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使公司全麵失敗的蘋果-Ⅲ型可能也是由於管理渙散,內部互相拆台造成的。但也許僅僅是因為市場需求陡增時,急於求成所致。
蘋果公司的另一個出色表現是對不利條件的把握和處理。公司以最妥當的方法解決了蘋果-Ⅲ型造成的嚴重失誤。本來。一種曾經在推出前廣泛宣傳的產品,一旦因為質量問題而告失敗,對公司的其它產品也是一個威脅,尤其是對一個沒有任何光輝曆史可以抵消臭名的新公司。蘋果公司對這一困境卻處理得很妥善。當問題出現後,他們不惜代價,馬上收回了產品。並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來解決質量問題。當問題圓滿解決後,再次推出蘋果-Ⅲ型,避免了一次災難。
第二章 走入困境
蘋果電腦的出現,與其說是信息技術的一次革新,勿寧說是電腦領域的一場文化革命。喬布斯給世人的貢獻不僅是新型的個人化計算工具,而且是挑戰權威,讓每個人都充分享受到信息的"民權",他的成功與其說是機器的成功,不如說是觀念的凱旋。喬布斯給蘋果留下的觀念遺產使蘋果贏得了最忠實的用戶,同時也給公司留下動蕩的種了。而這對一家企業而言,簡直就是致命的。
當然,蘋果在保持成功的道路上也遇到了麻煩。在1985年和1986年,蘋果公司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不僅公司內部出現了主要矛盾,而且銷售數字也反映出其它一些問題。1983年,百事集團的子公司百事公司的總經理約翰·斯庫雷放棄了成為整個資產75億美元的集團主席的機會,來到蘋果公司出任總經理。他是因被計算機行業的強大挑戰以及喬布斯的巨大成功吸引來的。
斯庫雷秀很快就覺察到喬布斯不願將公司放手給自己管理。1985年春,蘋果公司開始出現困境,第一季度甚至有了虧損。另外,喬布斯親自負責的麥克塔什部門也長期停滯不前。因此,斯庫雷勸說公司的股東們把喬布斯的經營大權交給他管理。
因為被貶到有名無實的主席職們位上,1985年9月12日,喬布斯宣布他要在大學周圍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幫助他們發展以科研為目的的計算機係統,而且要求蘋果公司的五個主要負責人一起參加。這一個惹惱了董事會,他們命令喬布斯立即退休。經過很長一段法庭上的較量之後,有傳言說喬布斯放棄了主席的職務,帶著商業秘密離開了公司。
1985年,蘋果公司銷售額達19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51%,利潤達6900萬美元,比起慘淡的1984年上升了86%,但市場上已出現了不祥之兆。公司在世界市場上1000美元至1萬美元價格的計算機市場占有率在兩年時間由19%降到了11%。在一個以飛速發展著稱的行業中,一直為蘋果公司提供65%的收入以及大部分利潤的蘋果-Ⅱ型計算機已經有九年的曆史了。公司的利薩機與蘋果-Ⅲ號一樣失敗了。而看好的麥克塔什銷量隻有公司預計的1/4。1983年高達63美元的股票在後來的股市蕭條期曾跌至14美元,現在勉強在30多美元浮動。總經理斯庫雷預計,1986年的銷售額隻能維持在1985年的水平,但是由於削減了成本,有可能提高利潤率。他努力想使自己的產品與已壟斷市場的IBM-PC機相容。
整個1995年蘋果都在探討同IBM合並的可能,但終因價格爭議和其它原因而沒有結果。IBM本身剛剛從九十年代前三年的不景氣中擺脫出來不久,對英特爾和微軟在PC市場上的強勢似乎也表現出更現實的態度。1995年,IBM又提出明確的"網絡中心"戰略,PC在其中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似乎還不十分肯定,在此情況下,IBM決不會貿然付巨資去兼並蘋果這麼一家處境微妙的公司。
1996年年初,業界又盛傳蘋果與太陽(SUN)公司洽談合並事宜,最終又是不了了之。太陽的企業規模還不及蘋果的一半,但在網絡計算方麵擁有雄厚實力,在電腦進入網絡中心時代時,其前景被一致看好。然而太陽的綜合實力畢竟有限,要它一口吃下這隻大蘋果,恐怕還是力所不及。
到1996年3月底,有關蘋果將委身於他人的傳言都終止了。阿梅利奧接任斯平德勒出任蘋果公司總裁,但直到如今,蘋果公司仍在一係列領域擁有技術優勢,但其並未帶來市場的擴大,反而越縮越小。麵對數十家大小不等的PC廠商圍攻,蘋果到底用什麼樣的利器來披荊斬棘,現在還看不到明顯跡象。阿梅利奧上台後傳出的第一個壞消息是,蘋果公司於7個月前創辦的WORLD聯機服務宣告終止。年初。蘋果宣布向摩托羅拉開放其麥金托什係統,展現出它要走開放之路的決心,然而這一步仍然邁得很小,因為摩托羅拉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今天PC業界的領頭羊,從而不會給蘋果注入太大活力。
讓我們俯瞰一下全球的計算機市場。硬件市場上,麥金托什與一般人使用的PC,是硬件中的兩大流派,從一開始就爭做大哥大,水火不容。用麥金托什製作的檔案,PC看不懂,麥金托什的軟件也不能在PC上使用,反之亦然。軟件市場上,國外流行的個人電腦操作係統有微軟公司的Windows,蘋果公司的麥金托什操作係統和IBM公司的OS/Z。Windows和OS/Z是辦公環境應用較多的操作係統,而麥金托什是家庭和學校應用較多的操作係統。據以PC用戶為主要對象的著名雜誌《PCworld》(個人電腦世界》1996年2月公布的操作係統測試評比結果,麥金托什操作係統得分3.6名列第一,Windows95得分3.4名列第二,OS/Z得分2.8名列第三。而在內行看來,今天大紅大紫的Windows95,在技術上隻相當於蘋果公司在1989年推出的操作係統。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不應發生的悲劇。自創辦至今,蘋果公司經曆了4位掌門人,而離開的前三位對蘋果的評價都是消極的。第二任斯卡利說:"我認為任何人都管不了蘋果。"美國矽穀一位有影響的人物指出:"蘋果有點像意大利,充滿著創造力,也充滿著混亂。"
品嚐"蘋果",其滋味真是又甜又苦......
喬布斯與王安一樣聰明,作為傳奇式的創業者,都是奇理斯瑪(chrismas)人物。以中國文化的視角看,不同於王安的是,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特立獨行的喬布斯更多地體現在"勇"。嬉皮士喬布斯有一點中國曆代開國之君所有的那種"流氓無賴氣",以大無畏的氣概勇猛精進,打下"蘋果"江山。
但是,"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持續的興旺發達,需要適應新的形勢以"智"指導的"勇"去推動,而不是要浪漫激情,一意孤行的"匹夫之勇"。
當IBM參與個人電腦市場競爭,市場要求一種通用的兼容的電腦時,"蘋果"不審時度勢開放其係統,仍然孤芳自賞,自以為是,缺乏臨機決斷,因時而變的"丈夫之勇",結果痛失良機。蘋果終於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