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產品包裝策略(2 / 3)

1865年,工程師弗雷德裏克(Fredrik)在芬蘭南部的諾基亞河畔修建了一個木材加工廠,加工木板和紙漿。後來這個加工廠就取名為"諾基亞"。

1922年,木材加工廠與附近一家生產膠鞋和膠胎的小廠芬蘭橡膠製品廠以及另一家生產電線的芬蘭線纜廠合並。

1967年,諾基亞擴充為諾基亞集團。它生產的尿布、膠鞋,和用於小船上的膠胎是芬蘭人最為熟悉的產品。

1977年,凱雷莫成為諾基亞新總裁。

1981年,在凱雷莫的率領下,諾基亞成功地把簡陋的無線通訊器,發展為一種成熟的移動通訊係統,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手機。諾基亞開發出來的手機,盡管不是世界上的第一個,但它具有許多實用性的優點,所以受到了市場的歡迎,成為諾基亞的一個贏利點。

於是凱雷莫把目光瞄準了當時那些炙手可熱的產品――家用電器、計算機、BP機等,他開始像一個賭徒似的,把股東的錢大把大把地花出去,先後購賣了德國的一家電視機生產廠、瑞典的一家計算機公司、美國的一家傳呼機公司......

但他這一把卻賭輸了!日本索尼、荷蘭菲利浦、美國IBM等競爭對手是那麼強大,諾基亞節節敗退,大量的錢花出去,泡泡都不冒一個,世界上幾乎沒有人知道,芬蘭的諾基亞曾經生產過電視機、計算機、傳呼機或其它電器產品。

更可怕的是,美國通訊巨人摩托羅拉隻花了很短的時間,就在無線通訊技術上後來居上,研製出了第一代手機――模擬機,並大批量生產,使唯一能給諾基亞帶來贏利的手機產品在市場上處處碰壁,公司開始虧損。

股東們怒氣衝衝,詰問中夾雜著侮辱,一起向執行總裁凱雷莫壓來。

凱雷莫承受著常人難以理解的思想重負。他寢食難安,精神接近崩潰。

"砰"的一聲槍響!1988年12月2日,凱雷莫自斃。

1991年,是諾基亞最恥辱的時刻。諾基亞最大的股東――一家投資銀行,竟乞求愛立信廉價收購諾基亞,遭到愛立信輕蔑地拒絕。

新總裁受命於危難之際

1990年2月,諾基亞董事會想把手機生產業務賣出。他們把剛上任的手機部負責人、38歲的奧利拉找來,焦灼地命令他:"聽著,隻給你6個月,你必須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到底我們要不要把手機賣了?怎麼賣出?"然後又無可奈何地補充了一句:"......或者,還有什麼其它辦法?"

經過周密的調查和思考,4個月後,奧利拉給了董事會一個出乎意料的否定回答:"No!我們不能放棄手機業務,我們要繼續生產和銷售諾基亞手機,並且要全力以赴!"正是這個語氣堅決的No,改變了諾基亞的命運。

今天,大家都在評價,前任總裁凱雷莫為諾基亞所做出的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奧利拉招進了諾基亞。

在手機研發部的項目檔案中,他發現諾基亞有一個沒被注意的為GSM標準開發相應手機產品的項目。當時,GSM遠未是一個成熟的數字化手機通訊標準,奧利拉頓時憑直覺預見到,它很可能成為繼模擬方式之後的第二代手機標準。

奧利拉一邊擬定詳細計劃呈報董事會,一邊組織科研人員,全力向GSM手機進攻。

1992年,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事前沒有任何預兆,董事會在一次神秘會議之後,突然宣布奧利拉為諾基亞的新任總裁。

對這突如其來的任命,奧利拉深感意外。後來他推測原因:在諾基亞目前岌岌可危、一片低沉的呻吟聲中,唯有奧利拉勇於進取高唱戰歌。

跳入冰水中的感悟

複活節一周後,他帶著妻子兒女驅車前往赫爾辛基北麵的布卡拉湖去度假散心,想暫時擺脫一下沉重的負擔。孩子們突然跟他開玩笑:偉大的老爹,你敢不敢跳入湖水中。這句隨口而出的戲言,卻使奧利拉愣住了:又是一個致命的挑戰!我敢不敢?他竟然較起真來。遲疑了一下,他突然脫去罩衣,赤身裸體地"撲咚"一聲投入湖中。孩子們驚呆了。

但他卻毫發無損。一旦肌膚與湖水全麵接觸,原來的一切恐懼都突然消失――冰水裏並不如想象的那麼使人害怕。此刻,他腦海裏靈光一閃,不可思議地跳出一句話來――置之死地而後生......

豁然開朗的奧利拉開始在冰水裏歡快地暢遊起來。

趕回赫爾辛基,他立即著手決戰前的準備。

第一件事是調兵遣將,他把新生代那些有創造精神並與他同時代進諾基亞的年輕人,放在了關鍵位置上,和他們共商發展大計。他說:"我想看見更多虎頭虎腦的家夥!"

和夥伴們密謀數月,得出兩個結論:1,諾基亞將隻以手機和手機網絡設備為發展方向,其中以GSM手機為重點,全力以赴,做全球市場,做增值產品,做增值服務;2,如果他們思慮周密,保證自己的每一步都不出錯,就能夠打敗強敵,成為行業領導者。

他們決定,諾基亞的傳統產品將一個不留。最先是造紙和橡膠製品被掃地出門,然後是電線電纜停產。至於牽涉重大的電視機和電腦產品,雖不能立即停產,但已不再作為發展方向,而是逐步淡出。數年以後,諾基亞果然完全和電視機與電腦生產脫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