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在我國一直是為小孩生產和準備的,而上海某兒童玩具廠又爆了一個冷門,生產老人玩具。近些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成了長壽城,男性平均壽命7316歲,女性壽命7774歲,這個數字已接近世界上最高平均壽命的日本。上海老人已逾200萬,他們其中有不少感到精神生活貧乏。雖我國一直提倡"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但能不能根據老年人的特色再增加點"老有所玩"呢?於是,他們大膽設想開發老年玩具產品,其中包括"小淘氣"、"小精靈"、"小BB"、"老來嬌"、"老頑童"等,一投入市場,就受到老人們歡迎,給老年人帶來返老還童的情趣,也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2)創立名牌,人有我優
在商品世界的汪洋大海中,常常會出現成千上萬種同一類產品參與競爭。而這些競爭中,往往名牌產品更能招攬生意,這已是人所共知。
縱觀世界著名企業的發展史,無一不經曆著一個創名牌的過程。因此,為贏得市場競爭,創立名牌成為企業家的重要謀略之一。
創立名牌的第一要點是人有我優。這裏包括質量優、款式優、服務優等。提起瑞士"勞力士"牌手表,人們無不稱讚。"勞力士"手表是手工裝配的機械表,采用放大機,把表的主要部件遊絲、平衡輪和擺輪控製器材等通通放大到銀幕上,使裝配動作能毫厘無誤。而且裝配的手表,還要經過不同的位置、溫度和濕度檢驗。所有"勞力士"公司出廠的手表,在50米深的水裏完全可以防水,其表殼的封裝作業,是采用自動氣壓泄露試驗的。凡達不到檢驗標準的手表,一律送回返修。功夫不負有心人,由於他們如此嚴格、精細,所以使"勞力士"手表牌子越做越硬,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多少年來一直暢銷不衰。
江蘇紅豆集團在強手如林的服裝業中,緊緊把握創名牌的生命線,發展成為我國最大西服生產企業之一。在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之後,最近又躋身"中國十大名牌服裝"之列,成功地走出了創名牌、保名牌之路,引起了中國服裝界的關注。
創立名牌的第二個要點,是注重戰略戰術,要研究探討和掌握創名牌的要領。第一是要有全新的名牌意識,站在時代的高度來分析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應能集當今同類商品優點之大成,能夠代表時代的新高度,如上海鍾廠,在20世紀70年代生產三五牌台鍾,在國內供不應求,可謂名牌。但隨著改革開放,人們視野的開闊,原有的保證質量就能保名牌的觀念就跟不上時代步伐,盡管他們質量並沒下降,但由於他們的款式遠遠落後時代要求,所以過去供不應求的名牌產品,如今門可羅雀,無人問津。第二是順市場風雲而創。如廈門土畜產進出口公司趁歐美風行健美、減肥之機,發現歐美原名牌減肥商品"保秀麗"中含巴豆,靠拉肚子減肥的弱點,研製出色香味俱全的江牌保健減肥茶,不僅把"保秀麗"擠出了香港市場,還打入了北美、西歐和日本市場。第三是要充分利用公關和廣告媒介,擴大自己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和信譽度。
(3)標新立異,以變製勝
