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二月於英國)
大衛·奧爾
--優利福企業總裁
優良的經營管理應該具有多元特性,適用於各種層麵與變化不一的企業形態。經營之道是有其基本法則的,然而,掌管生產部門的經理人員所采取的方式,應該和身處高階的執行經理主管人員所采用的有著絕大的不同。
本公司資深的經理人員和領導人皆納入了各種業務的運轉行列。我們經營著一個涵蓋全球性的機構,操持範圍包括了國際市場、工業技術和各種種商務情勢。
置身偌大的企業之下,每個經理人員都有其執掌重點。因著業務的不同,每個人都把握著不同的經營重心:
一、啟用適當人選。對於各單位高階人材的任用問題,我們著實費了許多工夫。然而,為達些目標,我們必須具備一套檢定係統,確實地測知內在潛力和發資能的才力。係統的本身並不能給予成功的擔保,就好像會計係統並未能確保正確的財務狀況一樣。但是,缺乏此一係統,業務將難以如意推進。
二、所謂任用適當人選,即是意味著不斷地給予職工全麵性的訓練。因為時代的演進推動了企業內部和橫向的變動,居於要職的人員必須能不斷求取知識以充分了解業務。隻有如此才能發展出一群高階幹練的經營群體,充分認識日漸趨於複雜的運轉業務,並靠著此份認識,追求各部門特定的目標。
三、大型企業的經營管理應具備必要的指標,仔細地監聽追蹤整個企業的運轉過程。我們花費了許多時間,從事確切指標的設定和發展。時代的腳步不停地延伸,測定績效的指標準繩也必須隨之翻新。目前最普遍的是數量記載、貿易利潤、營運成本的耗費、投資報酬率等方式。
四、除了上述基本的財務指標外,我總覺得顧客的動態也是需要我們費心重視的。如果一個經營企業無法日求更新,適應消費大眾的需求,問題將會層出不窮。企業經營長久以來,這點一睦是我們密切關注的。
五、若是十年前的我,能兼顧上述四點就已感到十分的滿足了。但是今天,對於一個橫跨多國性企業的營運而言,我們還得考慮到各個行銷國的政府策略及其當地社會、經濟的情況。
(一九八○年十二月於英國)
安勃特·厄格納裏
--菲亞特汽車公司副總裁
當我提到符合企業社會需求的文化時,為了簡潔和行文方便之故,我簡稱為企業文化。在這種體製下,我認為其對於事實情況的詮釋應該根基於理性而不是烏托邦的理想;應該依賴經驗的實用論予以解說,而非意識形態的獨斷觀念;應該依循明確的鑒定,而非自我片麵的推想假定。一種偏狹的文化必然不以經驗為其要務,也不以實據為其追求的基礎。一個先進社會的文明必然能體會出官僚作風、人民疏離的危險成分,它絕對不會反對企業社會形態,反而是經由參與、責任和分權等方式,來實現全麵民主本質形態;它絕對不是勢衷於集產主義的論調,而是將人民合理地視為一個體、視為社會的一分子,並依著個人的能力和績效予以劃分職權。
最後我要談的是具有寬容特質的文化。由於現代企業日趨複雜,我們因而必須種種相互抵觸、矛盾的觀點與權益。
就此而論,兼具國民與企業家雙重身分的經理人員,必須擔負起對於國家應有的責任。廣義來說,他應該以政界人士自居,必須時刻細心觀察周圍社會和世界的形勢,並且能夠確切體會出,我的行事決擇必將影響到外界的起伏。經理人員的經營手法不應該隻針對企業本身的問題,考慮範圍也不該僅僅局限於企業的層麵上。
(一九八一年七月於意大利)
普倫特博士
--CIBA-GEIGY,AG企業總裁
我們常聽到有人說,企業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占了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企業的國際性運轉情形也被指控為權勢猖獗,缺乏政府的束管製。如此一來怨聲載道,異口同聲的讚成加重對企業的管束,因而剝奪了企業運轉所需要的自由,使得日後發展麵臨了重大困難。因此,企業經理人員最重要的職責是抹去了大眾對於企業本身的誤解,讓大眾了解什麼是企業,企業的目標為何等問題。經理人員必須涉足政治,因為企業和國家息息相關,企業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也必須置於政治的層麵予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