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如何對付假話連篇、謊言如海的小人
第一章 以謊試謊,揭穿小人的把戲
謊言如海的小人當小人用一個謊言去欺騙別人時,他就不得不編造另一個謊言去圓上一個謊言,如此反複,小人為了使謊言取得效應,就不得不苦心孤詣地時刻編造謊言。而謊言終究是謊言,在對付這種假話連篇,謊言如海的小人時,如果能察顏觀色,抓住他所言談的細節,一旦捕捉住蛛絲馬跡,那麼他的整個謊言就會不攻自破!
愛情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生命不可能從欺騙中獲得永恒,情感的高蹺無法蒙飾理智的躍動。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無論你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還是一個大機關、大公司的頭,你必須時時刻刻同人打交道,因此,在你的生活中,識別一個人是否誠實可靠,是否忠厚善良,是否可以托付要事,是否可以分享秘密,這是非常重要的。人心難測,識別一個人並不容易。古人講了很多識別人的理論和方法,比如托付事情讓某人去做,以此看他的能力;告之以秘密,考驗他口風是否牢靠;讓他飲酒過量,了解他自持能力如何;惹他發火,看他的容人之量;利用女色引誘,看他品行是否端正;用錢財測試他的義利取舍......
諸如此類的辦法有許多,應該說,這些辦法也是有效的。但識別一個人是否誠實,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那就是謊言。
指鹿為馬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利用謊言測試別人對自己忠誠度的例子。
這種辦法在許多心理測試中也經常使用,比如有這麼一個性格測試表格,它在開始時告訴你,這是有關你近代知識方麵的教養的測試,請你用"是"、"不是"、"不知道"來回答。又在括弧中稱:如果"是"較多的話,則顯示你的教養度較高。
表格中的問題涉及文、史、哲、地理、曆法、數學、政治、體育以及時尚,比如它有這樣的問題:你聽過貝多芬的樂曲嗎?你聽過蕭邦的樂曲嗎?你知道薩特這個人嗎?也有這樣的問題:你讀過薩特的《歐洲的沒落》嗎?你聽過蕭邦的《悲哀華爾茲》嗎?前者很多人都知道,而後者則鮮為人知,如果你比較誠實,就會給予否定的答案,如果你有造謊的傾向,你可能會給肯定的答案,以此顯示自己的教養和知識麵。
但事實上這是個圈套,上麵所提及的薩特的書和蕭邦的樂曲純屬子虛烏有,完全是憑空杜撰出來的,本身就是謊言,你對謊言持有肯定的態度,當然說明你有撒謊的習性與傾向。
當然,這是使用詭計對人們的心理進行測驗。德國的心理學家們認為這是一種無視人格的測試,因此非常反對。但美國的公司常把這一類題目作為招收新職員的考試的題目,以此測出他們的誠實度。
用謊言考察人,的確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孔夫子都這麼做過。
有一次,孔子帶領顏回周遊列國,因被誤解,而被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整整餓了一個星期。有一天,孔子正在午睡,顏回從外麵討了些米來煮好稀飯後,用手指插進鍋中的米粥內,然後又把手指放進口中吸吮起來。這些動作被孔子看見了,孔子心想,顏回真是下賤,竟然偷吃起粥米,便對顏回產生了厭惡感。
一會兒,顏回盛了米粥給孔子端來,孔子認為顏回自己先偷吃而後才敬老師,實在有失大禮,決意委婉批評才是。於是孔子造謊說:"我剛剛夢到先父,因此,我想先供奉先父,再用飯。"
顏回慌忙回答說:"千萬不可,供奉先父的東西要幹幹淨淨的,剛才我看到鍋裏有髒東西,就用手把髒東西撈出來。但這髒東西上粘滿了米粥,扔掉了又太可惜,我就放到嘴裏吃了。如要供奉先父,就再重煮一些吧!"
孔子聽了顏回的話,深感錯怪了顏回,於是喟然歎息說:"我一直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就是事實,沒想到親眼看到的也並非全都可靠啊!以前以為自己的心是最可以依賴的,現在才知道自己的心也並非是完全可以依賴的。弟子們記住,知人難啊!"
