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合作與共享原則。信息資源乃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全球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信息高速公路"迅速向全球各個地方、各個角落延伸,為促使全球信息資源共享,為提高全球信息文明提供了技術保障。然而,要真正實現世界範圍內的信息資源共享,還有許多政治的、經濟的問題需要解決。要進行廣泛的國際信息交流與合作,建立獲取國外信息資源的渠道。對引進國外信息資源的方式要作效益分析:同時,努力開發本國信息資源,早日進入互聯網,為世界範圍內的信息資源共享,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
2.指導思想
合理配置信息資源的指導思想,應以學科布局為基礎,充分發揮綜合性信息機構的作用,同時建立起一批學科信息中心。在各級保障體係中,隻有根據不同情況綜合采用學科、地區布局模式,才能使全國的信息資源保障體係更加完善和可靠。國家一級的信息資源保障體係,應按照學科布局的模式建立,因為這樣做,突破了係統和地區的限製。將全國各係統、各地區的信息機構都納入到整體布局中,有助於改變信息資源建設在地理位置分布上不合理狀況。
四、我國信息資源分布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全國科技信息源的狀況及分布
中國科技信息源主要包括:科技圖書、科技期刊和其它連續出版物、科技報告、科技會議錄、國際組織及政府出版物、專利文獻、標準文獻、產品樣本、技術檔案、學位論文。
對外科技信息源的收集,主要依靠以下幾個部門引進: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北京市圖書進出口公司、上海外文圖書公司、中國出版對外貿易總公司、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北京圖書館。
目前,我國每年出版圖書4萬餘種,從國外引進10萬種;每年出版期刊5千種,從國外引進1.6萬種;每年出版科技報告5萬篇,從國外引進近50萬篇。
我國科技信息源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六大係統:國家科委所屬的全國科技信息係統;國防科工委所屬的國防科技信息係統;中國科學院信息係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係統;高等院校信息係統,文化部主管的全國公共圖書館信息係統。
從總體情況看,全國科技信息資源以北京為中心,形成了三級結構體係:①北京;②上海、四川、陝西、江蘇、遼寧、廣東、黑龍江、湖北、天津;③其它地區。
2.全國經濟信息資源的狀況及分布
我國經濟信息資源的建設以搜集、處理、存貯和提供各種經濟數據和社會統計數據為前提,經過長期努力,業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係結構,建立了中央級、省級、中心城市級、縣與企業級(基層單位)的四級經濟信息資源分布與結構體係。
我國的國家經濟信息係統是以國家信息中心為主體的,包括國家計委,國家統計局、國家經貿委信息係統和各部委經濟信息係統在內的大係統。
國家經濟信息係統具有工業經濟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商業經濟管理、計劃與控製、經濟貿易、投資管理、產品經營管理、物資供應管理、統計數據管理等功能子係統。
國家經濟信息係統的四級結構決定了經濟信息資源的四級分布模式:國家級經濟信息機構擁有全國各地、各子統的信息資源;省級經濟信息機構擁有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經濟信息資源;各中心、城市經濟信息機構擁有中心城市的經濟信息資源;縣級和企業的經濟信息機構擁有最基層的經濟信息資源。
3.我國的信息資源收藏水平
以圖書為例,依據《中圖法》基本大類統計,在全國前20名具有收藏優勢的圖書館中,隻有6個大類可以超過北京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占22個大類的27%。這20個館的平均收藏水平,隻相當於我國最大收藏館藏的38%。其中,數理化類平均水平較高,達到58.7%,環境科學最低,隻有20.1%。這種梯度分布狀況啟示我們:首先以學科劃分後的優勢來看,可以在局部上建立起更高水平的收藏,以提高我國信息資源收藏的整體水平和信息資源的保障能力。從另一方麵來看,大部分信息機構的資源優勢還比較單薄,個別機構"孤軍奮戰",尚未形成方便、可靠的保障體係,有必要在現有信息資源的基礎上,發展多級多個文獻信息中心,以發揮信息資源的群體優勢。
4.我國信息資源配置中存在的問題
(1)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以高校信息資源體係為例,按照國家教委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文獻資源購置費應占全校教育事業費的5%左右,並應從科研經費和計劃外收入中提取適當比例作為文獻購置的費用。而實際情況與規定卻相差甚遠。據統計,1990年全國高校隻有146所達到5%,占填報數據高校的16%。至於各省高等院校圖書館文獻購置費所占比例更是不平衡。
(2)信息資源入藏量急劇下降,造成信息資源嚴重短缺。我國在外文文獻信息入藏總量上,266個學科和主題領域中隻有27.4%達到完備水平,25.2%學科和主題領域的文獻信息隻是勉強夠用,有些學科或文獻信息類型尚處於極其薄弱的狀態。由於信息源經費的猛漲,導致信息資源入藏量猛跌。例如:①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近年用於訂購原版期刊的經費由150萬元增至400萬元,而所訂品種卻由8000種下降到2700種。②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在1985~1988年間,經費也由186萬元增至355萬元,品種卻由近5000種降到了3500種。③華中理工大學1986年訂原版刊817種,1994年隻剩下235種。④南開大學1986年訂1500餘種,1994年削減到400多種。⑤清華大學圖書館1986年訂外文刊3151種,1996年削減到2406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