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6(1 / 3)

章節16

餘教導“噢”了一聲。

葉昌群說:“要不要到你這裏繞一下,來接你。”不等餘教導回答,他又說:“這樣吧,你這裏離報社也不遠,你慢慢走過來,準七點在報社誰口等。”

餘救導範住了。到第二天一早,他七點差十分就到了報社門口,一直等到七點二十分,仍不見人來,也不見葉昌群。餘教導有點急,不知道是不是聽錯時間地址。f倉看報社傳達室裏一位老同誌老是朝池著,就走過去打聽。傳達室的老同誌笑起來說飛“你這位老同誌,你沒有經驗,說匕點出發,起碼在七點半以後開始來,八點能走,就是仔事。

這樣分教導就放了心,隻要不是弄錯了地方,多等一會兒無所謂。

果然到八點差十分,有一輛很漂亮的小麵包車來了,在報社門口停下來。車門開了,葉呂群下來招呼餘教導上車。餘教導在車門口往車上一看,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坐得滿滿的,除了葉昌群站起來空的那隻位子,另外隻有前排司機旁邊有一隻空位子了。

葉昌群說:“你坐前邊吧。”

車裏有人說:“哎。還有丁主任。前麵是丁主任的。”

這樣就少了一個座位,餘教導有點尬尷。葉昌群說:“沒關係,在這邊傳達室借一張凳子。”

葉昌群從傳達室拿了一張方凳,加在車廂過道裏,然後讓餘教導坐了他的位子,他自己坐方凳,餘教導很不過意,謙讓了一番,還是坐了。

然後車子繞出一大段路,去接丁主任,從丁主任那兒出來,餘教導看了一下手表,八點已經過五分了。

汽車在擁擠狹窄的小城舊街上爬行了二十幾分鍾,才出了城。一上公路,眼前開闊了,大家心情也開朗起來,談笑風生。餘教導和葉昌群基本上插不上嘴。後來有人問葉昌群:“老葉,你這位朋友,哪裏的。”

葉昌群說:“他是餘覺民。”

好象沒有什麼反應。

葉昌群說:“就是我們星期茶話的主持人。”

有人“哦”了一聲。說:“是作者。”

他們對“星期茶話”欄目好象沒有什麼深的印象。葉昌群對餘教導說:“他們是新聞部的,和我們不是一個部。”

隔行如隔山,也難怪。

一個多小時以後,到了太湖邊的這個茶場。正是春茶上it季節,滿山遍野都看見有人在采茶。陽光綠葉起伏的山脈,餘教導心裏有點激動。

一群人到了場部,場長早已接了電話在等待他們,人一到,就泡新的碧螺春,杯子是透明玻璃的,沒有花紋圖案,專供喝碧螺春茶用,先加人80 C左右的開水,再撒人茶葉,但見色澤碧綠,細嫩蜷曲的茶葉沉下去,慢慢地伸展開來,茶水泛綠,不要說喝,就是看一眼,也讓人舒服。

葉昌群找個空當,向場長介紹了餘教一導,說餘教一導對茶葉茶道很有研究。場長很客氣地請餘教導指教,餘教學說:“不敢當,不敢當,我是來學習的。”

年輕的記者都笑了,場長也笑笑。然後場長就和丁主任聊起來,介紹當年春茶的情況,大約講了,三十分鍾,大體情況就講完了。丁主任和幾個記者又問了兒個問題,場長一一作了回答,然後大家收起筆記本,開始品茶,說一些讚揚的話,間或也開開玩笑,看上去他們和場長很熟。葉昌群和餘教一導在一邊就象是陌生人。

茶過三杯,就淡了,這是碧螺春的特點,也是許多好茶的共同特點。因為嫩,所以不經泡。一看時間,十一點半,場長說:“吃飯吃飯,今天是便飯啊,現在廉政,請各位多多包涵。”

大家隻是笑。

一群人到了餐廳,就見一大圓桌擺著,冷盤已經放好,十二道小盤,菜有熏魚醬鴨油雞海蟄菠蘿蘑菇等等,中間是一大盤油爆蝦。

丁主任“哈哈”一笑,說:“場長哎,你這叫廉政飯呀。”

場長笑笑,問服務員有什麼酒。

服務員說什麼酒都有。

場長回頭征求丁主任意見,喝白酒還是喝啤酒。丁主任說:“聽你的,聽你的。”

場長說:“聽我的,我當然要喝白酒。”