有這樣一件事,一對相愛多年的戀人,感情十分深厚,已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了,但姑娘對小夥子仍心存疑慮,不知他究竟愛自己到什麼程度,一直想考驗一下小夥子。一天,二人去郊遊,在小樹林中突然鑽出幾名惡狠狠的搶匪,手持匕首、棍棒,要男的交出錢財。
小夥子非常鎮靜地掩護著姑娘,毫不猶豫地交出了自己的錢包,又交出照相機、手表。搶匪拿到財物後,並不滿,指了指姑娘說:"把她留下,你要想活命的話,趕快滾!"
小夥子聽了這句話,趕緊三步並作兩步,連滾帶爬地逃走了,根本就不顧他的戀人,姑娘的心碎了,因為這幾個搶匪是她故意找的朋友來考驗她的男朋友的。
以謊試謊,往往可以揭穿謊言,識別一個人是忠誠還是奸詐,是誠實還是虛偽。
第二章 不貪小便宜,不落小人套
我們所追求的利益,是使自己成為奴仆的一種工具,貪婪是罪惡的陷阱,正如伊索寓言所說,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盡管騙子很懂得心理學,又很會演戲,巧舌如簧,能把稻草說成金條,把死屍說活,活人說死,偽裝得幾乎滴水不漏。但是,假的畢竟是假的,隻要你注意觀察,細加分辨,就會發現,即使在他們精心編織的謊言下,仍有大量的破綻和堵不完的漏洞,任他怎麼也遮掩不住。識破謊言的另一個原則就是認清對方的目的,搞清了他的目的,任他變換什麼花招,都可以玩之於股掌而不致於上當受騙。
我們前麵分析過一般情況下的幾種造謊騙人的目的,從總的方麵說無非是為名、為利、為色。當然,為名、為利、為色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赤裸裸地直奔目的而去。如果有那樣的騙子,那也太愚蠢了,也就不可怕了。問題是大多數騙子會使出種種花招與噱頭吸引你的注意力,使你喪失警惕性之後,而大行其騙。
一般說來,你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下列情況,你就應該多加小心,詳細審視一下對方的目的和企圖再審慎行事:
第一類是主動和你打招呼的人。出門在外,誰也不認識誰,這時有人主動過來和你打招呼,而且熱情得令你感到過分的話,你就應該留神了。
這時候,雖然你還不能就此斷定這個人就是壞人、騙子,但是,你也不能排除他不是騙子,因為任何騙子都要通過語言和行為同他人發生關係後,才能達到行騙目的。
一日下午,南京火車站售票處門口,一位年輕女郎見到一位中年男子,便主動上前去打招呼:"您去哪兒?"
"上海。"中年男子答道。
聽著這一聲帶著廣東腔的普通話,女郎欣喜地說:"我也去上海,做個伴好嗎?"
接著,她便自我介紹:她叫李某,在上海針織廠工作,來南京探親。
其實這時候,那位中年男士多一份心就可以發現其中蹊蹺:素不相識,一個女孩子,為什麼主動和我打招呼?這種行為對一般女孩來說是反常行為,她這樣做究竟有什麼目的:是遇到麻煩需要我幫忙?還是擔心旅途寂寞試圖認識一個旅伴?如果這兩種目的都沒有,那可得考慮一下。
可這位中年男子卻沒有這麼思考,他看麵前的女孩子穿著入時,麵帶微笑,不由得自報了身份。他姓梁,廣東佛山中外合資的某鍾表公司業務員。
女郎一聽,便問:"我想買一隻女表,你有嗎?"
