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培爾的企業"理念"是"領導有情,管理無情,製度絕情"。其明確無誤 的企業精神定位,是麵催人奮進的旗幟,極具識別力、衝擊力和震撼力。
(2)抓質量首先是抓人員素質提高。總經理具有企業家的戰略眼光,早在合資初期就派專業人員去國外研修,將國外一整套先進質量管理移接到該企業內,通過實踐再培養骨幹員工,使人人成為質量工藝上的檢驗能手。總經理有一句座右銘,"企業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員工素質的競爭。"該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等人才均從社會招聘,全公司引進51位有專業職稱的各類人才,定向培養14名專業人才。這些精英人才到了康培爾公司,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3)總經理親自抓質量。對車間生產過程中的微小質量問題也是一抓到底。總經理認為這不是小事,一道工序有次品,整個產品就是次品,出廠之後造成企業是"次品"。所以,從總經理到員工,實行質量一票否決製。"人人無權忽視質量,人人有權監督質量",忽視質量是砸企業牌子,總經理隻好砸你的飯碗。
3.高質量的產品,有嚴密的組織結構保證
康培爾公司的組織結構管理,把生產力各要素合理地組織起來,朝著一個目標運動,從而使潛在的生產力變為現實的生產力,工作質量成為產品質量保證的基石。
在這種組織結構中,下屬公司產品和發展方向上彼此關係密切,經營上各事業部門有較大的獨立性,下屬企業成為利潤中心。理論上,在這種結構下,總部與子公司的關係簡化為控股與被控股關係,總部對子公司的投資隻是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組合而已,子公司自身的投資決策由子公司負責。隨著康培爾業務發展,外銷部、內銷公司以及以合資方式建立的子公司日益增多,組織結構又進一步演化。這種演化,使康培爾職能部門主要著眼於康培爾的整體運作、發展目標、市場研究、審計、監督等功能,而子公司則成為較獨立運作的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
綜上所述,康培爾公司在集約化過程中自發地走了一條以質量創新為基石,逐步形成現代企業製度的道路。
〔案例分析〕
企業管理也是一種生產力。據國外企業家測算,對企業經營實績的貢獻來說,如果投資占一分,技術占三分,管理則占六分,這是符合實際的。
康培爾公司狠抓以質量為中心的基礎管理,把科學技術、管理融為一體,成功地進行了質量創新,促進了企業高速發展,具體來說,給了我們以下幾點啟示:
1、加強統一領導,建立全麵質量管理網,貫徹質量責任製
產品質量是企業各方麵工作質量的綜合反映,涉及到各部門、各生產環節。隻有加強統一領導,在總經理的直接領導下,建立有力的,完整的質量工作體係,才能保證各部門、各環節在質量工作上相互協調,相互配合,才能保證全麵質量管理的深入開展。
總經理是產品質量第一關口,也是最後一道關口,康培爾總經理視質量為生命,廢寢忘食,一心撲在質量上,以質量創新創優保證了工作質量,保證了產品的整個質量。
為了充分發揮質量管理工作係統的效能,還需要貫徹質量責任製。質量責任製就是對質量管理的各級機構,各個環節,直到各個個人,都明確規定在質量工作上的具體任務、責任和權限。
2、製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計劃,貫徹目標管理。
質量方針是企業廣大職工遵守和提高質量的行動指南。例如,"質量第一,用戶第一,服務第一","趕超世界或同行業先進水平" 等,提法是比較有原則性的,質量目標是根據質量方針的要求,是企業在一定期間質量方麵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
質量計劃是組織和協調各部門、各環節進行質量工作的綱領。它包括質量目標計劃,質量指標計劃與質量改進措施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