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求職談話的技巧(1 / 3)

第八章 求職談話的技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人才市場不斷地得以完善。人才市場也成為求職者展現個人才華的舞台,你的表演能否成功,能否獲得觀眾--用人單位的喜歡,有賴於你的良好口才。要在眾多的、人才濟濟的競聘中展示你的豐姿和才華,你非得運用口才來推銷自己,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的注意。因而,任何一位求職者都要鍛煉好自己的口才,當好自己的"伯樂",更好地推銷自己,展露自己。目前,我國人才市場正逐步開放,人才流動也在多層次、多流向地加快進行,招聘與應聘模式悄然興起,日益推廣,並大有蓬勃發展的趨勢,用人單位麵向社會招工招幹,求職的個人進入市場尋找第一、第二職業。大學生在畢業分配時,要適應"單位選擇學生,學生選擇單位"的雙向選擇的市場機製。求職者麵臨一個可以自由選擇工作的好機會,但能否抓住這個機會,就要看這個人能力和水平了,這種能力和水平還包括展示自我、回答問題、通過聘用考試的語言能力與說話水平。現在的自由求職實質上就是帶著自己的能力與口才去人才市場應試。經濟要搞活、人才要放開、口才要鍛煉,這是順理成章之事,因此,求職應聘中語言應答的有關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的《走向成功》一書指出:"在工業社會裏,人人都在推銷自己。在工商界,沒有推銷,就沒有企業;在個人來講,不懂推銷,就難以出人頭地......"卡耐基也認為,"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85%要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也就是善於在社會交往中推銷自己。我們要走進市場經濟的大潮,就需要推銷自己,推銷自己比推銷商品更重要,掌握了推銷自己的技術,就等於擁有了成功人生的鑰匙。在推銷自己的過程中,應有效地運用求職談話的技巧,以富有特色的語言把自己的各方麵的才能和特長展示出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話說:自己的喇叭自己吹。求職擇業就是推銷自己,這種推銷難度更大,藝術性更強。在求職過程中,應聘者適當地運用話語為自己作宣傳,方能使對方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才能和優點。隻要不言過其實,適當地自我表白是必要的,它可以幫助求職者和招聘者雙方之間建立信任、合作關係。如果求職者不懂推銷自己的藝術,不知道如何推銷自己或是過於自信,擺出淩駕於他人之上的架勢,把自己當做皇帝的女兒,自然不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或是不敢大膽的介紹自己的長處,"蜻蜓點水"似的轉來轉去,當然也不會受到青睞。以下介紹一些成功求職者談話的技巧。

1.充滿自信,信心十足

人的一生要有所成就,實力第一,機遇第二。沒有本事,再有運氣也白搭,有了本事,不善於捕捉機遇同樣會抱憾終生。一些求職者在麵試中就缺乏捕捉機會的敏感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因此,在求職交談中應表現自己的信心,展示自己的奮起的精神,把一切自信都洋溢在語言中。

例一位已婚女性李某到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與總經理麵談求職。公司對她很滿意,就是擔心她有小孩會影響工作。

總經理:"李小姐,你的各方麵素質都不錯,隻是你已成家有孩子,這一點公司還要考慮一下。"(總經理心裏已準備把她淘汰了。)

李小姐:"我認為總經理的意見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是總經理,可能也會這樣想。"(總經理聽到這裏,有點意外,微微點頭。)

李小姐接著說:"公司的任務重,工作忙,誰也不願意職工拖兒帶女,東牽西掛地來上班。"(總經理聽到這裏哈哈大笑)李小姐話鋒一轉:"但是,我想事情還有另外一方麵,雖然我的想法不一定對,不過,還是想說出來請總經理指正。因為對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是職工有責任心。但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在生活中沒有經過責任心訓練的人,工作能有很強的責任心嗎?我想,一個母親與一位未婚女子對生活、工作責任心的理解是不會相同的,況且,我家裏有老人照料家務,我決不會因家庭瑣事而影響工作,這一點我想請總經理放心。"

總經理十分讚賞她的敏捷思路,當即拍板決定錄用她。可見,當招聘者對求職者心存顧慮的情況下,求職者可以委婉地敞開心扉,分析利弊,揚長避短,打消對方的顧慮,這比單純苦苦哀求對方同意接收自己的效果要好得多。

2.單刀直入,開門見山

求職中,直接陳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引起用人單位的注意。這種方法往往也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例在某市的大學生供需見麵會上,該市公安局研究所的招聘桌前,圍滿了前來求職的男性公民,部分是男大學生。一個年輕的女學生硬是擠到招聘桌前,向招聘人員表明自己渴望從事刑事檢驗分析研究工作。招聘人員麵露難色,因為這個研究所從來沒有女工作人員,有的,隻是清一色的男性公民。可是,麵對著姑娘懇求的目光,招聘人員決定破例給這位姑娘一個機會。他說:"工作人員需要下案件現場,遇到的盡是血淋淋的現場,姑娘家哪敢去呢!""我就敢去!"這個姑娘雙眉一挑,毫不含糊地說,"讓我抬死人,我也不怕。""你可別說大話,幹這行沒黑夜,沒白天,得隨叫隨到。""嘿、我假期打工就是給人家開車,跑起路來沒點膽兒行嗎?"說著她掏出了駕駛證。人事幹部這下服了,心裏直嘀咕,這樣潑辣能幹的姑娘比有的小夥子還能幹呢!這個研究所的人事幹部當場與之拍板,並簽訂了招聘合同。

