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培養、可以改變的,隻要我們經常深入生活,參加實踐,就能形成強烈而高尚的興趣。興趣同目的、意誌之間具有相互促進的關係,目的培養,造就人的興趣,意誌把興趣保持在指向目的的方向上,並維持興趣的持續穩定性,興趣又促成人選擇,確立一定的目的,高尚的興趣還可以強化人的意誌,三者相互結合,激發著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進行。
情感及其他因素。積極而健康的情緒和情感也激發著創造性思維活動的發生和進展。它們包括心境、激情、熱情、友誼、信任等等。
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而持久的情緒狀態,它往往能比較持久地影響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良好的心境,比如心情舒暢、樂觀豁達,可以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不良的心境,如悶悶不樂、鬱鬱寡歡,使人心灰意冷,陷入消沉,壓抑人的創造性,從而降低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影響人的心境的因素可以分為基本因素和偶發因素兩類。基本因素包括人的理想、意誌、性格、氣質等等,亦可稱為內在的因素;偶發因素指事業的成敗、人際關係和周圍情況及健康狀況的好壞等等,亦可稱為外在的因素。一個人隻要具備了良好的基本因素或內在因素,就可以克服偶發因素或外在因素帶來的消極影響,使人保持樂觀向上、充滿歡樂和希望的心境,從而積極進取,不斷創新。
激情是一種強烈的、暴風驟雨般的、短促的情緒狀態,比如狂歡、暴怒等等。積極而健康的激情能夠激發人的身心兩方麵的巨大潛力,調動體力和腦力,使人產生出創造性的衝動,並成為進行創造性思維和其他活動的強大動力。例如,在領導活動中,現代經理必須具有激情,要激情昂然,這不僅可以刺激自己內在的體力和智力,使現代經理對目的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創造性衝動,而且本身又是一種號召力,激發起廣大人民的創造性衝動,沒有激情的領導,是平平庸庸的領導。激情的作用在文學藝術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在此,不作闡述。
熱情是強而有力、穩定而深刻的情感。同心境相比,它不夠廣泛,但比心境更加強烈而深刻,同激情相比,它不夠強烈,但比激情更加穩定而持久。熱情表現在工作中,就是對事業的熱愛。所以,一個有事業心人,一個想做出一番成績的領導,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一切同自己工作有聯係的其他工作及對自己的工作有幫助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原因就在他們對工作的熱愛。對工作、部下沒有熱情,也就不可能對工作有興趣,從而不可能有創造性的活動。
除了意誌、激情、情感等能夠刺激創造性思維以外,競爭或競賽也能激發創造性思維。競爭或競賽就是把雙方放在同一水平上,公平地比較高低、優劣。它最能夠刺激雙方的創造性思維活動。總之,競爭和競賽有助於培養人的個性心理品質,使人熱情高漲,產生激情和進取心,能夠考驗人的意誌,增強人的智力效能,調動人的想象能力和思維創造力,從而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競爭和競賽是創造性思維的"催化劑"、"加油站"和"壓力器",也是創造性思維的"檢測儀"。
和激發創造性思維相反的,是一些妨礙創造性思維的因素,這裏主要指主觀上的心理因素,如過分的自我批判、缺乏自信心以及性格上的片麵性等等。
缺乏自信心最為妨礙創造性思維的發生。沒有自信,就是對自己各方麵能力的不信任,對自己能否進行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性活動持否定態度或模棱兩可的態度,最終不敢前進,沒有獨創性成果。例如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曾首次作出了"能量子假說"這個革命性論點,但此後卻是對此發生長時間懷疑,對自己也缺乏信心,而未能完成這一物理學上的革命性發現。如果說科學家、藝術家和其他任何個人缺乏自信隻關涉到自己能否出成果,那麼,作為一個現代經理卻關係到一個集體、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缺乏自信的領導工作起來縮手縮腳,不敢去開創新局麵,也不敢承接任何問題。隸屬於這樣的領導之下的集體隻能是按陳舊的規則行走,跟在別人後麵一步一趨,死氣沉沉,毫無貢獻。因此,成功是與自信相聯係的,與勇氣、膽魄不可分。
過分地自我批判是妨礙創造性思維的又一個心理障礙。這種人往往過於責備自己,對自己的成就和行為過分挑剔。認真、精益求精固然是好事,但凡事都有一個"尺度",不能把"尺度"片麵地誇大或絕對化。因為,人類對事物的認識都是相對的,都是此時此刻此地此狀態下對此事物的認識。事物的本質的複雜性,事物層次的多樣性,都會給我們的認識和活動帶來困難。我們的活動是分步驟、分階段進行的。因此,過分地責備自己是一種不客觀的態度,是一種忽視了事物及認識特性的態度,其結果隻會導致自己失去自信心。
性格上的片麵性,比如意誌薄弱、興趣狹窄、缺乏熱情和激情,也會阻礙創造性活動的進行,這些在前麵已有論述,在此不再重複。
總之,無論是激發還是阻礙創造性思維的因素,都比此處的論述更為豐富,而且在現實中它們交織在一起,不可像理論論述一樣,把它們分割開來。所以,必須用辯證的、全麵的、係統的觀點和方法來看待這些因素的作用,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經驗因素
經驗因素主要是指知識和經驗。知識和經驗是創造性思維活動得以發生的基礎,同時,它們也可以限製創造性思維。
知識和經驗能夠促進創造性思維的開展。人要進行創造性思維,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驗。並且,隨著知識和經驗的不斷豐富,創造性思維就會取得更大進展。因為,說到底,創造性思維就是經驗和知識的提升和超越。缺乏知識和經驗,創造性思維就變成為幻想、臆想。具體地講,知識與經驗促進創造性思維得以發生、提升的作用表現為以下幾方麵:
(1)知識和經驗越豐富,就越能敏銳地觀察問題、發現問題,也就越能開辟出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新領域來。知識既可以借助於書本,又可以從實踐中總結,而經驗必來自於實踐。置身於實踐並保持思維的開放,就能夠捕捉到眾多的信息以及稍縱即逝的機遇,能夠發現常常被人忽略的一些問題背後的細節。例如,一個印染工人,他能夠分辯出上百種顏色,一位生活於冰天雪天的愛斯基摩人,能夠在一般人看來均為白色的雪山上,指出各個山穀的雪的顏色有所不同......隻有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才會有此獨創性的觀察能力。相反,一個沒有知識和經驗的人,一切事情在他眼中都是新奇的,也都是毫無區別的。對現實、實踐等的不理解,就根本談不上在實踐基礎去發現獨創性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