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企業結構與組織
亞瑟·哈布斯爵士
好的組織理論都是最簡明的。當這個理論發表時大家都會說,那是多麼簡明易懂呀!但是,在企業界中,若沒有那些聰明的人,把這些簡明易懂的理論提出來,事情恐怕會一團糟!
格裏菲斯
--RCA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80-1981)
近年來,我們一直小心避免企業因為擴張過大而失去效率。企業的擴張有時是必要的;但是在決定擴張時,必須小心地衡量市場的需求,謹慎地擴張組織。尤其,在增資和增加人力時,尤其需要小心;因為如果你對市場的需求過分樂觀而盲目擴充的話,最後勢必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麵,徒增浪費與困擾。
避免擴張的原因也是為了避免在組織縮減時,被裁人員的不愉快局麵。但是,一旦發覺某個組織或人員實在是多餘時,則長痛不如短痛,要盡快地予以裁掉。小洞不補,可成決堤之患,不可不慎重。但同時,也應該接受建議,在可能的範圍內,采用轉型或調職等比較溫和的手段處理。
此外,認清自己的弱點,也是企管中極重要的一環。以RCA公司為例,數十年來,RCA一直擁有科技領先的美譽。但是,近年來RCA公司才發覺,雖然它們在學術界中聲名卓著,在市場占有率上卻落居人後。於是RCA公司大加整頓,加強銷售,拓展市場。迅速地彌補這個弱點。由於能早認清自己的弱點,今日,RCA在銷售上已獲得極大的成功,而市場調查開發,也已成為另一項絕招!
理查·杜布森爵士
--B.A.T公司總裁(1970-1976)、英國禮南公司總裁(1976-1977)
大多數的公司在發展到一個地步後,總會再向其他未開發的領域去發展。這時,若組織的格局太小,致使它不堪重負,的確會造成許多困擾;一個身兼計劃、執行、報告等眾多工作的單位,最可能的結果就是一事無成。因此擴張是必需的。但是,反過來說,也別讓企業擴張得太大,以致於像過大的小鳥壓垮了巢一般,拖垮了整個企業。適當的擴張時機,是在企業繁盛、成長到能經得住任何變動、打擊時。而適當的擴張計劃,應是一種進取性的計劃,而不是為保守原狀而擴張。
"知足常樂"在企業上不能算是句好格言;相反地,保守便是落伍。因此當企業中某個子公司營運良好,市場占有率提高、利潤增加時,便是企業主管應加以特別注意的時候,因為,這常是這家子公司走上"自滿自足"之途的時候,需要全企業的總主管特別注意。
查爾斯·皮克
--漢尼曼集團經理
在二次大戰中時,我們發覺到越小的軍隊組織,其成員越是團結緊密,互相信任且忠心不二。這個定律用在公司的組織上,同樣也行得通。
職員的忠心是企業繁盛的條件。但是在龐大的組織中,職員常自覺是顆小螺絲,和組織毫無關係,更無法說忠心不二了。因此,對大企業而言,最好的管理方式,便是將組織分成數個小組織,以分層負責的方式,讓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有參與感,能夠提出各種改進意見,也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進而對工作產生更進一步的熱忱;並能夠對公司的過去曆史有所了解,而對公司的展望有所貢獻。若一個公司中的每個成員都對身為公司的一員引以為榮,則公司必然大有發展。事實上,我認為今日美國經濟超過英國的原因之一,便是美國人效忠於公司,而英國人效忠於各種俱樂部。
維德·湯普森
--湯普森報業董事長兼總經理
在我的經驗中,一個大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它的分層負責製度是否健全?各階層的主管是否有適當的決定權和責任義務?不過,分層負責製度要達到健全,必須遵守三項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