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的同事,平時見麵最多一個就打發掉的,今天居然告訴我她懷孕了。於是休息時間就重男輕女問題探討了半小時之久。另一個貌不起眼的技術員,拿來一家去迪斯尼樂園遊玩的相冊,一兒一女,敦厚老公,笑容燦爛,其樂融融,bingo!灰姑娘自有王子寵。周扒皮一樣的老板,破例露出狼夕卜婆的笑容,邀所有打手家中燒烤,本人宰了他兩個熱狗、兩個漢堡,看他忙得滿頭大汗,直想哼哼“翻身農奴把歌唱'周末約了一個朋友喝咖啡,把肚子裏的苦水倒掉給咖啡騰地兒,收獲廢話一籮筐,餿主意兩大桶。嘿嘿,人跟人相處也不難,一點真誠,幾句閑言而已。喝完咖啡去健身,踩器械出身汗,做桑拿再出一身汗,身體裏的毒素滋滋往外冒,feyebye您呐,本小姐不養閑人。坐在桑拿房,閉目息神,腦瓜兒飛轉,揣摩為啥台灣人把桑拿叫“三溫暖'上網看到博客區新增了超級打招呼、媚眼功能,好友動態裏媚眼滿天飛,一片Hi聲。點一下,送出幾十個,嗬嗬,原來popular這麼容易。
想起一句話:看見人家的牆要倒,如果不能扶,那麼不推也是一種善良;看見人家傷心落淚,如果不能安慰,那麼不幸災樂禍也是一種善良。我要加一句,生活中,如果不能愛,給一點溫暖也是一種善良。
父親現在南京的一位老朋友,已是八十歲高齡。最近自費出版了一本傳記類圖書。他給我父親一長列名單,托父親把書捎給這些他在淮陰時的老戰友。父親一一找過去,名單上的人竟無一還活在世上!
當父親告訴我這件事,我感到一陣驚悸,好像聽到了死神沉重的呼吸。父親還在講述我認識的某位叔叔已命歸黃泉,我卻已被迎麵撲來的死亡氣息弄得幾乎窒息。怕父親太過傷感,趕緊把話題岔開。我沒有想到,老年人的世界,不光要麵對體力的衰竭,各個器官的退化,還要生活在這樣一個被死亡重重籠罩的氛圍裏。看到父母跳舞、唱歌、交友,忙得不亦樂乎,我覺得不可思議。如果到了他們的年齡,我都懷疑自己是否還能笑得出來。
心理學家說,中年,是最容易對死亡產生恐懼的年齡。他們站在老年的門外,看到了自己的宿命,卻無計可施,無處逃遁。真的進入老年,反倒處之泰然了。回首人生,花開花落都已見過,大道小路都已走過,酸甜苦辣都已嚐過。活著就好,多活一年算賺的。生命,就是這麼不可捉摸。
其實,人類存在這麼多年,又能解讀多少生命的奧秘呢?
我們不知道哪一天離開這個世界,因而懼怕死亡。但如果知道自己的確切壽命,—天天走向既定的終點豈不令人絕望?!正是因了對死亡的無知,活著的歲月才顯得這麼漫長。生死無常,也許正是造物主的美意。
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因而憂心忡忡。但如果對將來的一切了如指掌,人生還有什麼樂趣?!正是因了對未來的無知,才活得這麼起勁。前途未卜,也許正是造物主特設的玄機。
我們不知道什麼不幸會降臨,因而誠惶誠恐。但不正因為如此,平安、健康的每一天才讓我們默默慶幸,感激涕零。病痛,災難,誰能說不是造物主要我們學會感恩設置的功課。
如果永遠年輕,人類還能體會生命的分量嗎?如果可以永生,人們還會珍惜活著的分分秒秒嗎?如果沒有死亡,新生命的誕生還會帶來莫大的欣喜嗎?