這位姑娘求職成功秘訣在於她三言兩語,坦率直陳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對於人事幹部的發難並沒有顯露出絲毫畏難情緒和躊躇神態,這一切均符合刑偵工作人員所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盡管如此,人事幹部還是不太相信她的膽量,她亮出駕駛證並表明了自己的膽量,這才使人事幹部信服。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位姑娘在這種場合講話細聲柔弱,畏畏縮縮,則很難使人事幹部相信她能夠幹好刑偵檢驗研究工作。她的講話話鋒淩厲,單刀直入,快言直陳,直奔主題而不閃爍其辭,從而使人確信其具備刑偵檢驗研究工作應當具備的品質,其成功當不足為奇。

例某設計院是國家甲級設計院,任務多,待遇高,不少應聘者競相涉足,企求獲得一職之位。某大學自動化工學院與該研究院同在一個城市,也是這座城市中的第三流大學,這個學校的一名大學生在求職時,先是自報學的是機械製造專業,然後非常認真地問對方有什麼要求,設計院的一個老工程師告訴他主要是幹繪圖工作。這位青年人馬上說:"這是我最拿手的,我課餘就幫人家繪圖,3天1份,您可以當場試我。"老工程師露出了笑容。因為繪圖很容易但並不容易做好,這種工作單調枯燥乏味,年輕人如果肯幹,看來不是個眼高手低者。老工程師又問:"你搞過設計嗎?""搞過四個設計,都獲了優秀,還有一個被實習工廠看中了。"他拿出了證書和獲獎圖紙,老工程師饒有興趣地邊看邊聊:"搞設計要下現場,有時連軸轉,你行嗎?"小夥子拍著厚實的胸脯說:"沒問題,讓幹什麼就幹什麼,隻是希望有機會再讀個本科。""沒問題。"這回是老工程師拍胸脯了。事後,老工程師說:"這個學生的設計難度並不大,但實用。他不問待遇,不要求坐辦公室,而是希望繼續學習,是個有事業心的青年。我們倒不在乎他是大專生,這種大專生可能比本科生更實幹。"

不同的職業要求工作人員有不同的價值取向。應聘者在求職過程中,必須花相當功夫對用人單位的情況做一番調查。此外,職業工作性質也應列入求職者考慮的範疇之內。職業的行業特點、單位特點和崗位特點。行業特點的總體狀況決定單位的發展前途。行業的團體規範如行業的語言、工作習慣、工作作風、行業忌諱等更應予以注意。綜觀這個案例,這位青年大學生語言樸素無華,他的成功,關鍵在於麵談時穩重沉著、謙虛謹慎,使老工程師由衷地欣賞這位表年大學生敬業愛業精神。通過麵談,老工程師發現青年大學生的職業意向和本行業的職業價值意向相一致。在求職過程中,求職者對謀求的職位和工作特點須有詳盡地了解,並分析自身的利弊,從而做到知己知彼,揚長避短,才能在麵談中回避對己不利的話題。

3.協調左右,折衷藝術

作為一名公務人員或公關人員,必須具備協調左右上下關係的能力,所以求職中注意語言的折衷藝術。

例"第三類"人的求職成功

日本住友銀行招聘公關人員時,極為重視職員協調人際關係的才能。該銀行沒有專門考核業務知識,而是提出了一道別出心裁的判斷題:"當國家的利益和住友銀行利益發生衝突時,閣下采取何種對策?"三類不同的應聘者回答問題迥然不同。第一類人回答:"當國家利益跟我們銀行利益發生衝突時,我會堅決地站在我們銀行的立場上。"銀行主管人員認為,這樣的人將來準會捅漏子,不能招聘。第二類人回答:"當國家利益和住友銀行利益發生衝突時,我作為國家的一員,應該堅決保護國家的利益。"銀行主管人員則認為,第二類人員適合去政府部門工作,也不可取。第三類則回答說:"當國家利益和銀行利益發生矛盾時,我要盡全力使矛盾淡化。"銀行主管人員認為這種人才是住友銀行所需要的高手。企業同政府的關係往往集中表現在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上,企業公關人員作為企業與公眾之間的媒介,隻有善於注重社會整體的協調性,才有可能妥善地處理好企業與國家的關係。

第三類人為何求職成功,而前兩類人為何不成功呢?要成為一名公關人員,他必須具備協調上下左右關係的才能和本領。在企業與其他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組織發生衝突時,公關人員既要消彌雙方的歧異,又要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保證公司順利發展並與其他組織維持平衡和諧的關係。住友銀行的問題可謂別出心裁,獨具風格。在這種兩難選擇的情況下,求職者采用折衷的答題方式,同時提出若幹建設性意見,這樣有助於企業擺脫困境。自然這類人會博得招聘者的欣賞。可見,折衷的語言是求職者遇到兩難問題選擇時較為理想的回答辦法。

4.心理通融,聽者認同

人們最樂意接受的是與自己相同的觀點。因此,在推銷自己的過程中,要正確地運用心理相容戰略和聽者認同策略。

例高幹子弟的自我坦呈

某財經學院一名自費畢業生到武漢一家普通企業應聘,開始被人事部經理婉拒了。盡管這位自費生各方麵條件都很出色,但人事部經理查了檔案知道他是高幹子弟。這位自費生明白了因為自己家庭優越於普通家庭容易引起用人單位對自己能力的誤解,因此在介紹自己時,他選擇了讓對方樂於接受的觀點,與對方保持了觀點的一致性,盡量消除對方產生的疑慮,縮短了與對方的心理差距。他誠懇地對經理說:"我父親是高幹,但他對我的要求很嚴格,家中雖有保姆,但諸如自己衣服的刷洗等活,從來不讓保姆代我做,而是要我自己動手。由於我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因而養成了從不依賴父親職權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到你們企業去,任務再重,工作條件再苦,我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