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3 / 3)

一想起這些,傅玲玲就流眼淚,她的眼淚永遠也流不盡。不像他的血,很快就流盡了。

她就在真娘亭裏。在他倒下去的那個地方,地上很幹淨,他們把地上的痕跡都清除了,連一點一滴也沒有留下。她終究沒有看見那血是紅的還是黑的。

總是有人寸步不離地陪著她,使她覺得人家都在關心她,同情她。打牌的老人常常停下來朝她看看。放了夜學的小學生一群群奔過來,遠遠地站住了,排成一排,看著真娘像,然後其中的一個尖聲喊:“鬼來了。”大家拔腿便往回跑。

傅玲玲心裏抖了一抖。

這時候就有人告訴她:“你看,那個老太婆,走過來,就是他的娘。”

傅玲玲有點緊張,她看過去,一個衰老的人低著頭,夾著一個包,匆匆地走過來,走近來,傅玲玲看清了她的頭發花白。

這個蒼老的女人走過來的時候,抬頭看了一眼,她看見傅玲玲坐在那裏,便哆嗦了一下,好象很害怕,回頭就走,在路麵突起的石子上絆了一下,超趟著迅速地走遠。

傅玲玲隻是輕輕地歎息了一聲。

第二天她就上班了。

傅玲玲從幼兒師範畢業後就分配在這個幼兒園裏做大班學生的老師。那一班小人都很喜愛她,因為她性格溫和,從來不罵小人。

傅玲玲來上班,大家都很驚疑。他們已經為她請了一個代課的,可是傅玲玲卻來上班了。他們想勸她回去,但看看她的麵孔,就沒有開口。

小人們平常是必然要嘰嘰喳喳喊她傅老師早的,可是現在他們擠成一堆,看著她手臂上的黑紗,然後又看她的麵孔。他們看她時的目光,使她十分不安,使她有一種錯覺,好象她自己就是個罪犯。

大家沉默了半天,後來同事們還是說話了。

“小傅,”他們小心翼翼地試探,“聽說是個癡子。”

傅玲玲愣了一會,問:“誰是癡子?”

他們相互看看,就不作聲了。

傅玲玲便追問了一遍:“誰是癡子?”

他們又沉默了一會,終於說出了那個殺人犯是個癡子,說現在判案子都要做精神鑒定的。

傅玲玲自然是聽明白了,卻又覺得糊塗。後來就有兩個穿製服的人來找傅玲玲,證實了同事的傳聞,殺人犯是個精神病患者,所以就免於起訴。

因為免於起訴,這案子就撤了,不成立了,所以辦公室裏一些封存的遺物就要請傅玲玲去清點,整理。

傅玲玲有點身不由己地跟著他們走。

馬長軍辦公的地方,傅玲玲是去過好多次的。從前她去,她看見小馬,就很開心。他們夫妻感情是很好的。

傅玲玲看他們撕開封條,打開辦公桌的抽屜,對她做了一個手勢,傅玲玲就去接受馬長軍的遺物。

她在他坐過的椅子上坐下來,愣愣地翻看著他的信件,材料。愣愣地她便有些緊張,有些不安,她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那兩個穿製服的一直站在她身邊的緣故。

“能不能……”她喘口氣說,“讓我帶回去吧。”

他們點點頭。傅玲玲就顫顫抖抖地把小馬的東西包了,帶回家去。

夜裏她就獨自一人回想著和小馬認識相愛到結婚,隻有兩年,她永遠也不會忘記的。後來她就把小馬的遺物拿出來看。

她在小馬的信件材料中,看見一張精神病院的病曆卡,她的心就抖動得很厲害,她以為這肯定是那個殺人者的病曆卡,小馬是不是早就曉得那個人有病呢?她想,小馬如果是早曉得的,事情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她看那張病曆,病人的姓名卻不是那個殺人的人,而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她有點迷惑。那天夜裏,她一直迷惑,但後來還是睡著了。

後來過了幾天,傅玲玲就到有關部門去了一次,她跟他們說,馬長軍的事,過去就過去了吧。

被精神病人殺了而要追認烈士,是一於鄉比較難辦的事,也有些尷尬,因為這是沒有先例的。現在既然家屬收回了請求,那就比較順利。可以召開一個相當規模的追淖會,準備一份評價比較高的悼詞。

