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我希望代替那人的位置"
威爾遜任新澤西州州長時,他接到來自華盛頓的電話,說新澤西州的一位議員,即他的一位好朋友剛剛去世了。威爾遜深為震驚,立即取消了當天的一切約會。幾分鍾後,他接到了新澤西州的一位政治家的電話。
"州長,"那人結結巴巴地說,"我,我希望代替那位議員的位置。"
"好吧,"威爾遜對那人迫不及待的態度感到惡心,他慢吞吞地回答說,"如果殯儀館同意的話,我本人是完全同意的。"
"我希望代替那位議員的位置",深層語意是成為議員,取得議員席位。然而,剛剛去世的那位議員是威爾遜州長的好朋友,他正沉浸在悲痛之中,因此,對那位迫不及待的政治家的話語,故意按表層意思來理解,讓對方代替那位議員現在躺著的位置。冷峻的幽默,鮮明的態度,表現出一種"硬漢"的風格。
例2"誰能幫助他回憶他是誰嗎"
在西方某國,一個大型機場售票廳裏,許多旅客正排隊購飛機票,秩序井然。忽然,一個穿得筆挺的紳士,手拄"司的克",擠到最前麵,粗暴地指責售票員工作效率太低,耽誤了他的寶貴時間。他唾沫四濺地大聲嚷道:"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邊說邊用手指著售票員,滿臉顯出唯我獨尊、不可一世的醜態。
售票員平靜地轉過臉去,對票房裏別的工作人員說:"這位先生需要咱們幫助回憶,他有些健忘,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售票員又對排隊買票的旅客問道:"你們有誰能幫這位先生回憶一下嗎?他已經忘掉自己是誰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話在工作人員和旅客中引起了一陣哄笑。在笑聲中,那紳士的臉羞得通紅,嘴唇哆嗦著,想說又說不出什麼,隻得悻悻地回到後麵,依次排隊。
紳士所說的"你知道我是誰嗎?"深層語意是:我是一個重要人物,你必須對我格外尊敬,按照我的要求辦理。這顯然是狂妄自大,唯我獨尊的言語和作派。對此,售票員采用照對方話語表麵意思理解的方式,輕輕地一點撥:"這位先生需要咱們幫助回憶,他已經忘掉自己是誰了。"這就形成了幽默的諷刺。不僅引得眾人發笑,而且反戈一擊,窘得那位紳士無地自容。這種方式比直接的言語頂撞或聲嘶力竭的自我辯解不是要輕鬆巧妙、幽默風趣得多嗎?
11.擺脫困境,柳暗花明
交談中常會出現某種困境,使你進退兩難。要麼"背水一戰而後生",要麼"俯首稱臣而後亡"。這時,你該怎麼辦?
例1"沒有批準任命"
在二戰期間,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舉行首腦會議,斯大林不斷對羅斯福和丘吉爾施加壓力,通過的決議全是斯大林提出來的。羅斯福和丘吉爾總感到不舒服,決定戲弄斯大林。
一天早上,在例行會議前,丘吉爾說:"我昨晚做了個夢,夢見成了全球主宰!"
羅斯福接著說:"我也做了個夢,夢見我成了宇宙主宰!斯大林元帥,你夢見什麼?"
斯大林慢條斯理地答道:"我夢見,我既沒有批準對丘吉爾先生的任命,也沒有批準對羅斯福先生的任命。"
丘吉爾和羅斯福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在上述例子中,可以說斯大林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因為按常理說,宇宙是人類所能想象的最大空間,如果斯大林仍沿著他們的思路,去想出一個比宇宙更大的空間,那要麼是徒勞,要麼會鬧笑話。而這時,斯大林卻轉換一下思維角度,從人對人的控製關係中把握"空間",從而"置於死地而後生"。不但解除了自己的困境,反而倒過來戲弄了二巨頭一番。此可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2"老頭子"
清代的大學者紀昀,他總纂過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圖書集成,叫做《四庫全書》。他不但學問很深,而且更以機智幽默見長。傳說他夏天乘涼,脫了個赤膊,不料乾隆皇帝突然到來,他來不及回避就躲到床下去,過了好久,他以為皇帝已經走了,便問書童:"老頭子走了沒有?"不料乾隆皇帝並沒有走,便要求他解釋"老頭子"是什麼意思。麵對如此嚴峻形勢,他知道自己必須背水一戰了。於是略加思索,便對"老頭子"作出了妙解。他答曰:"萬歲為'老',人上為'頭','子'乃聖賢之尊稱。"乾隆聽後一笑,紀昀也得以解脫。
眾所周知,古代用"老頭子"稱呼皇帝是大不敬的,弄不好會惹來殺身之禍。如此困境,何以解脫?而且又不失麵子,確需機智多謀。紀昀這裏不能采取上例中斯大林另辟他路的做法,他必須直接回答皇帝的提問。這時他把"老頭子"三字分別用反向思維進行解析,從而合在一起後,"老頭子"反而成了尊稱了。
可見,當出現緊急困境時,你必須智謀並用。起碼應該掌握兩條原則:其一,鎮靜。不要自己亂了陣腳。其二,一般情況下,你必須打破常規思維定勢進行巧辯。因為,這樣的困境用常規思維大多是解決不了的。
例3孫中山是"真銅製"
在"文革"期間,有一天,四川有位老工人駐足在成都春熙北路孫中山銅像下,凝神瞻望。他想到當時有些人當麵互稱"同誌",背後都勾心鬥角,落井下石,無限感慨地說:"隻有孫中山是真同誌!"不料;這話卻被身旁的造反派聽到了,當即把他扭送到了民兵聯防指揮部。指揮部的頭頭說:"你說'孫中山是真同誌',居心何在?孫中山是資產階級的總代表,你膽敢稱讚他是'真同誌',這不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炮打無產階級司令部嗎?後台是誰?快快老實交待。"老工人眼看大禍臨頭,眉毛一皺,便從容地答道:"我說孫中山像是真銅製,不是其他金屬製的。"造反派聽了,對他毫無辦法,隻好把他放了。
"真同誌"和"真銅製"是音同義不同。老工人說的前句話本是心裏話,但被造反派上綱上線後便會大禍臨頭。老工人對待這一"失言",進行了巧辯,從而避免了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