梁某馬上答道:"有,放在旅館裏呢,任你挑。"
晚上,李某準時來到梁某所住的旅館。梁某打開小皮箱,精致、閃亮的手表躍入李某的眼簾。她仔細挑了一隻,還沒問價,就笑嘻嘻地把表戴在自己手腕上。這又暴露出一種跡象:或者是輕浮,或者是試探。但梁某仍未察覺。
次日,二人乘上去上海的火車。到達上海,李某先是熱情地邀請梁某到自己家中住,被拒絕後,她又假裝肚子痛得厲害,簡直不能行走。在李某的哀求下,梁某把裝有一千三百元現金、六十隻石英電子表的皮箱給了李某,由她把箱子暫寄寄存處,然後挽著她到了醫院。
不一會兒,李某拿著化驗單,說是要上一趟廁所小便,讓梁某稍等。梁某等了半個小時也不見李某的蹤影,這才情知不妙。衝出醫院叫輛出租車趕回火車站,價值五千餘元的物品已被人領走,他這才明白被騙了。
第二類是在你麵前炫耀的人。不管他炫耀什麼,高貴的出身、驕人的財富、特殊的地位和與權貴名流的交往,乃至出眾的口才,都是炫耀。
他為什麼要炫耀呢?當然是要引起你對他的注意。為什麼要讓你注意他呢?這就是你應該多加思索的問題。如果你是個有利可圖的人,也許他想取得你的信任,進入你的生活,了解你的秘密;如果你是個美貌的少女,也許他想讓你崇拜傾慕他,按他的意誌辦事,最後跟他上床;如果你是個官員,手中擁有職權,也許他想讓你認為他能耐超群,以此得到你的賞識和重用。
如此種種,都可能是他向你炫耀自己的目的,你甚至不必理睬他向你炫耀的一切究竟是真是假,你隻需將他炫耀的目的弄清楚就行了。就這麼簡單,便能將他們的鬼花招揭穿。
也許你分辯說,事情可能並不像你說得那麼玄,那麼朱某姑娘的遭遇可能會使你改變認識。
存折,尤其是高額存折,一般人都不願外露。一旦有人主動將存折亮給別人看,勢必有詐。
某村的姑娘朱某進城看望姑姑,搭車時,正好身邊坐著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子。他聲稱自己是某公司經理,有意無意中還亮出二十萬元的存折。朱某一看,這麼年輕的人竟有如此多的存款,真是又驚又喜。她明白對方的用意,她早就聽人家說過,自己是村裏最美麗的一個女孩,是村裏的"一枝花",將來肯定嫁個有地位有錢的丈夫。朱某也自認為有魅力,因為無論她上哪兒去,男人們都向她投來愛慕的眼神。
此時,朱某根本沒有細想,一個人在外人麵前將如此大額的存折隨便外露,是輕浮呢?還是另有所圖?而她隻是覺得自己平時夢寐以求的理想人選已如神仙般來到身邊,怎麼能不抓住機遇呢?兩個人聊了起來。
第二天,朱某來到約定地點。隻認識一天時間,就輕易向這位不知姓名的男人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幾天之後,他帶著朱某去逛商場、買衣服。當她穿上身為"經理"的他為她買的華麗的衣服、昂貴的皮鞋時,感到一種脫胎換骨的自豪,飄飄欲仙的幸福。
當一切成為事實之後,朱某把"經理"帶回鄉下去見自己的父母。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位剛進城十來天的女孩子,一下子完全變了。她不但衣著華麗,還帶了一個有錢的男朋友,父母親問她這一切是咋回事?她瞞著父母造謊說,他是她的同學,現在某公司當經理。於是父母眉開眼笑地誇自己女兒有眼光,交上了如此有身份、有地位的"女婿"。
就在她愛他愛得難分難舍、如膠似漆的時候,她懷孕了。她悄悄地告訴他,那是他倆愛情的結晶,她快要當媽媽了,他們應該盡快結婚。而快要當爸爸的他呢?說公司要進一批貨,得出遠門,等生意做成就請假回來結婚。為了讓她相信自己,他把二十萬元的存折交給了她,吩咐她不要讓外人知道,小心保管。朱某這才放心讓他去了。
不久,他果然回來了,說公司進了一批貨,有二十多萬元的盈利,可是由於該公司董事長出差去了香港,進這批貨尚缺三萬元。朱某當著父母親的麵拿出存折,要他上銀行去取,可他卻說那是定期存折,快到期了。朱某的父親這些年起早摸黑摸牡蠣積蓄有二萬多塊錢,見到這種情況,便全部拿了出來,又向左鄰右舍借了數千,才湊足了三萬塊錢交給他。
他走了,一直沒有回來。
朱某要臨盆了,朱家才慌了手腳,帶著女兒尋找。一問,公司根本沒有此人;再拿出存折到銀行對賬,存折上一共才二十元,所謂二十萬元是自填的數目。
