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案例:產權轉讓,雙方得利--恒運公司受讓三企業產權(1 / 2)

第二卷 中小企業的資源配置案例及分析 第21章 案例:產權轉讓,雙方得利--恒運公司受讓三企業產權

〔案例介紹〕

產權轉讓方是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總公司(簡稱工總公司)和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公司黃電實業總公司(簡稱:黃電公司)

工總公司是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下屬一家以實業投資為主的國有企業,成立於1984年6月,主要從事工業項目與技術項目的洽談與引進,與中外廠商合作和投資興辦工業企業,成片土地開發並提供配套服務和經營進出口貿易,現已發展成擁有70多家全資和合營企業,集工業、房地產業、工程建築業、能源、儲運和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企業集團,是開發區內目前綜合實力最強的國有企業之一。

工總公司在恒運公司1994年度配股之前持有恒運公司的36.81%的股份,配股結束後,工總公司已持有恒運公司40.5%股份,是恒運公司的最大股東。

黃電公司成立於1988年,主要從事熱電技術開發、谘詢、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和工程檢修及服務。

產權受讓方為廣州恒運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運公司),這是一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以電力業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擁有發電能力17.4萬千瓦,正在建設的發電能力為42萬千瓦。

產權轉讓的對象為以下3家公司:

(1)廣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簡稱:美特公司)

美特公司成立於1994年4月,是一家在開發區注冊的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本186,453,616.87元,工總公司持有10%股份。

美特公司主要生產經營易開蓋、兩片罐、三片罐、塑料瓶、金屬片塗料、印刷等綜合包裝容器,年產易開蓋12億個,易拉罐4億個,生產規模和經營效益均居國內同行首位,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輕工係統重點骨幹企業,也是廣州市二十家財稅大戶之一。

(2)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力燃料公司(簡稱:燃料公司)

燃料公司成立於1989年3月,是一家開發區注冊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90萬元,工總公司持有50%股份,黃電公司持有5%股份。

燃料公司主要從事開發區內合營單位生產電力用煤的采購、運輸、銷售及開發區內合營單位生產電力用石油製品的采購、運輸、銷售。

(3)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進出口貿易公司(簡稱:貿易公司)

貿易公司成立於1986年7月,是一家在開發區注冊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08萬元,工總公司持有50.02%股份。

貿易公司主要從事糧油食品、紡織品、土產、輕工業品、工藝品、化工機械設備、醫療保健品、儀器儀表的出口業務以及原材料、包裝物料、機械設備技術的進出口代理業務。1994年,貿易公司在廣州市外貿係統排名第14位,1992年和1994年貿易公司兩次入選"全國500家最大進出口外貿企業"。

產權轉讓的原因及目的:

恒運公司是廣州市首批上市公司之一,借助於股份製試點及證券市場發展的國內環境以及辛勤的創業精神,恒運公司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是恒運公司的業務結構較為單一,不利於公司有效地降低行業風險;而且作為開發區重點扶持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恒運公司必須向更高層次發展,為此恒運公司確定了"以電力工業為主,向多元化、集團化發展"的戰略方針。恒運公司受讓工總公司持有的美特公司、燃料公司和貿易公司的全部股份以及黃電公司持有燃料公司5%的股份,有利於充實恒運公司的業務內容,也有利於恒運公司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公司經營規模;本次產權轉讓所涉及的標的產權所在公司都是一些經濟效益較好或有緊密業務關聯的企業,因此恒運公司購進這些產權也是為了較大程度上增加公司業務利潤,預計全年可增加1000多萬元的利潤。工總公司本次把其所持有的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的產權轉讓給恒運公司,主要是為了扶持恒運公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