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不惑於自我,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妥協是認可一生平庸的現實。“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是記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現實中不需要這樣的空談。工作時要事無巨細,過日子少不了柴米油鹽。領袖人物一個國家隻有一位,你當然不是。天才幾百年才出一個,你更不是。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很喜歡這幾句詩:老是把自己當做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做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
當然也不惑於婚姻,知道婚姻中沒有對錯,隻有會不會經營。妥協是吵架時刀子似的話在嘴裏停留幾秒鍾,是吵完後學會搬梯子,找台階。不信去問問那些結婚十年以上的夫妻,如果他們不懂妥協為何物,你就把這篇東西撕碎扔垃圾桶。
還有不惑於友誼,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妥協是原諒朋友無心的傷害。不要指望別人事事照顧你的情緒。他也有一大堆賬單要付,有無數的生活瑣事去處理,孩子教育,夫妻關係,求職升級漲工資,哪一樣不讓人心力交癢?
更要不惑於老板,知道他有他的難處。妥協是忍住心中的不滿,低頭說是是是,下不為例。你當然可以大吼一聲:“姑奶奶我不幹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可說這話之前得把下家找好了。否則你枉為中年,堪稱愣頭青0妥協與放棄無關,因其一波三折,反更顯執著。好比眼前一汪水,跨過去,跳過去,或者幹脆鏜著過去都可以,最多多洗一雙鞋,腳丫子難受一會兒。可想想跨度不夠大,跳得不夠遠的風險,還有那洗鞋和洗腳的時間,不如繞過去。繞過去的美妙在於把投入風險降到最低而獲取同樣的回報。
當今社會,妥協是民主的麵~~^數人的決定,和對少數人的尊重。美國的參議院和眾議_過提議的過程就是妥協的過程。妥協還是國際關係和外交的重要內容。不同民族、國家,文化要達成共識,沒有妥協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美國第一夫人希題在處理克林頓的出軌行為時所作出的妥協更是讓人歎為觀止。
隻是,妥協難免帶有無奈的苦澀。如果可以選擇,妥協是我們最不願接受麵實。可惜在這個世界上,即便高貴如萬民之尊的國王,呼風喚雨,至尊至榮,最終也不得不向死神妥協。妥協,是我們不得不學會的功課。
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妥協,但智者必定是善用妥協之人。妥協是退一步海闊天空時的雲卷雲舒,是絕處重生後的喜悅,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辰美景。大成若缺,其用不弊。錄若虛,其用不盡。妓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燥,寒勝熱。商戰中,沙場上,以靜製動,以柔克剛,以退為進的才是最後的贏家。
妥協是一種心理成熟,需要用心去悟。有人衝撞了一輩子,處處不得意,轉不順心,到老了還憤世嫉俗,不知幸運女神為何這麼不眷顧他。這樣的人像一塊生鐵,拒絕被生活的烈火百煉成鋼。妥協是鋼的堅軔,鋼的頑強。鋼的百折不撓,需要在一次次曆練中成就妥協是圓滑而不是狡猾。妥協是人生的風雨衝刷後留下的鵝卵石,是歲月的河流沉澱出的金沙。妥協因其平和而美麗,因其從容而動人。妥協需要大智慧。
0(原載《華夏文摘》CM0412D(2004年12月)《星島曰報》副刊2005年4月10日《找到啦我的家》55期2005年3月《亞美時報》“文心社專欄”2005年4月22曰)工作著是美麗的遇到他的時候,我正在琢磨著想個什麼法子可以多混點退休金,提前退休。因為厭倦了朝九晚五的作息時間,還因為已經有了一個比這份工作更讓我著迷的業餘愛好。
聖誕新年假期裏,我參加了一個旅行社的四日遊。早上6:30在唐人街上車時,看到一群人圍著個中年男子,那人手上拿著紅筆點畫了多處的紙片,站在寒風裏,正在核實人名,在名單上的被告知座號,獲準上車。後來得知這個人就是我們此行的導遊瑞基。
在座位上坐定,瑞基發給每位團員一張小紙片,上麵是三個晚上休息的旅館的名字、地址和電話,以及他自己的手機號碼。瑞基交代說,這個紙片要妥善保管,如果行程中有人走丟,可以按照紙片上的地址歸隊。瑞基還把所有遊客根據家庭、同行人員分成不同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負責人,酒店的房間安排、吃飯的餐桌安排都是以組為單位。他名單上那些紅色的號碼就是小組號。到了後來,我們都像監獄的犯人似的習慣了自己的小組號,一張口就是,11號是哪幾個房間?
