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生物進化論的確立 第15章 貪玩的學生
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
查理·羅伯特·達爾文,1809年2月12日生於英國希魯茲別利,祖父和父親都是著名的醫生。
達爾文的母親喜歡栽培花卉和果樹,年幼的達爾文經常和兄妹一起采花捕蝶,漸漸地喜歡上了草木花卉。8歲時,他被送進一所私立小學,但他不喜歡課堂上老師講的枯燥的《聖經》,卻喜歡在課後觀察蝴蝶、蜜蜂,捕捉昆蟲。
上中學後,達爾文依然喜歡野外活動,學習成績很一般,老師認為他"是一個平庸的孩子,遠在普通的智力水平之下",他的父親認為他"除了打鳥、養狗、捉老鼠外,什麼都不會幹,將來會丟全家的臉"。
中學畢業後,父母希望兒子能繼承家業,便在1825年把他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但他對醫學不感興趣,聞到解剖用的屍體氣味便惡心不止。他經常和高年級學生一起到海邊采集海生動物標本,和這一帶的漁民交上了朋友,有時還登上漁船捕魚撈蝦。
因為有對生物學的高度熱情和認真態度,他居然在簡陋的顯微鏡下發現了前人的兩個錯誤。一是發現了板枝介所產生的帶有鞭毛並能運動的幼蟲,而過去被研究家們錯誤地認為是板枝介的卵。另一個發現是觀察到類似蠕蟲的海蛭的卵衣,而過去被人們認為是墨角藻幼年階段的球狀體。
他把這兩個發現寫成了科學論文,在愛丁堡大學的自然科學學會上宣讀,獲得了好評,這使達爾文研究生物學的熱情更高了。
醫學院的兩年就這樣過去了,他的醫學課程學得很糟糕。父親看到兒子學醫不成,"習性"不改,非常氣憤,就把達爾文送到劍橋大學去學神學,想讓他將來成為一個牧師。
達爾文對神學院的陳詞濫調同樣缺乏興趣。
有一次,一個學生向牧師提問:"老師,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生物是怎樣產生的呢?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牧師莊重地回答:"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按照一定的目的創造出來的。比如貓,被創造出來是為了吃老鼠,而創造老鼠就是為了給貓吃。自然界的萬物都是不會變化的。"
達爾文不以為然,對神學課程心不在焉,浪費了許多寶貴時間。
然而,在此期間也發生了對他"整個一生影響最大的一件事情",這就是結識了亨斯洛教授。
亨斯洛是著名的植物學和礦物學教授,非常賞識達爾文的生物學才能,他們一起去近郊采集標本,有時為了采集稀有植物標本,他們還要長途跋涉。在旅途中,亨斯洛把接觸到的每一種新奇的植物和動物以及每一塊有特點的地層都當成生動的教材,向達爾文傳授知識。
1831年,達爾文經亨斯洛的介紹,跟隨該校著名地質學教授席基威克前往北威爾士,考察那裏的古岩層,學習發掘和鑒定化石。
達爾文掌握了進行野外考察的知識和技術。
這一年,達爾文在劍橋大學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