顧客對產品的需求常常存在一種求新心理,最新產品往往會對顧客有特殊的魅力。因此,現代精明的企業家在產品開發上常常保持"四代同堂",即"銷售一代"、"試製一代"、"設計一代"、"構思一代"。也許有人說,要使產品常常更新並不容易,誠然,任何一個企業想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產品,那都必須作出很大的努力。但這絕不是不能做到。實踐證明,產品創新途徑也很多,考察一些名牌企業可以發現他們都有自己"變"的策略,總結起來,他們創新手段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①巧妙綜合。從創造學的角度看,綜合就是創造,從小小的電子門鈴到巨大的宇宙飛船,無一不是某些物品的上下左右延伸和綜合。日本生產了一種"媽媽鬧鍾",能及時向孩子發出"起床了","上學時間到了"等叮囑。歐洲生產了一種電子門鈴,能根據不同的情況告訴來客"請稍等"或"主人不在,請過會再來。"美國人設計了一種催眠枕頭,待人入睡後,催眠曲就會自動停止。美國人還生產了一種音樂書,翻開目錄,就能聽到音樂伴奏和解說聲。這些產品都很新穎,一上市都成了搶手貨。其實,如果作些分解,就會覺得它並不神奇,這都隻是幾種產品的綜合:"媽媽鬧鍾"是鬧鍾和錄音裝置的組合;電子門鈴就是門鈴與電子裝置的組合;催眠枕頭是枕頭與電磁裝置、收錄裝置的組合;音樂書是書與微型收錄機的組合,而且可以肯定地說,任何一種新產品的誕生,都是在某種或某幾種前人設計的產品的基礎上的延伸。"高精尖"產品也不例外。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總指揮韋伯說:"阿波羅計劃中沒有一項新的發明,技術都是現成技術,關鍵在於綜合。"
②不斷改進。許多精明的企業家都很注意產品問世後的反饋信息,指定專人甚至發動全體員工都去收集顧客對產品的反饋意見,然後根據這些意見,決策對產品作某些關鍵性的改進,這些改進也許不大,可能是轉換了一個把柄的位置或是變換了某一部位的形狀,也許是增設某一有價值的功能,但這小小的改進卻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所以不僅使產品有新意,而且使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因而就會占有市場。有個法國人,他的公司生產電話機,現在電話機功能是越來越全,越來越先進。他從中發現了一個問題,許多人打電話都需要紙和筆記錄,但往往手邊一時找不到。於是,他推出一種帶筆錄附件的電話機,雖然這個改進沒有什麼新技術,卻增加了一種實用功能,投放市場後大受歡迎。
③標新立異。給產品加上各種新奇的功能,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平平常常的產品,如增加某種新的功能,就可能大大吸引廣大消費者。鎖是一種古老的產品,而一些外國製造商給它以特殊的功能,如有能辨別主人聲音的鎖,不聽到主人的聲音,你就別想把它打開。也有一碰到它就會發出報警信號的鎖,還有見到客人會主動打招呼,唱迎賓曲的鎖,新穎神奇。一般香煙盒並不稀奇,但有一廠家設計了一種很有魅力的煙盒,放在寫字台上,是一件精美的裝飾品,當主人取煙時,它還會提醒主人"吸煙有害健康"或是"請您保重身體"等一類有益的忠告,產品一問世,風靡市場,許多不吸煙者也搶著購買,有的是為丈夫,也有為父母或家人獻上一片愛心。
④突破一點,改進產品的技術性能。提高產品質量是無止境的,如果能突破一點,使產品質量得以升華,那就會產生很好的市場效應。如為節省能源,有些廠家推出了節能燈,但不少節能燈壽命很短,顧客不滿意。英國最近研製出一種長壽燈,燈泡內壁塗有一層發光的磷化物,充氘氣後自行發光,無須用電,壽命達到20年,投入市場,當然很搶手。
騎自行車,既可鍛煉身體,又可提高效益,自從自行車發明以來,性能不斷改善,也一直受到廣大顧客歡迎。但丹麥一自行車商人在市場調查中發現,人們對自行車雖有較高的滿意度,但不少人還是認為它過重,上樓、下樓等需要提攜時,尤其感到不方便。於是他們動足腦筋,選用了強度高、又特別輕的合金材料製造造型美觀的自行車,價格雖比其他類型的自行車貴出不少,但投入市場卻很暢銷。後又有人把自行車製造成了折疊型,攜帶起來極其方便,於是又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
