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目標與職責(3 / 3)

盡數削去企業所有的權力也是愚昧的,畢竟它是人類生活中極具重要性的一麵。但是,企業僅僅顯示了人類社會的某一層麵,而政府則必須全麵性地負責,尤其是必須擔負起調和個人、團體之間的權益矛盾衡突。基於此點,政府也相對擁有了限定企業自由運行範圍的權力。種種明文規定的經濟製度與法則即是各企業依循的準繩。政府在授與自由之際,也同樣地賦予了權力,因為自由和權力是連帶的。因此,在述及企業權力之際,也就是意味著政府允許下的權力。

基本上,經濟體製所采用的方式與政治和意識形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樣也受到民與國之間關係的影響。一個崇尚全民最高自由的政權,必然也鼓勵全然放任自由的經濟體製。反之,一個極端的政體,崇尚國家利益的政體,必然會發展出集權控製的經濟。處於民主政體之下,人民的權利是優先條件,最合適的經濟係統定是自由的;換句話說,就是自由競爭的市場。隻有在特殊的交易上才需要靠政府的保護措施。既然提及此點,我必須附帶言明,此一特定範圍僅僅包括了廉價交易。不幸的是,近幾十年來,原有的經濟製度已然遭受到破壞。企業界充斥了投機分子,專門以投機取巧的方式來經營事業,值時機順暢時,他們歌頌現有體製的完善;當時機困難時,他們又競相要求政府的保護。他們通常隻是著重於短期利潤而忽略了將來可能造成的危害--不論是直接或間接的政府保護措施,都意味著權力自民間逐漸轉移至政府手中,這將使市場交易蒙受重大影響。最後,存在的企業必將麵臨重大危機,情勢也必將步上全然的國家經濟體製。

現今社會的經理人員必須思維縝密,重新有所認識,自由競爭市場不僅給予他們權益,同時也賦予了職責與責任;他們不能僅顧自身企業的利潤,也應兼顧員工與大眾群體的利益。總而言之,他們必須承擔起現今政治和經濟運轉結構的部分責任,因為他們不僅是應該為企業負責的經理人員,同樣也是應該為民主政治負責的國民。更重要的是,經濟製度的錯誤決擇所造成的後果,遠比特殊經營領域所造成的更為嚴重。

(一九八一年一月於瑞士)

卡梅爾

--BarlowRand企業

依我個人的感覺,民間對於企業界總存著一股強烈的敵意--尤其是對於大型企業組織,這完全是因為大眾不了解企業到底是什麼,做些什麼,有著什麼樣的貢獻等等。這的確是個很反常的現象,就好比置身某一企業單一層麵的大多人們無法確切了解何謂自由企業體係,更不能了解何謂"利潤"一樣。

那麼,現代經理人員應該如何做呢?就我個人認為,他必須以易於了解的語言,和內部與外部的群眾確切溝通,讓大眾知道企業的功用以及它為社會所造成的貢獻。

企業絕對不可完全追求私自的利益。身為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企業人員也必須能體會到,自我的行徑和意念並不是眾人所熟知的。

(一九八一年十月於南非)

泰倫斯·萊溫爵士

--艦隊司令兼國防參謀長

我們應該明白一點,凡是自己無法做到的事也不應要求他人。處身高級階領導層次的人,且不論其領導部屬的方式,單就其自身的處事禮儀與態度都將影響到整個組織。你或許認為自己已經無法改變既有的個性,但是,你必須了解一點,你的屬下可能會競相模仿你的辦事態度。

(一九八一年十月於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