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識和經驗越豐富,就能有效地選擇適合於自己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學科或領域。現代科學和社會的發展,既越來越專業化,又越來越趨於一體化,出現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的趨勢。高度分化,就使人們必須具備某一領域的高深知識;高度綜合,又使人們必須對多個領域、多個學科有較多的認識。否則,單純的專業化,會走向狹隘;而沒有專業化的綜合,又會走向空泛。因此,任何人要想選擇在某方麵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就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例如,在計劃經濟時期,一個企業的領導人,其任務和職責就是保證完成上級下達的計劃,原料、銷售等均不用操心,現代經理沒有創造性可言。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領導就必須具備多方麵的知識和經驗。因為生產權、銷售權、財權都下放到單位,這就是說,事事都須領導操心,他要懂得如何組織生產,如何有效地調動工人的積極性,如何去公關,如何有效地運用資金,還要了解本行業的發展狀況,本類產品的銷售情況等等,一個出色的管理者必須具備上述各方麵的知識和經驗。而一無所知的人是管理不了企業的,更不可能及時調整生產結構,選擇走向成功的道路了。
(3)知識和經驗越豐富,就越能開闊人們的視野,使人們思路寬廣,從而就越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社會的大踏步前進,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問題,如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口問題、民族問題、經濟中的倫理問題、因科學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對原有技術的衝擊問題、人們的文化素質急需提高的問題,等等。堆積如山的問題是伴隨著人們的生產水平得到提高,生產力得到發展而出現的。這就給每個人尤其是科學工作者和現代經理提出了難題,但也是挑戰。而解決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需要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因為唯有此,我們才會有豐富的想象、廣泛的聯想,才能通過類比、比較、移植等辦法把已知的東西用於分析未知的東西,從而進一步認識未知的東西,找到應付它的辦法。而沒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人類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因而隻有束手就擒。
(4)知識和經驗越豐富,還越能使科學發現得以深化,使創造性成果得以升華。人類的認識永無止境,創造性思維及創造性活動也不會衰竭和停止,而是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所以,如果具備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那麼,已有的科學發現和創造性成果就會成為進一步前進的階梯,相反,缺乏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已有的創造性成果就會被固定化、僵化。可見,一定寬度的知識麵和經驗是把創造性思維及其成果進一步推向前進、使之係統化、理論化、更加完善化的重要條件和保證。
從上可以看出,知識和經驗在創造性思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必尊重知識、尊重經驗,不斷地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為從事創造性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麵。知識和經驗對創造性思維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還應看到事情的另一麵:其一,知識和經驗本身不等於就是創造。就象偉大的物理學或化學發明多借助實驗及實驗儀器,但實驗和實驗儀器不等於就是物理學或化學發明一樣,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需要運用知識和經驗的活動,但它並不是簡單地搬運現存的知識和經驗。它需借助於一係列的能力,正確而有效地使用知識和經驗。這些能力即創造性思維能力或它的表現形式,包括觀察能力、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聯想和想象能力、直覺能力等。沒有這些能力,既不能學習知識、積累經驗,更不能運用知識和經驗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其二,知識、經驗不僅不等於就是創造,運用不當,反會阻礙創造,成為創造性思維的障礙。其理由可參看對"縱向思維方法"和"反饋思維方法"的論述。這裏僅舉一例。早在19世紀,一些較有膽識、樂於進取創造的人就開始思索人類如何飛上天的問題。可是,一些頗有名氣、在各自學科取得赫赫成果、堪稱運用創造性思維典範的人卻站出來橫加阻撓。第一位是法國天文學家勒讓德,他最早用三角方法測量出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他認為,製造一種比空氣重的裝置去飛行是不可能的。緊隨其後的第二位權威人物是德國大發明家西門子,他發表了類似勒讓德的看法,由於他的威望頗高,其論斷似乎就包含了某種不可置疑的真理,從而嚴重影響了製造飛機的思想的發展。第三位大科學家是赫爾姆霍茨,能量守恒原理的發明者之一,他不僅對製造飛機的想法大潑冷水,還從物理學的角度論證了機械裝置要飛上天純屬空想。這三位權威人物的看法影響了德國金融界和工業集團,他們撤銷了原先對飛機研製事業的支持。第四位是美國天文學家紐康,他根據科學數據作了大量計算,證明飛機無法離開地麵。正是因為這些大人物對自己豐富知識和經驗的誤用及自傲,使當時已經出現的製造飛機的創造性想法及行動,化為了泡影,也使機械裝置上天的時期推遲了若幹年。直到1903年,兩位名不見經傳、沒有上過大學、也不曾作出過什麼偉大創造的美國萊特兄弟把飛機送上了天。這說明思想活躍、不受習慣看法的約束、不為已有知識和經驗所限,勇於探索未知領域,終會有所創造。上述分析也適用於現代經理和領導行為。如果一位資深的現代經理,不以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去開啟他人促進自己,而是束縛、限製他人和自己,那麼,知識和經驗的豐富就與創造性成果成反比。
知識與經驗對人們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雙重作用。如何發揮其正麵作用而減少其負麵作用,取決人們對它的態度。最科學的態度就是辯證的態度。一方麵,人們要看到知識和經驗是過去的創造性思維活動的成果,因曆史的聯係是無法割斷的,它們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對新的創造性活動具有借鑒作用,也是人類文明繼續前進的基礎;另一方麵,人們又要看到知識和經驗指向已知的事物、領域,而創造性思維活動指向未知的事物,它必須在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第三,由於時過境遷,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部分地已不適應現實,這就需要人們在運用它們時,先要持一種批判、質疑的態度。隻有這樣,知識和經驗才能在創造性活動中正麵地發揮作用。偉大的物理學家、思想家愛因斯坦的一段話,正是辯證地對待知識和經驗及它們與創造性思維的關係的生動寫照。他說:"牛頓啊!請原諒我:你所發現的道路,在你那個時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人所能發現的唯一道路,你所創造的概念,甚至至今仍然指導著我們的物理學思想,雖然我們現在知道,如果更深入地理解各種聯係,那就必須用另外一些離直接經驗領域較遠的概念來代替這些概念。"愛因斯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