要達到這種目的,勢必要確實做到"充分授權、分層負責";各人有各人的工作職責,也各人有各人的工作職權,對自己的工作負責。當我要詢問一件關於製造的事情時,我可以直接去找負責製造的工人談,而不會去找生產部主任談,因為隻有直接負責的人能真正為我解答問題,這便是充分授權的好處。否則,製造工人說他隻是依令行事,生產主任也說自己是依令行事,結果你問誰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如此工廠豈有前途?
授權,是一個事業的成功之途。它使每個人感到受重視、被信任,進而使他們有責任心、有參與感,這樣整個團體同心合作,人人都能發揮所長,組織才有新鮮的活力,事業方能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