⑤嫁接延伸。一個產品的更新,完全可以靠嫁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如日本人利用聲探技術,使縫紉機能聽懂16種語言,縫製20種款式。完全可以通過錄放機下達命令。現在的全自動洗衣機早在原來單缸和雙缸半自動洗衣機基礎上嫁接了電腦控製技術,根據衣料質地、髒汙程度選擇最佳的洗滌程序,實現配液、預洗、洗滌、漂洗、甩幹等全自動服務。產品更新還有一點就是延伸,在原有產品的規格、花色的基礎上進行翻新。美國上嶺廠生產的自行車有2500個品種。企業家要知道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各人的愛好並不相同,如果我們品種能豐富一些,就能滿足各種顧客的需要。
產品創新的辦法當然遠不止這幾種,這裏不過是拋磚引玉,如果我們都能開動腦筋,想辦法,就不愁沒有新產品問世。
(4)降低成本,以廉取勝
以廉取勝,常常與降低成本和薄利多銷聯係在一起,企業家可以采取比競爭對手同類產品更便宜的價格銷售產品,以此來獲得市場競爭優勢,這也是企業家在某種條件下,常采取的一種製勝謀略。
一般來講,消費者都追求價廉物美。所以以廉取勝的經營謀略,常能使企業在產品的市場銷售上掌握主動權,有利於增加企業產品的銷售量和銷售額。這種方法,從單位產品利潤率看可能會有所降低,但是由於低價有利地擴大了產品銷售量,所以,企業的總利潤水平反而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以廉取勝的主要方式有:①把企業產品的市場價格定得比競爭對手同類產品的價格低,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②把企業產品的市場價定得略低於市場同類產品的平均價;③使企業產品的市場定價稍高於產品銷售的成本,不追求較高利潤;④就以市場平均價格作為企業同類產品的價格,而且還可以根據消費者購買的數量實行一定的優惠。
運用以廉取勝策略的基本要求,首先是要降低產品成本,如果企業產品成本很高,實行競爭訂價銷售的餘地就很小,降低了成本,實際上就為廉價銷售創造了條件。降低產品成本的方法,如優化設計、減少零部件、精細管理、節省原材料、改善設備條件、提高生產效率、強化質量管理、降低廢品率、提高產品合格率、使用新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價格等等。
以廉取勝的第二個要求是企業產品的價格需求的彈性要比較大,也就是說,薄利一定要達到多銷的目的。如百事可樂公司20世紀30年代采取一次以廉取勝的戰略,就收到很好的效果。3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經濟蕭條,美國自然不能逃脫,百事可樂趁機向競爭對手發起猛攻,將當時最高價為10美分的百事飲料降價一半,也就是,花5美分就可買到一瓶12盎司重量的百事可樂,而去買可口可樂隻能喝65盎司,百事可樂對此大作廣告。根據一首古老的英國打獵歌《John Peel》重新填詞:百事可樂真可愛,份量12盎司,實實在在,花上5美分就能買一瓶,百事可樂對您竭誠相待。百事可樂這場以廉取勝的戰爭獲得巨大成功,市場銷售額大幅度提高。
企業采取低價銷售時不能降低產品質量,更不能低於競爭對手同類產品的質量,否則將因質量不高而抵消低價競爭的功效,使以廉取勝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銷售價格也不能太低。否則會使消費者懷疑你的產品質量。
(5)拾遺補闕,以活取勝
"遠古的時代,天塌地陷,大火燃燒不滅,洪水泛濫不止,猛獸凶禽到處噬食百姓。女媧氏煉五色石,修補了蒼天,平息一切災禍,老百姓才得以安生。"這是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人們也無需考證是否真有其事,但女媧氏煉石補天的精神卻世代傳頌。
