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讓三牧去采幾片大點的、健康的葉片。等了20分鍾,他空著手回來了,說大的不夠健康,健康的又太小。我哭笑不得。三牧讓我對不得不和許三多共事的人產生深深的同情。這時候,我不可控製地懷念剛剛離去的女孩凱莉。同樣是白人,同樣是大學生,冰雪聰明的凱莉不管多複雜的活兒一教就會,來研究所短短的三個月,連做培養基的裝置都會用了。這個技術不少工作多年的技術員還沒掌握呢。三牧跟她怎麼可能生活在同一世界上!不知道三牧會不會歎天不公,他看上去很滿足,很快樂,很自信,似乎別人有義務容忍他的愚笨我隻是不明白,精明過人的老板怎麼會找來這麼個看上去毫無靈氣,專業也跟我們的工作相去甚遠的傻小子。正在我被三牧折騰得焦頭爛額的時候,老板問我:“三牧怎麼樣?”“還好。”我言不由衷地說,自己都感到虛偽,可我不習慣背後說人壞話。“是嗎?”老板似乎不相信。我隻好實話實說了,三牧跟一般人有點不一樣,他好像聽不懂我的話。也許我的英語不夠好,可羅絲寫得那麼詳細的操作筆記可是標準O英語啊。“我知道,我知道。他對植物和昆蟲都一無所知,所以我要你手把手教他。他渴望學習。”好一個渴望學習!因為他渴望學習,我們就要花雙倍的時間去教他。看著一向苛刻而挑剔的老板認真地為三牧辯護,我陷入了沉思,也許三牧身上不同於常人的某些特質觸動了他心裏柔軟的地方吧,這個很難通融的人似乎正在變得更有人情味兒。
說完三牧的‘‘壞話'回到實驗室,看到正在顯微鏡下數蟲子的三牧,突然覺得很自責。其實三牧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他雖然學東西很慢,但一旦學會了,就能毫不走樣地一直做下去。比如數蟲子,一般人連著數上兩小時,非得發瘋不可,可三牧一數就是大半天不挪窩。還有他關於大而健康的謬論,不是很符合條件優先的邏輯嗎?怪隻怪我沒告訴他葉子的生長狀態更重要呢還是尺寸更重要。
由此我想到了許三多,中國大陸現在的“許三多熱”大概也是基於同種原因。許三多的坦誠、幼稚、不設防讓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聰明人自慚形穢。許三多和三牧是遠古時期遺留下來的珍稀動物,他們的存在是為了淨化現代人的心靈,喚醒人類古老的情感。他們本不屬於這個世界,所以隻能活在小說和電影裏。
(原載《星島曰報》副刊2008年1月25曰)看花幵放聽鳥歌唱很多時候我們不快樂,但很少深究這種不快樂的原因。
我在魁北克讀書的時候寄住在一對中國夫婦家裏。男主人Z在日本拿了博士學位,準備回國的時候恰好遇上國內的非常事件,便轉道移民來加拿大,在拉瓦爾大學做博士後。來了不久就買了一棟獨立房,還把其中的一間租給我們,賺些房租補貼家用。在當時的我們眼裏,他們是很成功了,博士後是工作性質,工資比博士生的助研獎學金高很多,買了房就是有產階級了。而且他們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女兒,是在日本出生的。來加拿大後又添了個兒子,兒女雙全。我以為他們很幸福。但事實是,他們經常在我們麵前抱怨Z做了兩年的博士後了老板也不幫他轉副教授,女兒的學校教學質量太差,跟國內根本沒法兒比,連請來裝修的工人都欺負他們英語不好,偷工減料,洋人鄰居更是種族歧視,狗眼看人低。
後來有一次Z的老板跟我聊天,說起Z法語太差,拉瓦爾大學所有課程都是法語授課,Z想當副教授很不現實。又有朋友告訴我Z太太說這裏教學質量差的依據是這兒數學課居然教孩子玩撲克,她不知道這是為了培養孩子喜歡數字,喜歡數學的一個方法。還說他們圖便宜,找來的裝修隊根本就是三流的“野雞”公司……
我由此想到,生活中我們的不快樂有很多主觀的原因在裏麵。這種先入為主的心態阻礙了我們看到事實的真相,客觀地評判對錯。Z夫婦活得鬧心其實並不在於事件本身,而是他們首先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覺得自己英文不好別人都在欺負他。我設想即便Z得到了一個教授的位置,他們可能還是不開心,因為教授的工資跟公司經理的薪水是沒法兒比的,而Z的才華絕對不比那些拿了個MBA就去呼風喚雨的小子差。
