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6(2 / 3)

餘教導看了丁主任他們的文章,其中介紹到茶場的茶葉,介紹碧螺春,也介紹了炒青,形容得十分誘人。餘教導看了,當下就把在茶場買的茶葉取了出來,拆了包,泡上一杯,過了一會呷一口茶,覺得味道不是很正。餘教導拿過杯子,仔細看時,發現茶色並不是生青碧綠,而有些發黃,茶葉也很粗,有不少茶梗漂在水上。他又喝了幾日,味道實在不怎麼樣,根本不象丁主任文章上寫的什麼香氣鮮嫩,味甘鮮醇厚爽,餘教導把茶葉包拿來看,上麵明明寫著一級炒青。餘教導一時有些恍惚不解。

當日卜晚,葉昌群來! ,餘教導說:“你那茶,在茶場買的,喝了嗎?”

葉昌群說:“喝了。”

餘教導說:“怎麼樣。”

葉呂群說:“不怎麼樣。”

餘教導說:“怎麼說是五十塊錢一斤的一級炒青呢。”

葉昌群笑起來,說:什麼一級炒青呀不知四級五級還是六級

呢。再說即使一級炒青,也不過賣了二三十塊錢一斤吧,他們幾個

人到茶葉店去看過了我們拿的這一種,大概個二二塊錢一斤。”

餘教導說:“那個女會計說嘿嘿……”

葉昌群說:“隻有丁主任的那一斤碧螺春,是貨真價實的……”

餘教導聽了直是搖頭。

葉昌群來,是和餘教導商量下麵的稿子的事。餘教導說:“我現在好象難以為繼了,是不是停一停再說。”

葉昌群也是這個意思,整個部裏,包括主任也都有相同的想法,一合即拍,決定暫停“星期茶話。”

不再給《甫橋晚報》寫文章,餘教導一下子就輕鬆多了。輕鬆下來,就想下棋,常來的一些棋友。水平都在他之下,他沒有大的興趣,很想小吳來,可是小吳有很長時病不來了,他給小吳寫了一封信去。

等了兩天,沒有等到小笑卻等到了江家麒。

餘教導看到江家麒,也很高興,說:“你怎麼有空。”

江家麒也不說什麼客套話,告訴餘教導,母親到西徑刺繡I..以後,興致很高,時隔不久,就通過從前刺繡研究所的一個熟人,介紹了一個外商的生意。這個外商是受美國好萊塢一位女明星委托,來訂購四百幅女明星本人的繡像,為慶祝她從影三十年送人作紀念品的,要求根據女明星的照片,做出刺繡品來。李風霞親自弄出了樣品,對方看過以後,十分滿意,當即付了百分之十的定金。西徑廠就集中精力趕製四百幅繡像。繡像全部完成以後,卻不見外商來取貨交錢。後經多方打聽,才知道出了事情。女明星因為涉及一樁醜聞,身價陡跌,不僅慶祝會成為泡影,兒乎所有財產被法院判罰。女明星一時不知去向,外商在那一邊找不到債主,這一頭也不好向西徑廠交待, 一幹脆也一走了之。

對西徑廠來說,一下子就損失了好幾十萬,這四百幅繡像,國內市場是根本銷不掉的,要重新開辟國外市場,談何容易。李鳳霞為西徑廠辦的第一件事,就得了這樣的結果,越想越傷心。人變得呆頓頓的,眼睛發定。廠裏擔心她出問題,送她回來,回家以後天天流淚,弄得一家老小不能安寧。

江家麒來找餘教導,無非是想請他相幫勸勸。餘教導當然義不容辭。他跟江家麒過去,就看見李鳳霞坐在家裏發愣,見了餘教導好象不認識的。

餘教導在她麵前坐下,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好,他想來想去,不大好相勸。倘是自己碰上這種事情,也會想不開的。

幹坐了一會,餘教導看李鳳霞桌上擺了一本書,他順手拿來看看,是一本《亂針繡法》,書裏還夾了些紙片。餘教導一看,居然都是他寫的那些文章。李鳳霞剪了下來夾在書裏。

餘教導看了,心裏愈發不好過,稍坐了一會,他就告辭了。

以後餘教導一直放心不下李鳳霞,想去看看,又怕去了沒有什麼說的,熬了幾天,他又去了一次。

這一次卻不同了,一家人笑逐顏開,西徑刺繡廠那個叫馬女人的廠長也在。餘教導進去時,正聽他在大誇美國女明星了不起,女強人什麼,原來,那位女明星並沒有被醜聞打垮,很快又重振旗鼓,找個後台老板,慶祝會照開,四百幅繡像很快就提走了,西徑廠絕處逢生。