在商品流通的市場,也許正需要女媧氏這種煉石補天的精神。現代市場高精尖產品爭奇鬥妍,琳琅滿目,但如果仔細調查,也許會發現人們日常必需的小五金、小電器、小百貨常常短缺。這不是社會的某種偶然,而是發展中必然出現的一些現象,因為小商品利薄、費時,生產廠家甚至連銷售商店也懶得經營,既然是社會需要,市場又緊缺,這就得有人來充當女媧補天的角色。
也許有人對此不屑一顧,並會說經銷小商品,如果說社會效益也許會有點,但如果論經濟效益那就沒有多大出息。其實這種觀點未必正確,我們一些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如果和人家比產品高、精、尖,還差不少距離,很難競爭過人家,但如果能抓住這類市場缺口,也許能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中謀得一席之地,從而達到由小利變大利之目的。圖釘在商品家族中,可能根本排不上號,但青島製釘廠生產74個花色281個規格的出口圖釘,和外國人做成了大生意,每年獲利可觀。別針、撳鈕等金屬小商品,更不顯眼,但上海金屬廠生產這些小玩意,年人均創彙量達4500美元,全年創彙370萬美元。螺絲在機構家族中沒有地位,但台灣廠商1989年出口螺絲達553億美元。釣具雖小,但在美國很吃香,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等廠商都爭鬥於美國這塊市場,年營業額都在10億美元以上。雇用40萬名職工的美國"西爾斯百貨店王國"起家於日用品的郵購業務。擁有上萬家分店的麥克唐納公司是從經營幾美分一個的漢堡包開始。資產達29億美元的"迪斯尼王國"的老板迪斯尼曾說過:"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一切都是從一隻老鼠開始的。"
但是,拾遺補闕也並不容易,一般要做到三點:
其一,要看準缺口。在國際競爭中,商品再豐富也會有被人們遺忘之角落。日本市場每年需要大量藺草席,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向韓國、台灣要貨,缺750萬條,江蘇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據此從日本引進藺草苗,在蘇州等地栽培、編製,發展成一種很有前途的出口商品。日本人喜歡柔道,要氣動墊。浙江一家皮毛生產廠,馬上生產皮氣動墊,投放日本市場,創彙十多萬美元。
其二,要去開發資源。資源並不難尋,但貴在開發。拿上麵一個例子來說吧,初一看江蘇原本不出產藺草,更不生產藺草席,但一分析,江蘇有適應藺草生長的土地,有勤勞智慧的人民,隻要引進藺草苗,就一定能發展藺草席生產。這就是資源開發。
其三,要煉就"五色石",要參與市場競爭,就要有具有特殊個性和質量上乘的產品。法國一家公司最近生產的洗澡設備,其中噴嘴多達900多個,灑在身上特別舒適。德國生產的微型助聽器僅16克。日本製造的一種女表能在緊急情況下對付暴徒。上海出產的溫度計,已成為各種精巧的工藝品。天津生產的一種"潔麗"擦鞋器,不僅能柔潤皮革,便於攜帶,而且擦時不汙手,很受外商歡迎。如此等等有個性、高質量的日用小商品當然能博得顧客青睞。
(6)跟隨超越,以超取勝
新產品開發中的"跟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模仿和借鑒。在國際商戰中,企業家都懂得借鑒別人現有先進產品的優點的重要性。所以在開發新產品時,常常是以現在最先進產品為借鑒,經過吸收,消化,創新,發展成具有獨特性能的產品。這樣才能使自己站在較高的起點上與強敵角逐,才能永立於不敗之地。
商戰的模仿不是抄襲,更不能盲目照搬,而是在借鑒中創新,是一種正常的競爭行為。
模仿也是一種學習。天外有天,學無止境,人之所以要學,說到底是為了超越,後來居上。人類社會的發展,雖形態萬千,層出不窮,但看其本質,皆是後來居上。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前人。隻有這樣,才能推動社會前進。
