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依靠高新技術,實現企業超速(2 / 3)

第二章 高新技術: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科學技術看成是"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一種在曆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頁。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科技進步已成為推進社會發展與繁榮的主導因素。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從未像現在這樣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創造力極大地增強了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然而另一方麵,當今世界正麵臨社會發展、人口劇增、土地減少、糧食短缺、資源枯竭、生態破壞、環境惡化等一係列全球性的重大問題,世界各國都在采取一係列措施,包括發展高新技術來解決麵臨的重大問題。也許這是走出人類麵臨困境的唯一出路。

高新技術是最新最高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最現代科技的製高點,它能夠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擴大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形成新興產業部門,大幅度地提高社會生產力,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科技實力的集中表現,而且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它給予社會經濟各個方麵以極大的影響,深刻地改變社會經濟發展的曆史進程,促進社會變革,促進經濟發展。

(一)高新技術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力

人類發展的曆史表明,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是以它的飛躍發展,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社會前進。高新技術不僅在推動生產力發展上具有顯著的生產力功能,而且在推進社會進步上具有特殊的社會功能。

科學技術的發展首先表現在工具的進步上,通過效率更高的新工具的使用來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而工具和工藝過程方麵的重大技術變革,它的直接後果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生產力大發展,同時帶來生產關係的變更和社會的進步。馬克思指出:"一旦發生了作為工藝革命的生產力革命,那麼,生產關係的革命也同時實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47卷,第554頁。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導致社會變革的有力杠杆,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前進的動力,革命導師十分重視科學技術對促進社會變革的重大曆史作用。但是,在生產力發展低下、科技不發達的時代,這種曆史作用是不明顯的。科技越發達,推動社會變革、社會進步的曆史作用就愈益明顯。資本主義發展初期,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生產工具的革新,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20世紀初期,技術革命的深入,電的發明,內燃機和電機的普遍使用,加上煉鋼技術的改革和化學方麵的新成果,加速了生產力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了新的特點,帶來了生產的高度社會化,加強了資本的集中和壟斷,資本主義進入了帝國主義新階段。20世紀中期以來,新的科技成果增多,計算機技術、生物技術、微電子技術、激光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光纖技術逐步應用於廣泛的生產領域,形成新的產業部門。高新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對推進社會進步的巨大曆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促進勞動者素質大提高

高新技術是極其複雜的現代技術,如微電子技術、遺傳工程、宇宙技術等等,隻有受過正規數學、物理和專業知識訓練的人才能發明,隻有高素質的勞動者才能掌握和使用它。高新技術使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地位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工業技術產生的大機器生產給人類帶來高度生產力的同時,也使人變成了機器的奴隸,壓抑了人的自我意識。人們在操縱機器的時候,也被機器所操縱。高新技術所產生的則是另一種性質的工具,它能夠代替人類來控製機器,而且還能通過一定的語言和人們交流信息,遵從人的意誌,使人成為機器的主人。計算機能夠自動控製機器的運轉,不需要人去操作,勞動者的任務隻是編出程序。同高新技術的發明、掌握和使用相適應的是完全新型的、高素質的、全麵發展的智能型勞動者。高新技術產業是高智能和高效益的產業,它為優秀科技人才發揮創造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使人們的投資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美國,私人企業家投資,過去首先考慮的是哪裏有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方便的交通和有保障的能源,就在那裏投資建廠。現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家首先考慮的是哪裏有豐富的科技人才資源,有密集的專門人才,就在那裏投資建公司。高新技術的發展,促使勞動者素質大大提高,未來的投資戰略是:"哪裏有豐富的高技術人才資源,哪裏才能發展高技術產業;哪裏有高技術產業,哪裏的經濟才能快速增長。"未來的產業發展趨勢是:"產業跟著人才走,人才帶來經濟興"。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必然會造就一大批懂科技、善經營的新型企業家、科技經紀人和開拓型的企業家,培養出一大批諳熟科技、生產、經貿、法律、公關的複合型人才和高科技專門人才。同時還會創造出一個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環境和靈活的用人機製。

2.促進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大改觀

高新技術廣泛使用,計算機的普及和進入家庭帶來的直接後果是社會物質文明提高。美國是高新技術最發達國家,也是計算機使用最普及的國家,美國73%的辦公室、47%的家庭和97%的商店都裝備了計算機。一個國家計算機普及程度可以在一定意義上反映該國物質文明的程度。1990年,美國已經擁有3500萬台個人計算機,它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到2000年,各機關、企業將普遍使用智能計算機,幫助分析資料,計算機係統將廣泛應用於製造、能源、勘探、自動診斷等領域,廣泛推廣光電掃描機、高速打印機、微型圖像機、傳真設備和計算機終端設備等技術。高新技術在美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占據核心地位。高新技術不但是促進生產力解放的強大物質武器,而且是促進人類思想解放的巨大精神武器。高新技術的發展和廣泛使用能夠大大提高一個國家的物質文明程度。高度的精神文明隻有在高度物質文明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來,高新技術的發展在促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也有力地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高新技術的使用不僅給人提供了全麵發展的機會,而且使人的智力和知識得到普遍的尊重。知識創造財富,知識高於一切,知識的力量勝於金錢。計算機的普及及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將使人的觀念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大大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程度。