按照廠裏和李鳳霞訂的合同,利潤分成,李鳳霞分得一大筆錢。

馬廠長說:“李師傅,你身體怎麼樣,倘是好一點,就下去啊。”

李鳳霞點頭。

漢家麒卻說:“你省省吧,安逸點吧。”

馬廠長說:“哎,怎麼省省呢,我們要靠她幫忙呢,廠裏人都說李師傅是我們的救星呢。”

一家人笑起來。

餘教導在一邊插不上嘴,他覺得自己在這裏是個多餘的人。

後來在家裏他和餘秀餘棟閑談,說起李鳳霞應聘的事,說到她得了一大筆錢。

餘秀餘棟互相看看,又朝父親看看,什麼也沒有說。

餘教導覺得很沒趣。

小吳一直沒有來,也沒有回信。餘教導有些生氣,他想不到這個一向很謙和的小夥子會這樣無禮,即使沒有空來,也該給他個回音呀。

空閑的時問,餘教導就看棋譜,看得興起,就自己擺起來,一個人下棋,慢慢地覺得能運用一些規矩套數了,心中很是得意,急於想和厲害的棋手下幾盤。

又過了些時間,小吳終於來了,麵色很蒼白。餘教導還有些生氣,就表示出一些冷淡來,淡淡地說:“哦,你來了。”

這時候他就看見小吳左臂上帶著黑紗,他心裏一驚,說:“你家裏誰……

小吳看了一眼手臂上的黑紗,說:“兩個都沒有保住。”

餘教導“呀”了一聲,愣了好半天,說:“你妻子……”

小吳說:“要是生下來,倒是個男孩呢。”

餘教導說:“怎麼會,怎麼會出這種事,怎麼會。”

小吳說:“醫生原先是說過的,她心髒不好,不能要孩子。”

餘教導說:“既然這樣,你為什麼,你怎麼可以……”

他說了一半停下來。

小吳低垂著眼睛,不說話。

餘教導手抖抖地去泡茶,開水燙了手。

小吳說“來吧。”

餘教導說:“不來不來,我不來。”

小吳笑了一下,說:“為什麼?”

餘教導悶著不說話。

小吳熟門熟路,自己把餘教導的棋盤棋子拿出來,說:“讓先。”

餘教導這回沒有謙讓。

一盤棋,餘教導很快敗下陣來。

老規矩,再來就是讓兩子。讓兩子餘教導又很快敗下陣來,後來又連來三盤讓兩子都是餘教導輸棋。最後小吳說:“餘教導,你怎麼回事。”

餘教導並不明白,輸也輸得糊裏糊塗。

小吳和餘教導一起複盤,耐心地指出餘教導的失誤之處。

餘教導一邊複盤,卻有些心不在焉,他突然問小吳:“以後你怎麼辦?”

小吳說:“過過再說吧。”

餘教導看著小吳,突然又說:“慘事啊,慘事啊……”說這話的時候,餘教導眼睛有點紅。

小吳喝了一口水,說:“過去了,不提也就算了。”

餘教導心裏隱隱作痛。

小吳說:“再來一盤,餘教導你用點心。”

餘教導說什麼也不再來了。

小吳說:“也好,往後有時間了,廠裏照顧我,改做常日班了。”

這天夜裏餘教導送小吳出去,一直到小吳拐彎不見了影,餘教導還在門口站了很久。

從前有高僧雲遊四方,在這個小城某街巷的井台邊歇腳飲馬,馬先飲而後波。搜處忽生蓮花,故巷名即蓮花巷。

這是傳說

大家知道這地方這一類的傳說很多,在每一個角落,都有著一些神奇吉祥的或者詭浦怪異的故事,就像石子小街上的石卵子,俯拾皆是,也就不以為壽了。報紙副刊的某一個角落也間或登一篇地名考類的小文章,幾百字,把口頭的傳說以書麵的形式表現出來。讀報的人也一玲一掠而過,沒有什麼大的興趣。

住在蓮花巷的梅德誠是副刊地名考欄目的作者之一。因為報紙平均每一周甚至每兩周才登一篇地名考類文章,而且固定的專欄作者至少有六位,所以梅德誠的文章並不是每一篇都能被采用的。早幾年的情況要好一些,早幾年基本上隻有梅德誠和另一位作者,那時梅德誠的用稿率比較高,現在的用稿率就低了,但這並不影響梅德誠的寫作心態。梅德誠是一個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作者,他的一手蠅頭小楷,抄寫得畢工畢整,即使錯了一個標點符號這一頁他便要重新寫過。副刊的幾個人跟他熟了,見了他的手稿,就說,印製品來了。梅德誠聽了這話很是高興,因為每次他都親自將稿子送到報社,而不是郵寄,所以每一次他都能聽到大家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