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設計要求,該電站每年生產時間為70%,其餘時間用於更新燃料、維修設備與安全檢查。核燃料每次更換1/3。但該廠實際生產時間已大大超過設計要求,停產時間大大縮短。近年,生產時間都接近80%。主要原因是各環節的生產人員都熟悉自己的業務。陪同人員對我們說:"我們工廠的生產與管理人員共有1400人,平均年齡隻有31歲,小於其它工廠,這樣培訓就更為必要,為此設有專門的培訓中心。生產人員熟悉業務了,能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事故也就少了"。看來,工廠十分重視生產人員遵守操作規程。記得我們走進廠區時,路旁的通告牌上指名道姓地批評一些人曾違反操作規程。據稱,自從投產以來,這座核電站還沒有發生重大事故。盡管如此,工廠還是規定有一旦發生重大事故應采取的緊急措施。緊急措施分為兩級,第一級緊急措施由廠長下令實行,第二級緊急措施由省長下令實行,這一級緊急措施中包括有在兩小時內將人口疏散的措施。

鈾是一種強烈放射性物質。防止放射性汙染是核電站必須十分關注的問題。國家對這裏允許的輻射標準做了嚴格限製。比如,規定核電站工作人員應經常進行身體檢查,每人人體倫琴當量(雷姆)不得超過5。那些不能經常進行身體檢查的人,倫琴當量不能超過1.5。實際上,這些年檢查結果表明,電站人員隻達到這個標準的1/10。再比如國家規定核電站周圍居民及食用周圍農作物的居民每人每年的人體倫琴當量不超過0.5,而這些年實際測實結果隻達到0.2。這說明隻要嚴格按規程辦事,放射線的汙染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法國有豐富的鈾礦,但目前核電站用鈾全部靠進口。關於核廢料的處理,廠裏也都有明確的規定。有些含有較強放射性的廢料,用火車送往法國西北部的核廢料處理廠進行處理,有些則就地貯存起來,等待放射性的自然消失,也有的氣體因為所含放射性低於規定標準,就直接通過煙窗排放到大氣層。目前國家規定排除廢氣的標準是70000居裏,去年該廠實際達到的是5946居裏。國家規定排入水中液體的放射性不得超過55居裏,而去年實際達到的是12.9居裏。

陪同人員告訴我們,由於核電的成本低,電的價格也便宜。目前核電每度價格比煤電便宜1/3,比油電便宜1/2,隻有水電比核電更為便宜些。

法國自1956年建成第一座核電站以來,核電生產不斷發展。目前全國已有55座核電站投入生產,正在運轉。還有8座核電站在興建中。核電站提供的電力已占全國發電總量的80%,這個比例還將進一步增長。法國的核電站分布在全國各地,甚至在首都巴黎的郊區也有核電站。一些人曾對核電站的安全存有疑慮。但是在事實麵前,他們都不得不改變看法。由於核電站大多靠近河邊或大海,環境優美,它們都成為人們節假日休息的地方,而許多核電站也是參觀的景點。實踐已經證明,核電是一種安全的能源,可為人類帶來巨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它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