3.促使三大差別進一步縮小

高新技術應用於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深刻地改變著社會麵貌,為縮小以至最後消滅三大差別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條件。高新技術應用於生產,使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體力勞動將減少到最低限度,某些繁瑣複雜重複的腦力勞動也將逐步被電子計算機所代替,勞動時間將大大縮短,勞動方式將大大改變。最近,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中關村信息網絡,已與美國"信息高速公路"主幹網聯通。自此,通過中關村信息網絡可以隨時查閱國外任何一所大學、研究機構的公開資料和圖書。到2000年,美國的每家科研所、公司、醫院、圖書館、學校、每一個城市和鄉村,都將同"信息高速公路"聯通,它將聯結9500萬個家庭,使其改變生活方式,做到足不出戶就可以辦公、購物、看病、閱讀報刊、洽談商務等等。德國、英國、法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發達國家,都在擬定各自的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的規劃。由此可見,高新技術的發展必將促使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體力勞動者的數量將大大減少,腦力勞動者的數量將大大增加,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將逐漸融合,其差別將明顯地縮小。高新技術將幫助人們克服自然條件的限製,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改造自然環境,徹底改變農業生產和農村麵貌,把農業提高到現代化水平,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工農差別和城鄉差別將明顯地縮小。

4.促使人類生存的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

過去的工業生產力大發展帶來的副效應是汙染加劇、氣候變暖、土質退化、森林減少、資源枯竭、臭氧層減少等等。高新技術不僅會帶來勞動生產率的大提高,而且十分重視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的環境;不僅能解決過去技術發展留下的環境汙染問題,而且可以解決新產生的環境問題。例如,生物技術的發展,能夠有效地解決濫用化工技術而造成的嚴重的土地汙染和水汙染的問題;新材料技術的發展,不僅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老的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在減少物耗的同時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高新技術中有許多是無汙染的技術和生產方法。可見,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推廣,對改善和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高新技術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動力

人類曆史發展到近代,經曆了三次大的產業革命,都是同科學技術的發展密切相聯的。第一次產業革命從1775年蒸汽機的發明開始,到19世紀初,主要以煤為能源,動力裝置為蒸汽機,機械為紡織機、蒸汽汽車,冶金技術為高爐,化工為無機材料,信息資源來自有線電。第二次產業革命從1833年內燃機和電的發明開始,到20世紀初,能源變為電能和石油為主,動力裝置為發動機和內燃機,機械為汽車和飛機,冶金從高爐變為轉爐,化工擴大到有機化工,情報通信為電話、無線電。第三次產業革命從1910年原子能的發現開始至今,各種各樣的合金材料應用於工業各個領域,化工轉為高分子材料,情報通訊出現了計算機、半導體;進入20世紀60年代,生物工程、激光技術、微電子技術、機器人、新型材料、光纖通訊等高新技術得到開拓;70年代以來,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目前,高溫超導、核聚變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在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的研究方麵,已深入到可以利用高新技術生產"高級藥物"、"超級植物"、"超級動物";信息技術的發展使電話、電視、電訊一體化的信息裝置應運而生;通信技術全球化、網絡化發展趨勢業已形成;智能材料、仿生設計、新能源開發、空間科學和航天技術等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80年代以來,世界高新技術出現了發展加速化、開發聯盟化、信息全球化、人才高層化的態勢:高新技術的高速發展,使新產品更新速度加快、周期縮短;高新技術具有投資大、風險大的特點,為了分擔昂貴的研究開發費用,減少投資風險,各跨國公司往往結成聯合開發高新技術的戰略聯盟;隨著新一代計算機和衛星遙感通訊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性的信息通訊網絡正在形成;高新技術競爭的關鍵在於人才的競爭,各國都十分重視培養和爭奪高技術人才。在這種趨勢下,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新興產業不斷出現,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1.勞動生產率大提高