中國有“境由心造”的古話,意思就是快樂還是不快樂其實是由我們的心決定的,跟外麵的事物實在沒有太大關係。就好像睜開眼睛,有的人看到春風裏柳枝搖曳,百花盛開,也有人看到樹蔭下陰暗潮濕,布滿苔蘚和黴菌,說不定還有毒蛇出沒。這個世界絕不完美,甚至可以說滿目瘡痍,充滿了醜惡、狡詐和欺騙,很多事情我們都沒有辦法阻止它發生。幸運的是我們的目光可以選擇路邊的野花,而不是動物的糞便,我們的耳朵可以選擇百鳥的鳴唱,而不是刺耳的噪音,我們的雙腳可以選擇土地而非沼澤,我們的心可以選擇快樂而非痛苦。
已經很多年沒有看到Z夫婦一家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最終對加拿大失望而回到沒有種族歧視之慮的中國。這麼多年過去,也許他們已經意識到,他們曾經站在陽光下可惜一直緊盯著那片小小的影子。如果他們抬起頭,就會看到花兒在綻放,鳥兒在歌唱,快樂離他們並不遙遠。
(原載《僑報》副刊2008年5月1日)旅遊心態有個美國人去中國的西藏旅遊。西藏原始、落後,西藏人生活很苦。但這個美國人玩得很開心。他去窮人家做客,把帶來的口香糖分給當地的孩子們。就在他的行程快結束的時候,公安人員找到他,說,你的護照是假的,已被宣布失效。從現在起你就是西藏居民。
這個美國人頓時傻了眼。爭辯一番無效之後,像當地人一樣過起了柴米油鹽的日子,為一點繩頭小利斤斤計較,來時瀟灑隨意的風采蕩然無存。有一天,上麵來人告訴他,護照事件是冤假錯案,他可以回到美國去了。這個倒黴的美國人大喜過望,一分鍾不耽誤馬上飛回了美國。
家人和朋友發現他幾乎變成了另一個人。除了工作,他的時間幾乎全部花在和家人一起盡情享受生活上,視金錢、名利、得失如糞土。他們以為他在西藏受佛教熏陶,大徹大悟了。問他,他說,非也,我突然發現人活在世上應多一些旅遊心態。旅遊之所以輕鬆、愉快,是因為我們知道在這個地方不過是短暫停留,可以不在乎它的不完美,欣賞遠遠超過挑剔。當我們回到家中,周圍的一切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東西,我們把它們看得很重。久而久之,忘掉了有一天我們都將無一例外地歸於塵土這個事實。於是我們為了那些並不永遠屬於我們的東西疲於奔命。其實,人生在世,就是一次曆時幾十年的旅程,盡情享受這個行程中遇到的友誼、親情和沿途的四季風景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啊。
(原載《星島日報》副刊2005年11月3日)苦難教會我們什麼上中學的時候,我和幾個愛看書的女同學熱衷於收集名言警句。但那時能看到的書也就是《向陽列車》、《高玉寶》之類的,名言實在沒多少,所以記在我那本漂亮的硬殼筆記本上的大多是一些辭藻華麗的景物描寫。上大學以後,接觸到真正的名著,這才有了真正的名言。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出國前,竟也記了整整兩大本。
現在翻翻這個已經有點變黃的筆記本,大致可以找回當時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思考。出乎意料的是,這個二十幾年前的筆記,居然出現了“苦難”這個話題。關於苦難的名言有:痛苦留給你的一切,請細加品味!苦難一經過去,苦難就變成甘美。
-~~歌德苦難對於人生是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巴爾紮克
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麵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麵掘出了生命的新水源。
——羅曼·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