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學術辯論的技巧(1 / 2)

第二卷 辯論的基本技巧 第九章 學術辯論的技巧

學術辯論就是針對某一學科中有爭議的問題,各方闡述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觀點的一種論辯形式。

學術辯論所爭辯的問題往往是未知領域中的問題,辯論的過程就是對客觀世界不斷探索的過程。在辯論過程中,各方都希望真理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各自都要竭盡全力為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千方百計地尋找對方論證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時,雙方都可以從對方的論證中受到啟發,從對方吸取有價值的東西,使自己的論據更充分、論證更有力,觀點更有說服力。正是這種相互辯駁、相互激勵、相互啟發的辯論過程,從而達到認識客觀世界本質及其規律、形成科學理論的目的。因而,學術辯論是發展科學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繁榮的重要標誌之一。學術辯論應注意以下幾點:

(1)科學性。學術辯論的目的在於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探求客觀真理,這就要求在辯論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科學性。首先,論據要真實、典型和充分,不論是從典型試驗得來的或從實地調查來的事實,還是從文獻中摘錄來的材料,都必須真實可靠,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有力地支持論點,決不能道聽途說,更不能憑空捏造。其次,論證要嚴密,遵守邏輯論證的規則,語言表述要準確、清楚。

(2)不要迷信權威。每個學科領域裏都會有權威,這些權威可能對他本學科領域裏的問題作出真理性的認識,但是不可能窮盡本領域中的所有真理。因此,對權威的觀點要具體分析,不能盲目崇拜,要知道,學術無禁區,凡是學術的問題都可以辯論討論,這樣才有利於科學的發展。

(3)態度嚴肅認真。學術辯論的目的不是為了在經濟上得到什麼好處,而是為了獲得真理。因此,在辯論過程中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當仁不讓,不講情麵,以服從真理為最高原則,同時又應該是言之有據,以理服人,不可唯我獨尊、意氣用事,更不可搞人身攻擊。

1.幽默巧妙,轉移論題

學術辯論中,麵對不易準確回答的問題,可以采取幽默方式巧妙地轉移論題,從而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例踢足球與刑事犯罪

1983年,我國的一位法學家應邀在聯邦德國馬善學會外國與國際刑法研究所舉辦的報告會上,作了關於當前中國刑法發展的報告。報告結束後,按慣例,各國的刑法學者就有關問題向報告人提問。有人問:"人們在行為當時怎樣能夠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的?有位加納刑法學者形象地提問:"假如一個人在馬路上踢足球,在踢的時候並不犯罪,但是在後來踢碎附近的門窗玻璃,因而可能事後被判了罪。對這一點,行為人怎麼能預先知道呢?"

報告人微笑著用詼諧的語言答道:"世界各國人民都愛踢足球,我們也在提倡,所以,你可以放心,不至於因為踢足球而被判刑的。"全場騰起了一陣陣笑聲。

對於"人們在行為當時怎樣能夠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是犯罪的"這樣一個刑法學的理論問題,顯然不是很容易闡述清楚的,加納刑法學者以踢足球為例要求我國的法學家對這個理論問題作出解釋。這麼深奧的理論卻用不足以構成犯罪的"足球風波"來說明,顯然缺乏有力的論證性,不過,倒給中國的法學家提供了借題發揮的機會,將"行為人怎麼能預先知道"的論題轉換成"踢足球不可能被判刑",巧妙地回避了難題,還給對方幽上了一默,從而活躍了氣氛。

2.邏輯推導,歸納演繹

學術辯論中,常用邏輯推理。嚴密的邏輯性是學術辯論的一大特色。常用的邏輯推理有歸納法、演繹法、類比法、歸謬法等。

例1關於"什麼是好作品"的論戰

梁實秋曾說:"一切的文明都是極少數天才的創造","好的作品永遠是少數人的專利品,大多數人永遠是蠢的,永遠與文學無緣"。對於這種論調,魯迅先生反駁說:

"倘若說,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麼,推論起來,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

梁實秋認為,文學作品是少數人的專利品,大多數人永遠是蠢的,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魯迅運用歸謬法進行反駁,由"作品愈高,知音愈少"推出"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的荒謬結論。使對方的觀點不攻自破。

例2文學作品與長瘡的臉

當代著名作家劉紹棠在南開大學作文藝理論演講,當他講到文學創作要堅持黨性原則時,說:"每一個階級的作家都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即使是真實的東西,也是有所寫有所不寫的,無產階級的文學更是如此。"一位學生在台下遞上來一張條子,寫道:"劉老師,我不同意您說的作家在創作時即使對於真實的東西也是有所寫有所不寫的觀點。既然是真實的,就是存在著的;存在著的,就應該給以表現,就可以寫。這才叫實事求是嘛!實事求是不是毛澤東思想的根本點嗎?"劉紹棠發現遞紙條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同學,就開玩笑說:"請把你的學生證拿給我看看好嗎?"那個女同學迷惑不解。劉紹棠說:"我想看看你的學生證上是不是貼著臉上長瘡的照片?""劉老師,你真逗,誰會在臉上長瘡時去照相呢?誰會把臉上長瘡的照片貼在學生證上呢?""這就對了,你不在臉上長瘡時去照相,更不會把長瘡的照片貼在學生證上,這說明你對自己是看本質的,因為你是漂亮的,長瘡時的不漂亮是暫時的,這不是你最真實的麵目。你不願把它照下來,貼在學生證上,這是對的。共產黨的某些缺點錯誤是需要批評的,但有些事情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它涉及到許多方麵,應由黨內采取措施去糾正。可你非要把它揭露出來,這豈不是要共產黨把長瘡的照片貼在共產黨的工作證上嗎?為什麼你對自己是那樣公正,對共產黨卻是這樣的不公平呢?"劉紹棠同誌這番精彩的答辯,終於使那位女同學表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