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表現
創造性思維活動,實際上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活動,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綜合表現,這些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聯想和想象能力、直覺和靈感能力等等。
◆◆邏輯思維和創造
一般來說,邏輯思維在於將觀察、實踐中獲得的感性材料進行分析、抽象、概括、類比、演繹等等,得出初步的結論,形成理論上或科學上的假說,並有待於進一步的檢驗和驗證,以達到向真理性認識的接近。
邏輯思維通常分為兩大類;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形式邏輯思維形式中又有諸如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等思維形式。
演繹推理是由前提推導出結論的思維活動,其中前提是一般原理,結論是內在地包含於前提中的個案,結論的知識不超出前提中已有的一般知識的範圍。演繹推理一般被認為是不能有所創新、不能推出新知識的思維形式。實際上,演繹推理的結論並不能完全被否認,它可以將前提中所包含的較為模糊的知識得以展開和明晰,使一些盡管理所當然但還不為人們所認識的道理被揭示出來,從而用正確的道理克服錯誤的觀點。這也是一種創造性行為。例如,伽利略為推翻延續了1800多年的錯誤所做的實驗和推理。亞裏士多德曾宣稱物體從高處下落的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即物體的重量越大,下落的速度就越快。(在這一點,在當今那些不懂科學的人的眼裏或常人的思維中,仍然是公理、是事實。)為了證明亞裏士多德觀點的錯誤,伽利略從比薩斜塔拋下兩個重量不同的物體以試驗。而且還進行一番絕妙的演繹推理。他設物體A比B重,據亞裏士多德的觀點,A比B先落後地;如將A和B捆在一起成為物體A+B,一方麵A+B比A重,所以比A先落地,另一方麵因B比A下落速度慢,B就會減慢A的下落速度,所以A+B又比A後落地。這樣A+B既比A下落快,又比A下落慢,結論自相矛盾,從而推翻了亞裏士多德的錯誤論斷,並揭示了輕重物體的下落速度(加速度)是一樣的正確結論。演繹推理的創造性作用已顯然易見。此外,科學理論的表述、創造性思維活動成果的陳述,都離不開演繹推理。所以,演繹推理的思維能力是進行創造性思維所不可缺少的。
歸納推理是從特殊的東西、大量個體的東西中歸納、推論出一般性結論。比如,人們長期以來所見到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於是就推論"一切天鵝都是白的"一般結論。所以,人們均認為,歸納推理能夠創新、能夠推出新知識。我們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歸納推理中總有一些特殊的對象、個體沒有包括在前提之內,所以,它的一般性結論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和或然性。但是,正是因為不是從已有的一般結論發出,歸納推理才能夠概括新的事實、形成新的一般知識,因此,具有較大的創造性。例如,曆史學研究就是這樣。曆史學研究,不是從某一個或幾個一般結論出發,去研究史實,而是從大量的曆史事件的分析中,歸納和概括出曆史發展的規律性。曆史學發展至今,取得了豐富成果,這與歸納推理的思維形式是分不開的。所以,歸納推理也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能力之一。
類比推理是形式邏輯的又一種推理形式。類比推理是把不同的兩類對象進行比較,根據已知的相似屬性,來推論出其他屬性的相似。所以,類比推理可使人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從已知事物的特征看到事物的未知特征和未知事物的特征,把未知變為已知,找到已知與未知之間的內在聯係。這些功能恰好是創造性思維急需的能力。例如,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揚看到"聲"有直接傳播、反射、折射等現象,特別是有幹涉現象,其原因在它的波動性;而"光"有"聲"所具有的一切現象,但光的特性,一直不為人們所知,於是,他通過類比推理,確定光也具有波動性,從而創立了"光的波動說"理論。所以,創造性活動少不了類比推理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的領導活動中,現代經理必須掌握和善於運用類比推理,通過類比,發現本集體的優點、缺點、特長,發現本集體與外界的聯係,從而保證領導活動創造性的進行。
辯證邏輯是將辯證法應用於思維活動之中,從而揭示思維運動發展的辯證規律的思維形式。它的運用過程,表現為思維形成概念、判斷,進行推理,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進入到事物的本質、規律性,從而掌握真理的具體性的過程。所以,辯證邏輯高於形式邏輯,它能夠用辯證的方法指導人們在認識和實踐中取得創造性成果。比如在領導活動中,掌握辯證邏輯有助於現代經理以正確的態度進行調查研究,分析材料,概括出結論,有助於現代經理處理個別與一般的關係、領導和群眾的關係,也有助於現代經理從質與量、質變與量變、對立統一等角度分析問題,從而有助於現代經理作出正確而有見地的決策以及指導開創性的活動。離開了辯證邏輯,現代經理作出的決策和指導的行動正確但不深刻,正常但無創新。所以,辯證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助於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一定意義上,創造性思維能力就體現在辯證思維能力的高低上。
◆◆聯想、想象與創造
聯想是創造性思維的又一種重要能力及表現形式。聯想和類比有相似的地方,但它又高於類比,是類比的進一步擴展,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維活動。兩個事物和概念在意義上差距,通過聯想便能得到克服,把它聯係起來。人們知識的獲得、經驗的積累、對事物理解的生成都是聯想的形成。而聯想不是先驗的,作為一種創造能力,它是人們在後天的實踐中鍛煉和培養起來的。人的聯想力越強,其創造性思維就越活躍,就越容易出創造性成果;反之亦然,人的創造性能力越強,其聯想力就越豐富,就越能把意義上差距很大的兩個事物或概念聯結起來,生新知識、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