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管理與啟示(1 / 3)

第13章 管理與啟示

尼古拉斯·古狄遜

--證券交易所主管

就如一個倔強的應試者一樣,我故意扭曲本書編者丟給我的問題,換言之,當他問我"如何管理?"時,我故意認為此一問題並非在尋求一當代企業管理的理論。其實,我不想對任何人說一套這樣的理論,因為我不以為自己有此能力;而編者少了我的一篇,也照樣可以編出"管理大師如是說"這本書。事實上,假如真的要我寫一篇專論企管的文章,我很可能暴露出自己才疏學淺的弱點,而失去在管理事業上已有的小聲望。

因此,下文不采取嚴格方式來談管理,而代之以如何巧妙處事為論題。

我工作繁忙,有兩份正差,數份兼差,從不會像查爾斯·藍姆那樣,抱怨時間多得無法處理、打發。事實上,時間是我生活裏最缺乏的日用品。因此,我個人以為,自處的第一條規則,是有方法地控製、安排、並善用時間。不要想一石二鳥,同時做兩件事,即使天才也無法同時把兩件事做好;反之,你應該事前把一天的工作時間分配妥當;更重要的是,剔除不重要的工作,推掉不必要的應酬,亦不要花時間為例外的事情擬定規劃。

就節省時間來說,第二條規則與第一條是息息相關,其內容是:不要看電視、報紙,尤其是貪圖複印機的便利,印一大堆資料來看,破壞了生活的秩序,理由是,電視、報紙所傳遞的信息,其價值大都是朝生暮死的,所以,不看也不會有多大的損失。雖然我個人相當尊重本國的媒體,卻不覺得必須閱讀或聆聽其信息。電視的播報員或新聞記者當然有責任每天報導、撰稿,但我沒義務去聽去看。至於複印機,它的確可帶來信息;然而,要花時間閱讀資料才有所得,倒不如多與人接觸,其理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同嗎。

因此,第三條規則是,先與人相處、學習,再與機器打交道。

第四條規則是,凡事要作周全的準備。如果我們見識不廣且準備不充分,那我們該不恥下問,向別人請教;三個臭皮匠總勝過一個諸葛亮。

第五條規則是說,無論是否我們必須趕著做某件事,都要抽空休息,或改做點別的事情。希臘人"凡事都該有節製"的名言,適用於工作,亦適用於飲食、說話,甚至是做白日夢。一個累壞了的主管是最差勁的主管,所以,為主管者必須有充分的休息,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第六條,也是最後一條規則是說,盡可能找一批得力的左右手,他們要工作認真,機敏沉著,中規中矩,且堅忍不拔。由於我個人的管理作風是無為而治,所以,沒有這一批手下,我便沒有什麼成就可言了。

(一九八一年七月於英國)

凱瑟琳·歐力連

--英國曼徹斯特市市長(1975-1976)

對於一個婦女而言,安排自己的時間是極為重要的。有時候,很多不得不做的瑣事,如回信或看牙醫,我們最好是馬上加以解決。對於某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如回複某類繁瑣嘮叨的信件),我們就不妨一拖再拖,而使之消失於無形。但像搬家等較為大宗的雜事,就另當別論了;於此,我們必須有另一種"處理"方式,亦即:寧慢勿快。

不過,一般來說,我都秉著"以金錢換取時間"的行事原則。我可以列舉有關日用、行與穿的生活習慣為例。大學畢業後不久,我想做個專業打字員,那時雖然流行手動打字機,但我不惜花下大量金錢,買一台高級電動打字機,免得費事用手打字,亦免於處理令人煩厭的複寫紙,總之,免得浪費時間。除了電動打字機外,我亦使用電子計算機以解決算數的問題。

在行的方麵,我一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都以地下火車或出租車為交通工具;在穿的方麵,我看到喜歡的或以後有機會穿的衣服都會買下來,因此,我不曾為某些特別宴會花時間去買衣服,或因此匆匆忙忙地就亂買一通。再者,除了有遠行外,我早晚總是穿著一式的便裝,免得為衣著多花時間。

對很多人而言,八小時是不可或缺的睡眠時間,但我認為,少睡一點是可以培養出來的。當然,睡眠若不是會令人形容枯槁,長久下來也令人毛病百出。然而,那些睡四、五小時即足夠的人,比一般人更有機會出人頭地;因此,你想出人頭地的話,必須盡量爭取工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