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的日子過的倒是很平淡,宮牆高矗、流光飛逝,渾然雍雍的不知不管流年飛度,漸漸也就這麼半死不活、半活不死的如此過去。
其間也曆經了一次選秀,但清歡的興致不在此處,故而留用的秀女並不是很多。
雖然後宮之中有了一脈新鮮的血液充盈而入,但那些新人對我也是尊崇的。我明白,不是因為這一朝的秀女比前幾朝的本性要好、要純良,而是一切一切全都由於了水土的造就。她們不是不搶不爭,而是因為沒的爭;她們不是不起嗔恨,而是因為清歡對後宮是真正做到了雨露均占、毫不見偏愛有私處,故而那醋意也就沒的地方去萌發。
而韓皇後也終歸是在歲月的層層磨洗之下,漸有了西遼皇後合該有著的母天下的儀態,再也不需要刻意的強持便已能有不怒自威的鳳儀呼之而出。也是因了這一遭,後宮上下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條,各宮各苑裏的貴主兒們誰也不見有不消停、不周成處。
而朝堂上,興安帝清歡亦是兢兢業業躬身理政、恪守原則,絕未有任何半點兒怠慢之處。
整個西遼上下、帝宮裏外、前朝後 庭,皆數呈現一種蒸蒸日上、欣欣向榮之蓬勃勢頭,百姓安居、國運繁昌。漸漸的,人們便忘記了當朝皇帝乃是來自非正統的謀權篡位,甚至忘記了那隻曆經短短四個年頭,在西遼泱泱國史裏有如曇花一現、在曆史浩瀚長河中隻做了一點浪濤便很快被湮沒的,正統的弘德一朝的存在。
但也有一些如我一轍的清明之人心裏明白,興安帝之所以如此勵精圖治,其實正是因了他這皇位得來的並不正統,故而他便從治國理事之上著手彌補,以卓絕的政績讓百姓隻記住他這個皇帝的好、而從心坎兒裏隻願意記住他的好,從而淡化再至遺忘他身上所背負著的那些反骨與不正統。
其實這樣做也委實是為了麻痹自己的一顆心,讓自己在竟日的案牘勞形中漸漸忘記、漸漸拋下那些不願意記起的事情,忘記對弘德帝心中的愧疚。
其實在這之餘還有一個緣由,卻隻怕是除我以為,沒有人會真正明白的那樣透徹的。便是清歡愛而不能,對一個前朝餘孽的愛而不能,對弘德帝那第二任隻做了沒幾日便淒慘死去的皇後、陳氏妙姝的愛而不能……
一切注定終歸成了注定,一些自苦也不會因了內心怎樣愛的熾熱而感化天地變成甘甜。苦海無邊,俗世作弄,一直如是,未有停歇。
但或許真的是順應了泱泱天命的那些因果輪轉,當年海龍寺大師一語洞穿的話語多年跟隨、有如夢魘。
即便國運如此龍騰,即便西遼一日勝一日的繁華、百姓一日勝一日的福澤,興安帝清歡這若許年來綿綿走過,也依舊不能有一個孩子……
看來苦果與福報確實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即便清歡勵精圖治積累下如此多的功德,也依舊消減不了他身後跟隨不歇的孽業。他不能有孩子了,他身後的江山大業,注定隻能成為念兮的,我的兒子的,我自己……一個人的兒子的!
雙眸不經意便隨著心念的氤氳而翻滾起灼燙的火,蕩滌不歇,猛地一下就圖騰了!這一直浸泡不曾遠去的地獄業火猛地一下把我整個人都燒灼成了灰燼!
也罷,也罷,我樂得看這西遼國運蒸蒸日上、百姓對著他們的皇帝頂禮膜拜嵩呼萬歲!越是這樣,將來在那皇上轉身之後留給我兒子的江山便會是一派平坦鼎盛的江山!會免去我兒子諸多辛苦,讓我兒子穩坐皇位減去許多煩心惱人之事!
那麼清歡,我希望你可以活的更久一點兒、更長一點兒,盡你所能為我兒子多做一些事、做更多的事。
我知道,這也一定是你所願意的、甚至就是你眼下心中所想的對不對?
嗬,隻是可笑,真可笑!若是當有一日你猝然明白你登基為帝以來傾盡半生苦苦所做的這一切,原不過就是一場蒙在鼓裏自以為是的為人作嫁,那你又會作何感想?會不會死不瞑目?
嗬!
其實這麼些年了,一路坦緩的走過來,又加之了幾多重風風雨雨的,也又遇到了許多曾經不曾遇到的人、經曆了許多不曾經曆的事兒,雖都是大同小異,但這經曆到底也有了些豐富。
早年前遭我也時不時的想過,為何自個要將自個搞的如此發累?若是一開始我便死了不是便幹淨了,不是便一切都好?何苦要攪擾的自己連同眾人全部都不快樂,全部都苦苦掙紮、苦苦沉淪,累身累心所有人都不能解脫?活在這世上本就已經如此痛苦,聚散離合人世羈絆原不過是一場因緣的和合,一死了便什麼都散了、都沒了,又何來報複何來爭奪之說?隻有活著的人,那才會有不甘,由不甘而生執著、由執著而生執念,歸根結底卻都得陷入到了自個鋪墊出的一場囹圄,苦苦掙紮、無力脫困!其實一死,不就萬事皆空,不就萬般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