於是拿來白酒,另有啤酒和易拉罐飲料。

餘教導是能喝一點白酒的,但他有點拘謹,不大好意思,就倒了一點飲料。葉昌群沒有白酒的量,喝啤酒。

年輕人鬧起酒來,興致極大,各種名口的酒喝過來,大家有了兒分醉意,卻見兩位老同誌幹巴巴地坐著,不動聲色,有人就把矛飛進蘆花頭轉到葉昌群身上,說:“老葉今天不夠朋友。”

葉昌群一再說不會喝白酒,他們又鬧,“老葉不喝,讓老葉的朋友代喝。”

餘教導一時興起,就喝了一小杯,一旦開了戒,別人就不能輕易放過他了,一杯連一杯,你方敬過我又來,直把餘教導灌得暈乎乎的,幸虧葉昌群在旁邊一再勸阻,擋駕,要不然餘教導就不知怎麼收場了。

熱炒有好幾道,其中有幾道和茶葉有關的,這是茶場的名菜,一道是“茶葉炒蛋”,利用喝剩下的若螺春的湯葉炒雞蛋,黃綠相映,清香撲鼻。另一道叫“碧螺環仁”。蝦仁居中,綠茶繞四鄧,猶似白玉鑲翡翠,美味可口,別有風味。

酒足飯飽,又回到會一議冤,飯新泡j:茶,子決煙,然後就開始講買茶葉的事。場長說,早已經給準備了,一人送一斤炒青,如果還要買,優惠價,有碧螺春,也有妙育,

一陣混亂之後,各人買了自己需要的數目。一看,都是買的炒青,一塊錢一斤。場長不說科麼,倒是開票的女會計,一再強調,這是一級炒青,市場價是五十塊一斤。葉昌群和餘教導各人買了兩斤,加上場長送的一斤,共有三斤。茶葉是半斤裝的,三斤茶葉有六包,拿在手裏,很大的一堆,餘教導覺得不好意思。

各人的帳各人算,算清了,場長說:“怎麼都不買碧螺春,我這裏的碧螺春,不負盛名的。”

大家說:“窮記者,買不起。”

丁主任猶豫了一會,說:“我要一斤,不要一級,二級或者三級的都行。”

場長叫人去拿來,是二級,一斤收八十元。丁主任聽了,愣了一下,說:“哩喲,八十。”

場長說:“今年又上了,二級的,國家牌價是一百二,我們向附近茶農收購,一百一。”

丁主任問:“你們自己有茶場,還向農民收購?”

場長說:“丁主任你不知道,我們場生產的碧螺春,每年雖也有幾十擔,但根本不夠用,每年這時候,來的人有多少?中央的,省的市的縣的鄉裏書記來,一開口就是一大批,供牙垃求呀,二級的,今年供銷部門向茶農收購是一百零五元,我們加一點價,才能搶到一點。”

大家聽了都歎息。

丁主任說:“是這樣的,你們也難呀,每年要貼不少錢吧。”

場長苦笑說:“那就不提了。”

丁主任說:“唉,我這是私人買的,不好報銷的,唉,八十塊。”

場長笑笑,說:“算了算了,七十吧。”

丁主任苦著臉。

場長咬咬牙,說:“六十。

丁主任這才去交錢。葉昌群餘教導和幾個記者先走了出來。餘教導聽他們幾個在說:“丁主任這碧螺春是孝敬田總的,他自己是吃不起的。”

大家把茶葉放上車,就和場長告別。

餘教導脫口說:“怎麼,就走了。”

大家朝他看。

餘教導說:“我還,還有不少問題要請教呢。”

大家又笑起來。

場長笑著說:“下次來,下次來,歡迎下次來。”

揮手,上車。

回去的路上,大家昏昏欲睡,喝過酒,熱鬧過了,現在靜下來,就想睡了。餘教導頭也有點暈,卻不想睡。他看看大家大包小包地抱著茶葉,心裏總有點內疚。他想算一算,今天這一趟,場裏就貼了

多少錢,可是算了半天,也沒有算2背,他知j亙總不是個小數日。

剛到家,餘教導跟兒女們說起這次出差。感歎不已。兒女們也隻是聽聽而已。

不過兒日,《甫橋晚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丁主任和另一位名記者合寫的長篇通訊《今日茶鄉風景獨好》。餘教導一讀了,十分感動,並且很佩服丁於他們的才能,他想自己一趟茶場之行,除了買到兒斤茶葉兒乎另lj無所獲,確是有一點懊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