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紫薇不能入睡,她心裏很亂很亂,毫無緣由的想大哭一場,可是連一滴眼淚也不能掉,她是人妻人母家中的支柱,她的化身應當是水泥柱子沒有彎曲隻有承受不住壓力時轟然一聲倒下。她不能在丈夫和孩子麵前表現出軟弱哀憂和有悖鍋碗瓢盆的情調。幾個月的奔波與精神上的刺激使她疲憊不堪,她很困,眼前呈現出一片模糊不清的朦朧,但卻遲遲不想也不能入睡,心中鬱積的一團濃濃的惆悵使她留戀夜晚的寧靜與孤獨,沒有任何人來打擾她,她也不必去應酬任何人,隻有那尊滴水觀音渾身閃著白玉的光澤和鑲金的閃光在對她默默地關注著,這是她心中的上帝、聖母、老天爺以及任何一句在仰天長歎時輕呼出來的感歎詞的具體偶像,她外出時這影像跟隨著她給予她自信和勇氣,她們麵對時這座偶像給予她心靈的寧靜和淡泊。
中國人不過聖誕節,可不知從哪一年哪一位先生的外交活動開始,港台及標有USA字樣的聖誕卡大量湧入中國市場,那上麵或雕或鏤或燙或繪地構畫著極富浪漫色彩的醉人意境,其中配以癢人心扉的柔詩蜜語悄悄話,再飄灑著幽雅的香氣或帶著輕聲細語的音樂或精致的緞帶或考究的信封,它呼喚著人性的甦醒,它激起了天性對****的渴望,它把陽光下勤苦勞作的耕男織女重新引入了伊甸夢境,它讓中國的少男少女擎著甜蜜進入花季,由滿口直言的闖將變成了自尊自愛的紳士和淑女;它讓青年男女愛得更加高雅更富內容更添緣分;它為中年男女、老年朋友開出了二度梅,它也把聖誕節的概念帶入了不信宗教的中國。
中國人不知道耶穌,但知道這一天是西方最熱鬧的日子,相當於中國的春節,隻是中國人不明白西方人圖個啥,中國的春節嘛意思很簡單,冬去春來,隆重地慶祝春播就寄托了秋收萬石的渴望和祝願,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中國人早就知道這個理,所以在開春的第一個節氣裏(春打六九頭就是春節的開始),把貓了一個冬天的腰抻直,猛吃猛喝幾日,攢足了勁兒,準備大幹,獲得個四季豐登沒問題,民以食為天嘛,中國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幹活吃飯這是天理,那位耶穌真的能從天上給扔下糖餅?《聖經》是神話傳說吧。所以在中國人的心裏聖誕節已然不是正經的節日,除了那些帶著香味的聖誕卡在那些愛做西方夢的人兒中間傳贈著以外,官方不會放假,老百姓也不會包餃子炒菜串門兒這些中國人過自己節日時的充實內容,這是和10月25日,11月25日及各月的25日一樣的很普通的一天。
大自然不懂政治,它按照自己的規律和意誌在這一天把雪普降到了天下的各個角落,給各國的孩子都送去了一個踏雪而至的聖誕老人的美夢。這場雪下得好大好大,漫天裏迷迷蒙蒙,旋轉著交織成大如席的雪片鋪天蓋地地嘻戲著,分享著聖誕人間的歡樂。紫薇不會去裝飾一棵聖誕樹或裝扮成一個聖誕老人背著大口袋挨家去送禮,她佇立窗前望著白茫茫的世界,在心中向著白胡子老人默默地劃著十字,紫薇問自己,在這聖誕節日裏如果讓我許個願,我將祈求什麼呢?她靜靜的靜靜的等待著自己的回答,一個清晰的聲音在心底裏響起:願那個不幸的姑娘重獲理智和幸福。這聲音慢慢地膨脹,響徹整個胸腔、體內、房間、雪野、天空、宇宙,紫薇頓時熱淚盈眶,她四顧空間,突然決定不等雪停,馬上出去,到大雪中去向聖誕老人為這姑娘索取一件能讓她幸福的禮物。她不顧身體的不適,不顧交通的堵塞,不顧一切地闖入了雪的王國,立刻就被裹挾起來吞沒了。她像一隻雪球似的在遮沒一切的雪海中滾動著,不假思索地隨著潛意識的指引向一座古代的皇陵公園走去,她以前曾經見過那兒有賣耶穌受難的十字架項鏈,她要在聖誕節裏去買來送給那個在美國受難了的不幸的女孩兒。
公園裏竟別有一番天地,這裏的一切在大雪的裝飾下顯得那麼高雅潔淨,一排排天然的聖誕樹給予了這個古老的公園一種芬芳的靜謐,沒有遊人在走路,卻在湖邊亭內石後樹下不時地飛起幾聲嬌憨的俏喁,幾對熱戀中的亞當夏娃正陶醉在這無人的真空中。紫薇幾乎懷疑自己誤入了伊甸園,卻無心更正自己的錯覺。她已經看不出來穿戴為何,完全被大雪覆蓋成為一個移動的雪人,在幾乎沒膝並依然還在呼呼飄灑著的大雪中踉蹌著,軟軟的裘皮大衣有一種濕漉漉的沉重感壓在肩頭。一個孤獨的女人艱難地行走在風雪彌漫的伊甸園中,她在尋找什麼?精神病嗎?這應該成為那些戀人們閑散中關注的中心話題,女孩子為此發出一聲呻吟,惹得男友急忙湊近嘴唇加以安慰,向她保證,她的將來絕不會這樣,他絕不會讓她一個人孤獨的在大雪中行走,不管去尋找什麼。紫薇全然顧不上儀表和精神病之嫌,這段路在風清日朗的遊園時都嫌太遠,何況今日呢?已經過了中午,饑寒交迫更是雪上加霜的腰痛膝酸,她幾乎在雪中滾爬著,跌跌撞撞地走著,終於來到賣遊園紀念品的第一座小亭子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