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和決定性的因素,成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最重要的源泉。高新技術在生產中廣泛應用,將促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表現在三個方麵:一是高新技術使技術密集型企業代替勞動密集型企業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企業生產將向自動化、集成化、多樣化和分散化的方向發展,在高新技術企業中,大量使用計算機,工人和管理人員的人數大大下降,勞動力成本的比重越來越小,而產品中的技術含量則不斷提高,這是促使勞動生產率大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二是高新技術使生產要素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例如,應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的雜交玉米、水稻、小麥,可使玉米產量從原來的平均每公頃5.8噸提高到22噸,水稻從5.5噸提高到14噸,小麥從2.3噸提高到14噸,農業中應用高新技術的所謂"綠色革命"(雜交育種),使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4倍以上;三是高新技術使企業的生產出現"三高三低"的特點,即高效率、高效益、高增長、低消耗、低能耗、低汙染。高新技術不僅能使人們更廣泛地利用自然資源,如深海資源、空間資源、微生物資源等,也能有效地利用再生資源,如垃圾回收和利用;高新技術使生產手段更加先進,如精密數控機床的應用,機器人的出現,都能成倍地提高工效。這一切都是促使勞動生產率大提高的重要因素。

2.產業結構大調整

高新技術逐步取代相形見絀的陳舊技術是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正是這種替代推動產業結構的變化和生產力的發展。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成長過程表明,用高新技術迅速代替嚴重落後的陳舊技術,提高本國本地區的技術構成,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是促進本國本地區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高新技術在各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得到超常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業正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日益升級和優化。高新技術的發展使知識密集型產業成為重點發展產業,新興產業部門日益增多,比重日益提高,而勞動密集型產業則日益減少,比重日益下降。高新技術的發展,使信息產業、生物工程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等成為日益重要的產業部門。

例如微電子技術和光電技術的發展,使新興產業部門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幾個發達國家已在著手研製第五代電子計算機,這代計算機主要運用微電子技術,不僅具有更高的運轉速度和更大的存儲容量,而且具有聯想和推斷的人工智能。現在,美國擁有電腦6000萬台,日本2000萬台。在電腦工業發展過程中,各發達國家都形成了一個中心基地。美國以舊金山以南的矽穀為中心,這裏過去是片果園,現已發展為"電子學革命的中心地帶",美國最著名的11家電子公司在這裏都有實驗室和工廠,產品占全世界半導體市場交易額的1/5。日本在九州發展了一個電子工業基地,人們稱為"世界第二矽穀"。英國在蘇格蘭地區,也有一個"矽穀",邀集了英國270家電子公司和電腦公司,利用附近6所大學的智力,集中生產電腦及其附件。目前,微電子技術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在指甲蓋大小的矽片上已能集成100萬個電子元件,到20世紀末,一個單片可裝1億~10億個電子元件,立體型集成電路正在取代平麵電路。超高速集成電路和光集成電路的研究正在進展。隨著微電子和光電子技術的發展,已經出現了機械電子技術(如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電子計算機輔助設計與生產係統)、光電子技術(如光纖通信係統、光元件、激光加工及未來的光電子計算機等)、信息通訊技術(如數據通信、圖像通信等)、電子醫療技術和辦公自動化技術等。與這些高新技術相聯係的新興產業部門正在形成和發展。

再如,新材料技術是一個有廣闊發展前途的領域,新材料發展的方向是,適應超高溫、超低溫、超高壓、超高真空等極限技術的需要。非結晶金屬的出現被認為是材料製造方麵的革命性變化,由於熔化的金屬以每秒55萬攝氏度的速度冷卻下來,致使金屬原子之間的排列保持在液體時的散布狀態。這種金屬具有奇異的磁性能。精細陶瓷是質輕又具有耐熱、耐磨、耐腐蝕的結構材料,它是今後迅速發展的宇航、航空、核能等尖端工業不可缺少的。其他新材料,如導電性塑料、有機半導體、單晶體、新型纖維、記憶形狀合金等材料,都有廣闊的發展前途。與這些新材料技術相適應的新興產業部門也在形成和發展。

再如,生物工程技術是高新技術的又一個領域。遺傳工程、細胞融合、組織培養、生物擬態、改良微生物代謝機製等方麵的研究,在歐美各發達國家已有很大進展,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應用生物工程技術,可以培養新的物種,極大地提高農業單產,減少農作物對氣候、化肥和農藥的依賴性,如日本的農業經曆了露天栽培、溫室栽培、營養液栽培後,現已進入植物工廠化生產的"第四代農業時代"。日本一座800平方米的蔬菜工廠,栽培速生萵苣和小白菜,每天可收鮮菜130公斤,折合每畝單產10萬公斤,如此大規模的生產能力隻需兩人管理。應用生物工程技術還可以創造新的食品、藥品,提練金屬,消除環境汙染等。與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相適應的新興產業部門也在各發達國家逐步形成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