朱某的父親哭天罵地,捶胸頓足,朱某不忍看見父親如此痛苦,便想一死了之。結果,她母親救起了她,把她送進了醫院。
謊言在尚未開口之前,就必定已經編織周全,怎麼說,說些什麼,造謊者都在心中再三演練過,甚至一些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他們也有所預料。所以,與其讓造謊者成功地把謊造出來,不如在他尚未造謊之前,就辨明他的目的,對他的謊言防患於未然。這樣,無論多麼狡猾的造謊者都難以使你上鉤。
第三類是一見麵就給你好處的人。這種人往往很熱情,一副自來熟的樣子,幾句交談之後,或者是先敬一支香煙,或者是送上一罐飲料,看似平常,其實裏麵大有文章。那香煙、飲料中說不定就有迷幻藥物在其中。所以,出門在外,見到陌生人,千萬不要貪小便宜。
第三章 察顏觀色,捕捉小人的蛛絲馬跡
無論烏鴉怎樣用孔雀的羽毛來裝飾自己,它也是隻烏鴉,隻要我們有觀察的眼法,它遲早會露出它那醜陋的靈魂。就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了解而言,身體語言和自然語言有明顯的差異,那就是身體語言的用法,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反映出人們最真實的感受和最內在的需要與渴望,因此,對身體語言的仔細觀察,不僅有助於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同時還能真實地發現說話者不肯在言談中直接透露的實情。這種情況的存在為我們透過語言識別謊言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我們可以透過造謊者身體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發現造謊者隱藏的目的。
造謊的人說話時總是扯開嗓門,有時還會出現口誤,重複句子,改變話題,反複地說:"嗯、啊、哼、哈"之類。造謊者也總是避免使用事實,而是更多地用一般的語言,並且常常在談話中賣關子以減少露餡的可能性。說話的速度也可以提供線索,但是通常是以不同於這個人平常說話的方式出現的。一般說來,著急的、說話快的人在造謊時,往往會改變說話的速度。然而,那些通常不著急的人在造謊時,一般會說得比平時快。
據說,人在造謊時很少笑,如果他們笑了,那也是非常勉強的,是擠出來的笑。勉強的笑出現得較快,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並且以不規則的方式消失。識別笑的另一種方式是尋找眼睛與嘴巴之間的不協調,因為一個造謊的人無論如何都無法迫使眼睛發笑。
手是人的另一張麵孔,是發現造謊者的一個非常有用的線索。實驗表明,那些被要求去展示自己造謊能力的人總是減少了手的動作。認識到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手能夠表達多種信息。因此,那些想造謊的人,由於擔心自己的手會泄露他在說謊,便往往試圖使自己的手保持不動,或者把它們藏起來。在觀察手的時候,還要注意說話時是否不住地摸臉。造謊者往往不斷地進行自我觸摸,如摸鼻子、下頦和嘴巴。通過這種方式,造謊者可以在欺騙跟他說話的人的過程中得到放鬆、消除緊張。而且,與手勢相伴的是,造謊者往往不停地變換姿態。
臉部表情是造謊者最容易作偽的部位。這給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誠意時帶來了麻煩,因為研究表明,有信任感的聽者更多地注意說話者的臉部及其表情,而不是身體的其他部位。因此,既然臉部最不可能揭露騙局,那麼作為一個持懷疑態度的聽者,你應該更多地注意說話者的聲音、眼睛和手勢。
我們常用"前言不搭後語"、"牛頭不對馬嘴"這樣的話指責一個人說話時破綻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