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歐元與磨蹭(2 / 2)

“因為今天我要到學校為同學們敲章啊。敲章的同學需要7:50前到,跟班主任一樣早!”他很自豪。

果然,他是敬畏且崇拜老師的。老師的話比家長的話好使。

晚上做作業,歐元又開始磨蹭時。

“我告訴你老師”這句話在孫清娜舌尖來回轉,終於忍住沒有說出口。她就不信,她一個家長在家裏調教不好他!

孫清娜使勁誇他,花樣百出地誇他,眼睛一閉管他真假地誇他。跟他說“書讀得天下無敵的好”,“我為他感到驕傲”,“我要把他讀過的書都拍照,上傳到微信上,這樣大家,尤其你喜歡的老師,也會知道你讀得有多好”!

孫清娜誇得都有些心虛了,歐元終於眼睛一亮:“好,那就每天讀一本繪本,一周讀7本。”

“好。哎呀,有個小問題,微信自身格式的原因,需要9張圖呢。”

“那麼,我就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本。周六周日每天兩本,這樣不就9張了?你笨哇?”

“果然是你聰明呀。我們就按你說的來吧!”

讀書這件事,就這麼搞定了!

孫清娜簡直不敢相信,它真的就這麼搞定了!

事實上,比這還要好。

幼兒園班上有個媽媽熱衷買書的女孩子,名叫樂樂,進入小學後,歐元和她分在了同一個班級。在樂樂媽媽的倡議下,歐元和樂樂結成讀書對子,做書友,每個周末尋一個下午開讀書會。

兩個小朋友一替一頁,同讀兩本中文,兩本英文,共4本書。天暖的時候,偶爾也會去公園讀。有時候讀完兩家人一起吃飯。小孩子們嬉戲期間,大家也很開懷。

從讀書這件事,孫清娜確認了歐元的一個特點:特別重視自己的計劃。

一旦每周9本成為了他的計劃,他就有內動力去完成;一旦約好每周和樂樂讀4本書,即使英文對他來說無法理解也會讀完。正如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要周五、周六晚上睡到爺爺奶奶家,刮風暴雨他也執意要去。

從讀書這件事,孫清娜也學到一個乖:不能跟他死磕。

孩子是一根筋的孩子,家長不能當一根筋的家長。得靈活變通。

也許是孫清娜誇得太猛了。家庭作業裏有數學作業之後,難免會有做錯的地方,檢查後告知他,才一說他有做錯的地方,他就氣極敗壞——他不習慣挫敗感。

左庸稍一講解,他就尖叫。

毛病!不能慣!

隻是孫清娜和左庸不再針尖對麥芒。他不願意聽,他們就讓他自己再看看。常常是過了一會,他情緒發泄過了,大家再重新討論。

“生氣是可以的,發泄也是可以的。但是你隻能自己氣,不能把氣撒到我們身上。”

歐元愣了一下:“那我可以把氣撒到東西上嗎?”

“隻能撒到不會有破壞的東西上,比如枕頭,被子,床。不能是電腦、電視機、遙控器這些會壞的東西。”

確認好範圍,歐元跑到臥室,生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