傅玲玲卻沒有來參加追悼會,匹處找不到她,囚為會場是租定的,不好延期誤期,就準時開了,反正是單位出而,是組織上對死者的安慰,蓋棺定論。

這一天傅玲玲到醫院去做了一個小便化驗,化驗結果證明她懷孕了。

傅玲玲從醫院裏出來,繞道又到真娘亭那裏去了,幾個老人在太陽下打牌。她在那裏默默地坐了一會,起身的時候,她又看見那個衰老的母親低著頭,趟超著匆匆地走過去。

傅玲玲目送她走了。她看看手表,離下班時間還早,她離開了真娘亭,便回幼兒園去上班。

雖然是一座民風篤雅的小城,殺人的事也是發生過的,所以事情過去以後,也就過去了。

瑞雲是瑞雲好婆在廁所裏揀回來的。

從前瑞雲好婆大家都叫她吃素好婆,因為她年紀很輕的時候就開始吃素敬佛。

後來吃素好婆把瑞雲抱回來,又後來大家都接受了瑞雲,大家慢慢地就把吃素好婆叫作瑞雲好婆。

所以應該說是先有了瑞雲才有瑞雲好婆的。

其實瑞雲從前肯定不是叫瑞雲的。瑞雲不是那種裹在蠟燭包裏被丟掉的小孩。她被拋棄的時候,已經有三歲了。

她一個人很乖很安靜地坐在那個很肮髒很臭的地方。她的一條腿生下來就和另一條不一樣,所以她到三歲還不會走路。

那時候大家看吃素好婆執意要收養她,就說好婆你給她取個名字吧。

吃素好婆想了一想,說:“就叫瑞雲吧。”大家都說這個名字好。大家都知道瑞雲是一塊石頭的名字。 尹

瑞雲好婆的男人從前是這宅房子的主人,可是在瑞雲好婆嫁過來的第二年,她的男人就死了,瑞雲好婆就成了這宅房子的主人。

這宅房子是大戶人家的房子。從前大戶人家的住宅,總是很考究的,首先便是寬綽。

寬綽是很要緊的,寬綽代表主人的身份氣派還有錢財等等。在瑞雲好婆的這宅房子裏,東西兩落總共有九進。除了轎廳和大廳沒有樓房,其餘每一進都是三樓三底兩廂房,最後一進特別寬綽,所以庭院也就特別大。

寬綽是很令人羨慕的,不過寬綽了就難免有些空洞,空洞了就會使人產生各種各樣的聯想。瑞雲好婆在剛剛守寡的那一陣,住在這裏很不習慣,家裏人手少,他們又沒有後嗣,守著這麼空曠的大宅,弄得神經衰弱。夜裏睡不著覺,好像老是在等什麼東西出來。下人裏有些膽大的,喜歡編故事的,說備弄裏夜裏有鬼出現。瑞雲好婆夜裏從來不敢走備弄出去。

備弄很長,就愈顯得狹窄,從瑞雲好婆住的最末一進穿過備弄走到大門口,幾乎走去了半條巷子。

後軒的傍屋有一扇邊門,直通巷子。瑞雲好婆年輕時耐不住寂寞,就從邊門溜出去,看看野景,打發掉黃昏頭的冷清。

邊門的對麵是兩間普通的民宅平房,住著一個乖不乖癡不癡的老太婆。開始,瑞雲好婆出了邊門,就到她那裏講幾句話。可是有一天,老太婆突然說,她的兩間房子是觀音堂,在屋裏設了牌位,供了靈桌,過了不久,居然還真的有人來燒香,後來香火居然還蠻旺的呢。

有人來燒香,老太婆就裝神弄鬼。這時瑞雲好婆再仔細看她,就覺得這個老太婆很可怕,她就再也不敢出後軒的邊門了。

有一天夜裏她做了一個夢,夢見那個老太婆變成了菩薩,對她說:心中有佛,眼中無鬼。

那幾年瑞雲好婆是很空閑的,收地租房租的事自有管家去管,屋裏上下的收作,自有各類下人處理,用不著她操心。她就去廟裏求了一本經書來看。

經書上寫了一個“空”字。

瑞雲好婆頓悟,從此再也不怕鬼。

瑞雲好婆記得從前庭院裏有許多樹花和草花,每年春秋,滿院子紅紅綠綠,到後來花草就凋了,再也沒有長起來,倒是那塊不怎麼惹眼的石頭,總是冷冰冰地站在庭院當中。

這塊石頭就叫作瑞雲。

瑞雲是一塊太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