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運用委婉的言語策略(2 / 3)

秘書見陶行知毫無鬆口之意,便以利誘的口吻說道:"陶先生年輕有為,又有留洋學曆,隻要陶先生在這件事上給汪先生一個麵子,今後青雲直上,何患無梯?眼下汪先生就會重重酬謝陶先生的。"說罷,從皮包取出一張銀票遞了過來:"這是汪先生一點小意思,希望陶先生笑納。"

陶行知哈哈大笑,推開秘書的手。說:"先生,我背一首蘇東坡的詩給你聽聽:'治學不求富,讀書不求官。譬如飲不醉,陶然有餘歡。'請你上複汪先生,恕行知未能從命。"

秘書滿臉通紅,他站起來,收起銀票,改用威脅的口氣說:"但願陶先生一切順利,萬事如意,將來切莫後悔。"說罷,悻悻而去。

怎樣才能抵製走後門違法違紀的行為,陶行知先生運用引用的方式來明誌和拒絕,是一種有效的策略。在招生入學問題上,陶行知作為教務主任有權處理,在正麵拒絕說情人的無理要求之後,說情人還進行利誘的情況下,陶行知引用了蘇東坡"治學不求富,讀書不求官。譬如飲不醉,陶然有餘歡"來委婉表達了自己清廉自守的誌向,幽默詼諧地表示出對不義之財的蔑視,弄得秘書惱羞成怒地悻悻而去。敬重事業,講究公平,不懼昏官,廉潔自律,陶行知先生其言其行,當為今世之楷模。

3.替人著想,體諒他人

說話者總是希望對方能夠接受自己所發出的信息,並作出相應的反應。這就首先要讓對方能夠接受你發出的信息。委婉的語言就可以幫助你達到這個目的。而要達到此目的,在談話過程中首先應替他人想想,體諒別人的處境,從而在談話中可以爭取主動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1馬克·吐溫讓服務員不禁大笑

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到某地旅店投宿,人家早告訴他此地蚊子特別厲害,他特別擔心晚上是否能安穩睡覺,想要事先對服務員打招呼,又覺得這樣做未必效果好,服務員不一定樂意接受。他在服務台登記房間時,一隻蚊子正好飛過來。馬克·吐溫靈機一動,馬上對服務員說:"早聽說貴地的蚊子十分聰明,果然如此,它竟然會預先來看我的房間號碼,以便夜晚光臨,飽餐一頓。"服務員們聽了不禁大笑起來,結果就記住了房間號碼,並相應地采取一係列防蚊措施,使馬克·吐溫這一夜睡得很好。

馬克·吐溫如果生硬地告訴服務員要怎樣怎樣趕走蚊子,就不一定能達到這種效果。馬克·吐溫的話很委婉,讓服務員易於接受,當然也就樂意盡心服務了。

委婉的語言是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聽話者感到你是為他著想,或者感到合情合理,這就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也給人以教育或啟迪。

委婉的語言的表現形式是婉轉溫和,這就形成了它隱約、含蓄的特點,也就使委婉的語言容量增大,語言雖然很簡潔通俗,含義卻是相當深刻的。

例2張詠勸說寇準讀《霍光傳》

宋朝知益州的張詠,聽說寇準當上了宰相,對其部下說:"寇公奇才,惜學術不足爾。"這句話一語中的。張詠與寇準是多年的至交,他很想找個機會勸勸老朋友多讀些書。因為身為宰相,關係到天下的興衰,理應學問更多些。

恰巧時隔不久,寇準因事來到陝西,剛剛卸任的張詠也從成都來到這裏。老友相會,格外高興,寇準設宴款待。在郊外送別臨分手時,寇準問張詠:"何以教準?"張詠對此早有所考慮,正想趁機勸寇公多讀書。可是又一琢磨,寇準已是堂堂的宰相,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麼好直截了當地說他沒學問呢?張詠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條斯理地說了一句:"《霍光傳》不可不讀。"當時寇準弄不明白張詠這話是什麼意思,可是老友不願就此多說一句,言訖而別。回到相府,寇準趕緊找出《漢書·霍光傳》,他從頭仔細閱讀,當他讀到"光不學亡(wú)術,(yàn)於大理"時,恍然大悟,自言自語地說:"此張公謂我矣!"(這大概就是張詠要對我說的話啊!)是啊,當年霍光任過大司馬、大將軍要職,地位相當於宋朝的宰相,他輔佐漢朝立有大功,但是居功自傲,不好學習,不明事理。這與寇準有某些相似之處。因此寇準讀了《霍光傳》,很快明白了張詠的用意,感到從中受益匪淺。

寇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人剛毅正直,思維敏捷,張詠讚許他為當世"奇才"。所謂"學術不足",是指寇準不大注重學習,知識麵不寬,這就會極大地限製寇準才能的發揮,因此,張詠要勸寇準多讀書加深學問的意思既客觀又中肯。然而,說得太直,對於剛剛當上宰相的寇準來說,麵子上不好看,而且傳出去還影響其形象。張詠知道寇準是個聰明人,給了一句"《霍光傳》不可不讀"的贈言讓其自悟,何等婉轉曲折,而"不學無術"這個連常人都難以接受的批評,通過教讀《霍光傳》的委婉方式,使當朝宰相也愉快地接受了。"借它書上言,傳我心中事",張公辭令,高雅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