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有些文藝評論家常將杜拉絲當成"新小說派"的一員。"新小說派"是產生於50年代的一種文學創作流派,它的成員想改變小說寫作技巧以適應迅速變化的現實。他們采用意識流手法,通過人物的心理、感覺、欲望、想象等來描寫事物。不過,他們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沒有個性,意識也不連貫,加之語言不完整,使讀者往往不知所雲。當我們提起這一點時,杜拉絲斷然否認自己屬於"新小說派"。她說,她的作品與娜培麗·薩羅、阿蘭·羅布格裏耶等"新小說派"代表人物的作品截然不同。她半開玩笑地說:"他們看到我的作品受人歡迎,才硬把我拉到他們一邊,以壯聲勢!"的確,讀過杜拉絲小說的人都會受到她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感染。這是與"新小說派"作品的表現手法不同的。
杜拉絲不僅是位作家,她還是電影導演。我們請她談談對當前電影的看法。她說,當前電影的根本問題是創新少,因循守舊多。當你坐在電影院裏,眼前的東西總覺得似曾相識。現在拍片費用越來越高,拍片人越來越怕拍不好,隻得走萬全之路,避開風險,結果作品平庸無奇。由此,杜拉絲對電影的前景甚表憂慮。"當然,這也取決於電影劇本的質量。"談到這裏,杜拉絲說,她有意將小說《情人》搬上銀幕,期望能挑選到合適的中國演員擔任片中的男主角。
瑪格麗特·杜拉絲的願望今天已經變成現實。經過她及製片人的努力,由法國著名電影導演讓·雅克·阿爾諾執導的《情人》已在1991年拍攝完成,1992年初與廣大電影觀眾見麵。阿爾諾曾導演過《火之戰》、《熊》等引起廣泛影響的影片。《情人》一片的男主角是由香港著名的年輕演員粱家輝擔任,女主角則是在7000多名應召者中挑選的一位英國姑娘珍妮·瑪施。她隻有18歲,住在倫敦郊區,過去從未拍過電影,甚至電影院也去得不多,但是很有拍電影的天賦,加之本人勤奮好學,因此順利完成拍攝任務。導演誇獎她是"十分難得的人才"。拍片初期,她完全聽從導演的安排。到了後期,她經常對導演提出意見,而且都"很有道理"。這部電影的外景是在越南拍攝的。為了把環境布置成30年代法國殖民統治時期的樣子還真花了很大力氣。由於男、女主角都不會講法語,影片攝製時使用的是英語。緊接《情人》之後,法國又拍攝了《印度支那》、《奠邊府》兩部描寫法國在印度支那進行殖民統治的影片,有人說這是反映他們殖民情節的"印度支那三部曲"。
杜拉絲並不隻埋頭文學創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曾全力投入法國的抵抗運動,是一名堅強的反法西斯戰士,與現任法國總統密特朗同在一個抵抗組織。我們看望她時,正值法國裏昂法院在審訊法西斯戰犯巴比。這個德國罪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法國裏昂市殺害許多無辜群眾,人稱"裏昂屠夫",民憤極大。杜拉絲對此十分關注,明確地對我們說:"審訊戰犯完全必要,戰爭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那一段曆史誰也不該忘記。"她說:"有些人認為,那已成為過去,現在無須舊事重提,但持這種觀點的人隻不過占我國人口的千萬分之一,他們是極少數。"
杜拉絲說,她自17歲時離開印度支那後從來沒有機會再重訪這一地區。她也很遺憾沒有機會到中國。不過,她補充說,在越南時曾越過邊界到中國的雲南地區。這也算是到了中國。她知道中國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她指望有一天終會到中國看一看。講到這裏,她說,有人告訴她,小說《情人》在中國已經有好幾種譯本,"這不正說明我已有許多中國讀者和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