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高科技成為新經濟的發動機(續) 第十一章 組織創新
1.組織創新是新經濟企業活力的根本
由於我們人類的生存空間是有限的,自然資源存在稀缺性。在各種可能的用途之間最有效地配置人類掌握的有限的稀缺資源,即在可用資源的約束條件下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需要是我們的根本目的。企業是構成新經濟的基本單位,具有一定的社會生產功能。現代社會生產是社會化的協作生產,從資源配置角度來看,企業是組織生產、配置資源的基本單位。企業選擇組織形式的最基本準則,即謀求成本最低,效用最大,采用最恰當的組織式以及各種經濟手段,來利用有限的資源,以圖獲得最大的效應。
新經濟時代是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繁榮,各國出現了更多的經濟貿易往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通信和信息革命,使世界各國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繁榮昌盛意味著高速的發展和不斷地變化和更新,同時也給企業帶來更多發展的機會,創業若能在高速發展和激烈競爭的今天,與環境發展保持同步,就必須不斷地調整自身結構,改變自己的經營策略,提高自身的水平與素質,增強適應能力,這不僅是環境發展的需要,同一時也是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企業組織創新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其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了。
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現代市場經濟使企業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受到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包括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處於經常的變動之中,沒有組織的變革創新,它就不能保持原有的地位和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因此創新的動力和願望是從保持企業生產和發展為出發點的。
組織創新意味著打破原有的組織結構,並根據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對組織的目標加以變革,並對組織內成員的責、權、利關係加以重新構置,形成新的結構和新的人際關係,並使組織的功能得到發展。其內涵在於組織從形式到內容,結構到製度的全麵更新。
組織創新在新經濟企業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新經濟企業保持活力的根本,具體來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組織創新是企業組織自身發展需要產生的行為
企業組織作為一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經濟組織,必然存在不斷發展與擴大的內在動力。麵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必須不斷地完善和調整自己,以適應發展的需求。科技發展、企業成長壯大,企業戰略的不斷調整,原有的結構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和企業戰略的發展要求,組織結構就必須相應地變革與創新。這是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必然行為,是企業組織內在需要。
(2)組織創新是企業外界壓力共同作用的要求
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科技的發展,市場需求的變化,企業市場占有率的變化,日益激烈的競爭,為獲得生存和發展企業不得不認真研究外部因素的作用,調整自身的發展成長戰略,重構組織結構,以增加企業適應能力,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3)組織創新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組織成長發展過程中,每一種形式的組織結構都與當時社會生產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與企業管理水平的發展相一致。企業組織每次較大的調整和變革,都凝結著理論和實踐的結晶,如泰羅的計劃與作業職能分離,法約爾的統一指揮原則,斯隆的事業部製的提出都是不斷實踐,不斷創新的結果。組織理論在實踐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得以豐富和發展,反過來又推動實踐的前進,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創新不是自發的演變,而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4)組織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通用汽車公司通過組織創新,在5年內就占據美國汽車行業的領先地位。而福特公司則滿足現狀,無心變革,導致瀕臨破產,不得不實行組織改組,才重新得到繁榮。實踐證明沒有適應性強的強有力的組織結構,企業難以保持競爭力和生命力。伴隨著企業組織的成長與發展,創新則意味著企業未來的興旺。
2.組織創新重振鬆下雄風
多年來,世界上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鬆下電器產業公司從未引起人們很高的重視。與追隨時尚、銳意改革的索尼公司相比,鬆下公司及其生產的Panasonic品牌電視機和錄像機看上去就像個笨拙的龐然大物,吃力地跟在領頭者後麵。日本製造業一些大公司的傳統做法是:由領先的企業確定技術發展方向,自己隻是照搬它們的技術。
這種做法如今行不通了。森下彈一目1993年接任鬆下公司總裁以來,對鬆下公司實施了徹底的調整,使之成為更富有創新精神、效益更佳的企業。通過在公司實行有史以來最為雄心勃勃的全麵改革,森下已使總部設在大販的鬆下公司在數字電子產品領域躍居世界領先地位。森下說:"我已把企業多餘的部門剔除掉,留下來的都是精華。"森下組織創新的招法引起眾多在新經濟浪潮衝擊下的企業爭相效仿。
(l)重建鬆下
①利潤。通過重點開發數字移動電話、數字視盤(DVD)播放機和ROM計算機驅動器等高技術產品,提高公司的利潤。
②研究。把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5個實驗室在研究與開發方麵的經費投入增加到占銷售總額的6%,其中以數字網絡技術為重點。
③管理。從以前的論資排輩轉向一種以業績為依據的報酬製度,增加公司主要管理人員的認股權。
(2)數字之虎
森下自從出任公司總裁以來,把利潤較低的消費電器產品的比重從原來占公司銷售總額的50%降到35%,轉入利潤更高的數字技術領域。已經在數字移動電話領域居領先地位的鬆下公司目前正同索尼公司爭奪數字攝像機的市場份額,並在數字視盤播放機市場上保持主導地位。最重要的是,由於成為新一代移動電話、數字視盤播放機和數字電視機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商之一,鬆下公司自身的增長勢頭日漸增強。
鬆下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因此日漸改善。公司的利潤率已從森下出任總裁之初的2.8%增長到1997財政年度的4.3%。1997年,鬆下公司的銷售總額達到600億美元,淨利潤達26億美元。森下希望,到2000年,公司的利潤增長率達到7.5%。不過,由於日本出現經濟衰退(鬆下公司50%的業務在國內),公司的經營狀況頗為艱難,這對森下目標的實現是個不小的障礙。這就必須增加在技術方麵的投資。該公司負責全麵研究與開發業務的佐能說:"隻有在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才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