像大多數廣東人、香港人一樣,瑞基講流利的英語和廣東話,以及發音可笑的國語。因為車上有幾個加拿大人,所有通知他都要用三種語言一字不差地播送一次^瑞基的播送包括景點介紹,行程安排,和一些常識性、經驗性的信息。比如在紐約的時候,他通知我們自由活動後在第七大道和41街交彙處集合,同時發給每人一張紐約街區地圖,還指著地圖告訴我們,所有橫的、東西向的都是街,所有豎著的、南北向的都是大道。有一次,我們驅車前往一家中餐自助餐館就餐,快到的時候,瑞基說,這家餐館蠻大的,隻是洗手間比較小,大家要有思想準備,內急的朋友最好盡快去那裏報到,免得排隊。下車後,瑞基站在餐館入口處,像交警似的把不同需要的遊客指向不同區域。
為了減少旅途寂寞,車上的小電視播放電影。不知道影碟是不是瑞基選的,總之非常好看,連我這個平時不看電視的人,都看得入了迷。除了電影,還播放了為r/tfiigA節目彙集,逗得大家前仰後合,整個車廂充滿笑聲。由於每個座位離屏幕遠近,角度不同,四天裏,瑞基調了四次座位,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坐在車廂的前、中、後的位置。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瑞基除了換碟片,其他時間就坐在那裏在紙片上點點畫畫的,頗有點運籌帷幄的樣子。
就這樣,四天的行程,一車50個人的衣食住行,在瑞基的帶領下,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瑞基長得不算帥,但穿白襯衫,打領帶,褲線筆挺,態度不卑不亢,讓人感覺導遊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職業。我們問他,做導遊多久了?他說已經25年了,每年的6、7、8、9、12月幾乎每天都要帶團。問他,是旅遊專業嗎?答曰,沒學過旅遊,但在香港時就做導遊,很喜歡這份工作。
四日遊結束了,我還記得瑞基臉上的笑容。瑞基用自己的行為告訴我,任何一份工作都可以做雛精彩。我突然有了一種久違了的衝動,也許我也可以像瑞基這樣,讓工作成為一份美麗的享受!
咖啡的滋味昨天是兒子十三歲生日。恰好我新買了一個咖啡爐。晚飯的時候他鬧著要煮咖啡喝。我說小孩子怎麼可以喝咖啡。他說他們同學早就開始喝咖啡了,似乎有喝咖啡的資格是長大的標誌。我拗不過他,就把產品說明扔過去,說好吧,你自己做,晚上睡不著覺後果自負。看他興致勃勃地開始鼓搗,心想一杯咖啡也喝不出什麼大問題,就和老公出去散步了。
散步回來,看到該發生的一切都發生了,兒子煮的一杯咖啡已經下肚。正想不知這小子感覺如何呢,兒子過來了,說,媽媽,咖啡一點也不好喝。我說你放糖和牛奶了嗎?他說,沒有。我說,咖啡要放糖和牛奶才好喝,下次記住了。
兒子顯然已經對咖啡失去了興趣,看他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轉身欲走,我繼續說,兒子,你會永遠記住十三歲生日這天你喝了一杯苦咖啡,就當是你的成人禮吧。媽媽還希望你記住,這不是咖啡的錯,而是因為你沒加糖和牛奶。人生也是這樣,如果不加進愛、智慧,和寬容,它的滋味就是一杯苦澀的咖啡。
是啊,生活,多麼像一杯咖啡,時尚的深黑色,散發著熱帶陽光的味道,隻是喝到嘴裏的時候,才發現遠不像看上去的那麼美好。即便是遷入的新居,也會有脫落的門框和沒安裝好的中央空調。美麗賢淑的太太說不定體弱多病,溫柔體貼的丈夫難免成為別的女人追逐的目標。手頭拮據,貧困夫妻百事哀;豐衣足食,溫飽思淫欲……
人生的幸與不幸就在怎麼對待這杯咖啡上。有的人,把它倒掉,換了一杯可樂。可樂的口感很好,隻是喝下去的糖太多,健康受影響,而且,失去一種本該享受的滋味。