模仿要注意到以下幾點:
①選準對象。模仿最好要選擇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否則不僅影響自己的起點高度,還影響到今後的發展水平。一般來說,起點越高,越有利於發展。日本現代工業的起飛,曾以瑞士的手表、德國的照相機、荷蘭的收錄機和美國的汽車等為樣機進行模仿,取得了巨大成功。而韓國、香港、台灣、新加坡等新興工業國家、地區的崛起,又往往從日本選樣進行模仿,都取得成功。
②結合本國、本地區、本企業特點。模仿不能全盤照搬,要考慮本國特點,據說印度1970年曾從發達國家選了3000個技術項目模仿,結果不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結合本國特點,隻考慮先進性,不考慮實用性,所以出了偏差。
③集眾人精華。如果我們模仿隻是強調對某產品的簡單仿效,縱然仿得一模一樣,也隻能是複製品,並無多大競爭力。好的模仿是廣泛汲取眾人之長為我所用。被美國有識之士譽為"國際上機械卡尺之王"的中國的四用帶表卡尺,就是分別取日本、法國、德國、瑞士等國的名牌卡尺之長而獨樹一幟的。善取諸家之長,並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既取之於人又高於人,既與人相似又不似人的複合體,據此模仿,才有可能超眾而居上。
江蘇鹽城市羊毛衫廠從報上獲得國外同行的一點新動向,經過研究,在提花機三角上加上一個小小的檔圈,就織出國外的新產品"脫花晴綸衫",頗得外商好評。
④要有創新。就是說模仿他人的東西,創造出自己的東西。日本日立製作所從美國RCA公司引進彩色顯像管技術,邊仿邊創,搞出一種新型校正鏡頭技術,水平超過RCA,產品返銷美國。中國汕頭機床廠仿創結合,增強了產品的競爭力。他們仿創的塑料增強超薄機組,比日本樣機技術水平更高,日本專家為之讚歎。
⑤要做到後來居上--實現超越。常州柴油機廠,先是跟隨日本"洋馬",但也不斷地從國外引進其它型號的最新樣機,解剖研究其結構、性能,並與本廠產品逐項、逐件進行對比,從而改進提高。世界柴油機發展的蹤跡盡收眼底,順向延伸、拓展,就是一條新的猛進之路。現在,常州柴油機廠的產品遠銷54個國家、地區,並在多次國際投標中奪冠,創彙率逐年增加。原來一直瞧不起該廠,以各種方式婉言謝絕該廠廠長、總工程師登門的日本洋馬公司,也感到中國"常柴"不可輕視並承認其產品的某些質量指標已超過日本同類產品。此後,日本洋馬公司多次派員到常州柴油機廠尋求、商談合作事宜,還主動邀請常州柴油機廠廠長訪問該廠。
精明的企業家,都精通跟蹤超越,以超取勝的策略,他們總是立足於商戰的製高點,並隨時努力去攀登無人涉足的新高峰。
3案例分析:小公司如何成為創利大戶
新港半導體器件廠,在曆史上是一個專門生產半導體器件的小企業。1981年職工524人,利潤500萬元,3AG晶體產品年銷售2000萬隻,是上海小企業創利大戶之一。
由於該廠產品單一,而整個電子器件產品日新月異,1984年年利潤僅9萬元,瀕臨虧損邊緣。事實教育了全廠,在商品經濟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任何一個產品都經曆著產生、成長、成熟、衰退的周期。一個廠處在最頂峰的旺盛時期,應該居安思危。要使企業能保持持續、穩定地發展,必須改善經營管理,積極開拓新產品和新品種,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果說企業目前的拳頭產品決定了企業當前的經濟效益,那麼新產品的開發就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經濟效益。不斷地調整企業的產品結構,使之適銷對路,始終是企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全廠統一了認識後,在廠長帶領下,該廠進行了大規模的新產品開發工作。