有一個富翁,見自己日漸老邁,心情愈加沉重。榮華富貴,讓他比尋常百姓更加留戀人世,懼怕死亡。
一天,他宴請了許多當地的名人和智者,席間,他向大家提了一個要求,他說一想到有朝一日他將拋下這上彳乙元的財富離開人世,他就鬱鬱寡歡。如果有誰能讓他快樂起來,將會得到重賞。在幾個建議都被否了以後,一位年輕的心理學家站了起來。他說,您對死亡的恐懼源自對死後世界的無知。就像嬰兒出生時總是號啕大哭一樣。誰見過笑著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嗎?沒有。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麼美妙。再想想看,誰見過死了以後又活過來的人?沒有。為什麼?因為他們去的那個地方比這個世界好得多,再也不願意回來啦。富翁聽了,喜笑顏開。年輕人成為遺產繼承人之一。
對死亡的理解,決定了人類活著時的狀態。
我在圭爾夫大學讀書的時候,參加過一位加拿大同學的葬禮後的紀念儀式。就在校園北麵的一個小教堂裏。這位瘦瘦的白人青年死於車禍。係裏的老師和同學都去了。我以為大家的心情會很沉重,卻沒料到整個過程異常輕鬆。他的父母和朋友回憶和他相處時的趣事,有時甚至還爆發出笑聲。
這可能也是東西方文化的差別之一。
西方文化是基督文化。基督教推崇的是因信稱義,隻要求,就可得著;隻要敲門,就給開;隻要信,就有永生。對於基督徒來講,人死隻不過是完成了在人間的旅行,又回到了天父的身邊。確實沒有什麼值得太過悲傷的。相比之下,東方文化對生死的感悟遠沒有這麼豁達。他們可以相信有天堂和可是對什麼樣的人才能進天堂卻沒有把握。所以不惜重金延年益壽成為人們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標。幾千年來,煉長生不老丹的硝煙幾乎覆蓋了整個天空。或者,千脆像唯物主義者那樣,做一隻把頭埋在沙子裏的鴕鳥。人死如燈滅,哪裏有什麼靈魂。科學實驗能夠證明的就存在,否則就不存在。掙脫了上帝的束縛,人類感到無比輕鬆。
其實,死亡,不過是給生一個交代。死是生的證明,生的陪襯,生的意義,生的延續。珍愛生命,直麵死亡,從心理上超越死亡,才會有輕鬆、從容、快樂的人生。
避實就虛——生活不是非黑即白,聰明的女人要學會避實就虛,給咖啡加點糖
活著就芣再是件累人璧c屬0馨”
有一種成1力叫放鬆足球中的停球是一項重要基本功。停得好,落在你的控製區內,停得不好,落在對方球員麵前,不光白忙活半天,搞不好還給自己造成威脅。停球的關鍵是腿部的用力技巧。首先是不能太緊張,腿部肌肉緊張,動作就容易僵硬,球落上去就像碰到一根棍子上,馬上反彈回去。一名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他的腿是柔軟而富彈性的,它能讓飛轉而來的球穩穩地落在自己腳下。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說的“舉重若輕”
的道理。
看球賽的時候,常常聽到教練喊“easy,easy”,他當然不是說“容易”,他是在提醒隊員“takekeasy”翻成中文應該就是“放鬆”的意思。這個easy,其實很不easy。如果遇到的是強隊,心理壓力大,或者對方領先,眼看時間就到了,隊員的情緒很容易失控,猛打猛衝,結果是事與願違。而對方呢,穩操勝券,那才真是,傳來傳去,球就像長了眼,總在他們腳下轉。這個時候,拚的已經不是球技,而是心理素質了。因為真正的好球員知道,足球場上,最後一秒鍾都可能進球,轉敗為勝,關鍵在於放鬆。
緊張,是激發態;放鬆,才是常態。人是不可能長期處在激發態的。就像汽態的和固態的水都不如液態的水穩定一樣。人在放鬆的狀態下最能發揮自己潛在的才能和天賦。其實,很多時候,機會常常就在你最放鬆的狀態下降臨。有一個女孩去應聘秘書,因為她的專業不是很對口,麵試時沒被錄取。就在她得知結果後起身離去時,看到地上有個水杯,就順手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這一切被坐在一邊的老板看到了,他叫住她,說,你被錄用了。一個下意識的動作,讓他看到這個女孩具有的成為一個出色秘書的潛質,這是任何訓練都代替不了的。
據說中國籌備奧運會時,起初口號是“辦一個最好的奧運”,後來改成了“用平常心辦奧運”,我以為後者比前者明智。一件事,當你想做最好的時候,壓力就會大大增加,人在高壓之下,是很難正常發揮的。而且,其他主辦國也都是一流的藝術家和組織人員,各有各的絕招,你憑什麼方方麵麵都比別人強?放鬆一點大家都省力,不過就是一次大規模的運動會麼。
妥協的大智慧告別鋒芒畢露的青年,步入委婉豁達的中年,妥協是智慧老人送給我們的最好禮物。
孔子說,四十不惑。我以為這個不惑說的就是妥協。
首先是不惑於命運,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專為我而設計。妥協是麵對生活中的不盡如人意之事處之泰然,不哭天搶地,不怨天尤人。你說這個位子明明適合我,為什麼給了他?你盡可大吵大鬧,出這口惡氣,如果你願意。但那跟妥協無關,跟智慧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