(1)曆年開發成功的新產品
新產品開發是一項艱巨而又複雜的工作,要投入大量資金,還要冒很大風險。為了把有限的財力、物力用在刀刃上,為了使新產品開發工作有效開展,極為重要的是:必須按照一定的科學程序來開發新產品。這一程序,一般包括產生構思,篩選構思,概念發展與測試,製訂營銷計劃,商業分析,產品開發,市場試銷,商品化等步驟。
1984年底開發了發光二極管、集成電路發光組合器件。
1985年開發了光電耦合器。
1986年開發了多功能濕控器和紅外光敏遙控器件。
1991年開發了10項新產品,產銷產值占全廠4097%,利潤占448%:為上無二廠開發990發光板;為上無五廠開發SI-912發光板;為照相機總廠開發成功LED-3燈;為上海繼電器一分廠開發成功光字牌顯示器;為常州五廠開發成功SL-912發光二極管;為江陰申港模擬盤廠開發顯示器;進口件係列發光管有03″、036″、05″、063″、08″、01″,並進入市場;開發成功2EP-930平麵管;為華東電子儀器廠開發三位半溫控儀部件。
1992年新產品開發11項,產銷產值占全廠33%,利潤占42%:為常州五廠開發成功Z-931頻波顯示板、2ES304和2ES305收錄機打分用數碼顯示器;為吉鐵中心開發顯示屏專用發光二極管;為上海二十一廠試製成功軍用求符器;為上海能源研製分所開發成功03晶體管(兩個插腳而不是兩邊插腳);為上海第二機床電器廠試製成功2ES403顯示器;為南通第二電子廠試製成功2EP6919、2EP580。
1993年新產品開發11項,產銷產值占全廠34%,利潤占385%:為常州五廠開發的2ES303(6)、2ES304、2ES305(6)音響打分器;931CD頻譜機;為鹽城無線電總廠開發的六段頻譜顯示器;為上海船舶研究所研製2EP1188,2EP1088短陣;為通州第二電子廠試製成功2EP7024;為許昌繼電器廠試製2EP7121、2Ε0Φ73FGKW SUDKKK通過認定。上照廠研製成功LED新三燈;為福建某廠研製成功新2×5發光管;為武漢無線電廠研製CL-71頻譜發光塊。
1994年新品開發11項,銷售收入占全年的34%,利潤占385%:為三思應用技術研究所大型顯示屏等生產的2EP1188、2EP1088、2EP2188矩陣;為南京新聯,上無二十四廠開發的2EP757矩陣;為許昌繼電器廠試製的2EP717型;為紅燈音箱吳縣分廠試製的SL-12燈;2EST.8英寸單、雙色2ES23型2EH(60燈)第三刹車燈;為上菱微波爐分廠電腦顯示器(2ES405顯示屏)。
1995年新品開發5項,銷售產值為全年的38%,利潤占58%:為電力負荷儀配套的2EP757矩陣;為電力負荷儀配套的2EP757矩陣;為上菱電腦微波爐、安寶路電腦微波爐、飛躍、亞美、南京、三樂電腦微波爐配套的2ES405、2ES6531顯示器;汽車安全警示燈。
(2)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新產品
市場對商品的需求,是隨著經濟、技術和社會消費習慣的變化而在不斷變化的。如果企業產品陳舊,就有被擠出市場的危險。該廠十分重視市場需求變化,根據市場信息和本企業實力,確定具體的產品開發目標。他們從小企業的特點出發,把開發產品的注意力集中於一些大工業必需的,但由於批量少等原因又不願生產,而小企業"啃得下來"並能夠"吃飽"的"邊緣產品"。10年前,收錄機市場看好,加上數顯式儀表的發展,對半導體發光器件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日本市場上每年要銷售幾十億隻發光器件,而我國當時年產不到1億隻,盡管供不應求,但一般大的企業還是不願生產。該廠掌握了這一信息後,瞄準目標,加緊研製,先後試製成功發光二極管係列、發光數碼管係列共幾十個品種。由於這些"邊緣產品"是大工業必需的配套產品,適銷對路,十分搶手,因此生產利潤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